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肺癌患者气管支架置入术前的症状体验及围术期护理需求分析▲

2022-05-28 07:59张丽娣刘海平吴潇芸黄文婷
内科 2022年2期
关键词:气管气道出院

张丽娣 刘海平 吴潇芸 黄文婷

1 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南宁市 530023;2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内科,福建省厦门市 361021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恶性肿瘤之一,当肿瘤侵犯气管、支气管时会导致患者恶性气道狭窄,从而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多种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1]。随着介入呼吸病学的发展,气管镜引导下置入气道支架可持续扩张气道,缓解恶性中心气道狭窄患者的呼吸困难,改善预后[2]。然而,支架置入术对肺癌患者而言是一项应激事件,不同年龄段患者的机体协调作用以及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在确诊及治疗过程中他们的症状体验和护理需求也各有不同。本研究比较分析了老年和非老年肺癌患者的症状体验和术前围术期的护理需求特点,以期为精准护理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在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17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经病理检查被确诊为肺癌;(2)年龄>18岁,意识清楚,有正常的语言表达能力;(3)在软硬气管镜结合引导下行气管支架置入术治疗;(4)了解本研究基本情况,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1)合并严重的全身性疾病;(2)认知障碍或有精神病史。纳入研究的患者中男109例、女61例;年龄35~84岁,平均(64.45±7.96)岁。根据年龄将170例患者分为老年组(≥60岁,118例)和非老年组(<60岁,52例),通过调查评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入院时的症状体验及支架置入术围术期的护理需求情况。

1.2 方法

1.2.1 症状体验调查及评估 患者入院当日,采用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L)中文版第四版[3]评估患者的症状体验情况。量表共分为5个领域,即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及肺癌相关症状,本研究选取该量表中肺癌相关症状领域内容对患者进行调查。肺癌相关症状领域包括“我感到气短”“我体重在下降”“我的思维清晰”“我有咳嗽”“我受脱发困扰”“我食欲很好”“我感到胸闷”“我呼吸顺畅”8种症状,采用五级评分法,从“一点也不”至“非常”,依次赋0~4分,其中“我的思维清晰”“我食欲很好”“我呼吸顺畅”为正向条目直接计分,其余为逆向条目反向计分。

1.2.2 护理需求调查 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对部分患者进行访谈后,自行设计气管支架置入术围术期护理需求问卷,邀请专家进行指导和修改,最终得到本研究使用的护理需求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共8个维度35个条目,分术前、术后、出院前护理需求3个部分,其中术前护理需求包括术前准备、治疗信息、心理支持3个维度;术后护理需求包括一般护理、专科护理、并发症防治、疗效信息4个维度;出院前护理需求即出院指导需求。患者的各项需求从不需要、很少需要、一般、需要、非常需要依次计1、2、3、4、5分,量表总分35~175分,患者得分越高表示其护理需求越高。问卷各维度间Cronbach′s α系数为0.928,内部一致性好。分别于入院当日、术后第2日、出院当日对患者进行调查。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肺癌患者入院时的症状体验评分比较 老年组肺癌患者的“我感到气短”“我感到胸闷”“我呼吸顺畅”症状得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非老年组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肺癌患者入院时的症状体验评分比较 (n,x±s)

2.2 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肺癌患者气管支架置入术围术期的护理需求评分比较 老年组肺癌患者术前、术后、出院前护理需求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肺癌患者气管支架置入术围术期的护理需求评分比较 (n,x±s)

续表2

3 讨 论

老年肺癌患者肺癌相关症状更突出。肺癌患者在病情发展及治疗过程中会同时经历多种症状,症状体验时刻存在并成为最现实的疾患过程[4]。部分肺癌患者在经过一系列治疗后,肿瘤仍然侵犯气道造成恶性气道狭窄,导致患者呼吸功能障碍,其中呼吸急促、呼吸困难是困扰肺癌患者的最主要症状。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各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均会发生退化,他们对社会和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不断减弱,肿瘤及其相关治疗对他们造成的生理缺失和身体功能下降尤为明显,因此他们感受到的肺癌相关症状更为明显。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肺癌患者在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急促、体重下降、思维不清、咳嗽等症状体验,老年组患者的“我感到气短”“我感到胸闷”“我呼吸顺畅”症状得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非老年组患者,因此医护工作者在面对老年肺癌患者时,应高度关注他们的症状体验,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轻病痛对他们所造成的生理、心理折磨,从而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4]。

老年肺癌患者对气道支架置入术的护理需求更高。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老年组肺癌患者在行支架置入术前、术后及出院前各阶段的护理需求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肺癌患者。气管支架置入术是一项较新的姑息治疗手段,大部分患者对此了解不多,均希望在术前得到相关的信息及医护人员的指导。目前,患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为向医护人员咨询或通过网络进行检索,非老年肺癌患者能熟练通过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来获取信息,而老年患者因文化程度及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能力有限,加之记忆力、理解能力下降,获取信息存在较大障碍,会更多地依赖照护者的帮助与指导来完成术前配合或获取疾病治疗的相关信息,因此术前护理需求会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伴随着气管支架的置入,老年肺癌患者会表现出对支架置入效果的高度关注,尽管其气道狭窄已得以解除,呼吸困难明显缓解,但术后不良反应如咳嗽、咯血、咽部疼痛等问题也随之发生[5]。老年肺癌患者合并基础疾病较多、心肺功能减退、机体免疫力差等造成其术后恢复时间更长,因此其护理需求会显著高于非老年患者。老年肺癌患者在院期间,会得到医务人员的精准治疗和精心照护,其不适体验可得到减轻,安全感增加,但出院后患者需面临乏力、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等症状,忧虑会加重,对疾病的控制感会降低。老年肺癌患者身体功能下降明显,生活自理能力更差,心理承受能力更低,更难以把握出院后的未来生活[6]。因此他们的护理需求会更高。为了更好地满足气管支架置入术围术期老年肺癌患者的护理需求,医护人员对他们的管理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的始终,应为他们提供延续性居家护理等。

综上所述,老年和非老年肺癌患者在气管支架置入术围术期的症状体验和护理需求不尽相同,深入了解老年肺癌患者的症状体验,可为他们制订出科学、高效、合理的护理管理计划,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从而有效缓解他们的症状负担,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气管气道出院
气管切开术后不同类型气管套管的并发症及处理策略
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并发症的影响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气管狭窄病人导管插管二例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第五回 痊愈出院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不同气道内湿化对气道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