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2022-05-28 07:59张永楠李秋忠罗东娟
内科 2022年2期
关键词:顺应性肺源丹红

张永楠 李秋忠 罗东娟

鹤壁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河南省鹤壁市 45803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患者肺部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肺循环受阻,右心扩张、肥大,伴或者不伴心力衰竭的一种心脏病[1]。慢性肺源心脏病患者长期缺氧,肺部血管收缩导致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研究[2-3]显示,丹红注射液治疗能够降低慢性肺源心脏病PH患者的肺动脉高压,改善临床症状,但改善患者血管顺应性的效果不佳[3]。李欢等[4]报道,前列地尔可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PH患者的肺血管顺应性和血管内皮功能。为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PH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肺动脉压、心功能、血管顺应性的影响,本研究选取105例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我科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PH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中国肺高血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5]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PH的诊断标准;患者及其家属签署治疗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患者;脑血管疾病患者;原发性PH或由其他疾病引起的P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患者男26例、女26例;年龄30~40岁,平均(35.64±2.48)岁;病程1~3个月,平均(2.57±0.24)个月;急性生理性及慢性健康状况 (APACHEⅡ)评分为(27.37±2.19)分。观察组患者男26例、女27例;年龄30~40岁,平均(35.49±2.67)岁;病程1~3个月,平均(2.49±0.34)个月;APACHEⅡ评分(26.87±2.67)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持续低流量吸氧等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山东丹红制药有限公司)4 mL+5%葡萄糖注射液20 mL缓慢静脉注射治疗,1~2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5~10 μg+生理盐水10 mL(或5%葡萄糖10 mL)静脉注射治疗,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 治疗2周后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效:患者的心肺功能、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肺动脉压明显改善,NYHA分级为2级。有效:患者的心肺功能、PaO2及肺动脉压有所改善,NYHA分级为1级。无效:患者的心肺功能、PaO2及肺动脉压无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甚至加重,NYHA分级无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肺动脉压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采用JQ-H型全自动心血管功能测试诊断仪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肺动脉舒张压(PADP)、平均肺动脉压(MPAP)。

1.3.3 心功能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采用BLS-X3彩色超声诊断仪(徐州贝尔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耗氧量(VO2)。

1.3.4 肺血管顺应性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采用HB-3COG阻抗仪检测两组患者的肺血管顺应性、肺血管总阻力(TPVR)。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同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2周,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23%)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动脉压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SP、PADP、MP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PASP、PADP、MPAP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动脉压比较 (mmHg,n,x±s)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F、CO、V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LVEF、CO均显著升高,VO2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LVEF、CO均显著高于对照组,VO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比较 (n,x±s)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血管顺应性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肺血管顺应性、TPV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肺血管顺应性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TPVR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血管顺应性比较 (n,x±s)

3 讨 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因肺部疾病引起肺功能下降,间接引起的心脏病[6]。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发病时常出现咳嗽、咳痰、喘息等临床症状,大多伴发肺动脉高压(PH),其PH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大部分学者认为是由于患者长期的肺部疾病引起慢性炎症,导致肺动脉弹性减弱,血管阻力增加,最终发生肺动脉压升高,造成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严重时甚至威胁会患者的生命安全。

丹红注射液是一种由中药丹参、红花提取物所制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的功效,能通过提高机体纤溶酶含量,加快纤维蛋白的溶解、降低血浆内NT-proBNP含量、降低血液黏稠度、抗凝抗血栓形成,加快血液循环,降低肺心病患者的肺动脉压[7]。但庞文艳等[2]报道,丹红注射液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P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效果并不理想。前列地尔是一种新型微血管保护剂,能够通过阻止血小板聚集和血栓A2生成,减少免疫复合物形成,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及脂质斑块的形成,从而降低机体外周血管阻力和压力,降低肺动脉压;同时还能够抑制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并舒张血管平滑肌细胞,扩张血管床,因此具有强烈舒张血管的作用。

在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治疗。结果显示,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PASP、PADP、MPAP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降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PH患者肺动脉压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由于长期的右心后负荷加重,右心室代偿性增生,会发生心力衰竭、心功能障碍。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LVEF、CO均显著高于对照组,VO2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可明显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PH患者的心功能。前列地尔属于前列腺素代谢产物,能通过增加细胞膜对钙离子的通透性,降低磷离子浓度,增加钙离子浓度,增强心脏血管平滑肌收缩,增强心脏泵血功能,提高心排血量。

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通常存在肺毛细血管床面积减少和肺血管顺应性下降等情况,可能与患者出现肺动脉高压后其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分泌的前列腺素逐渐减少有关;此外还可能与患者血管弹性较弱,极易形成血栓有关[8]。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肺血管顺应性显著高于对照组,TPVR低于对照组,提示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PH患者的血管顺应性,与李欢等[4]报道的结果相似。前列地尔属于前列腺素类药物,能够弥补患者机体内前列腺素的不足,促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内皮细胞正常生长,保证血管弹性;同时还能通过与去甲肾上腺素受体结合,减少血管平滑肌细胞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摄取量,抑制血管收缩,增强血管顺应性[9]。

综上所述,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可有效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血管顺应性,明显降低患者的肺动脉压,显著提高患者的心功能。

猜你喜欢
顺应性肺源丹红
陈朝金教授运用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经验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
脑梗塞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丹红注射液就冠心病临床疗效及药物机制研究进展
最佳动脉顺应性肺复张应用于重症脑卒中合并肺不张或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as an effective initial therapy for pancreatitis complicated with severe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A case report
丹红与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广告语篇中汉英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
仲裁庭审答话中闪避策略的顺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