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

2022-05-29 06:38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2年5期
关键词:稻飞虱秧苗害虫

近年来,四川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当前水稻种植已成为四川省优势产业之一,同时也是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增收、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产业。四川省是水稻生产大省及稻米消费大省,为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稻米品质,应用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1科学选种

农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结合本地气候、温湿度、土壤墒情、降雨量等多项因素进行科学选种。优选具备优质高产、较强抗逆性、较强抗病虫害性能的水稻品种,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病率,更好地保障水稻产量及质量,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以四川省为例,优选川优6203、宜香2115、德优4727等水稻品种,进而提升稻米品质和稻田综合效益。

1.2种子处理

科学选种后,应进行种子处理,具体如下:首先要晒种,将水稻种子均匀摊铺在平坦处并晒种2~3d,每间隔2h翻动1次,确保晒种均匀,有效杀灭种子表皮病菌,降低病害发生概率,提高种子出苗率。其次是药水消毒,使用40%福尔马林溶液与百菌清对种子消毒,杀毒灭菌效果较好。再次是温汤浸种,准备适量55℃温水,然后倒入种子不停搅拌,直至水温下降至20℃左右后捞出种子。最后是催芽,将种子放置于25~30℃环境下催芽12 h,当发现水稻种子80%露白后即可播种。

1.3规范育秧

四川省低海拔地区应在每年3月中旬播种,高海拔地区应在3月下旬播种。播种时采用旱育秧方式,实现对壮苗的培育,早育早栽,有利于水稻早生快发,提高低位分蘖,使得水稻具备更高的抗性,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保证结实率。要充分发挥旱育秧节本节水、幼苗促壮、增产增收的优势,育秧前可使用“旱育保姆”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按照每3 kg水稻种使用1 kg旱育保姆的比例,将旱育保姆置于圆底容器中,然后将浸湿的稻种倒入容器内滚动包衣,确保包衣均匀。

1.4播种管理

农户应优选背风向阳、地势平坦、给排水便利、土壤疏松透气的地块,为壮苗培育提供便利。合理选地后起厢作床,宽度控制在1.2 m为宜。播种时应严格控制好时间,一般情况下,在温度达到12℃时为最佳的播种时间,具体应结合品种、茬口等多项因素合理确定播种时间,每公顷地作600个育苗床,播种量控制在20 kg为宜。苗床应施加充足的基肥并浇足底水,播种时应保证播种均匀,控制好密度,并盖匀土,最后覆膜。水稻播种后,农户要密切留意水稻长势,避免苗床气温过高炕芽烧苗,在秧苗4叶龄时需揭膜喷水,保证土壤湿润即可。在4叶龄后进行旱育管理,避免病虫害发生。

1.5适时移栽

农户应结合水稻秧苗长势,适时做好移栽工作。一般情况下,在每年5月上中旬应栽完冬闲田,5月下旬~6月上旬应栽完两季田。移栽前要对稻田施加充足的底肥,以充分腐熟发酵的农家有机肥为主,以氮磷钾肥为辅。在四川省推广应用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或宽窄行条栽技术,移栽时应严格控制好密度,针对大穗型品种每公顷地控制在1.80万窝为宜,针对中小穗型品种每公顷地控制在2.2万窝为宜,每公顷地基本苗控制在13.5万~15.0万株。

1.6田间管理

在水稻移栽后要加强田间管理。首先是水分管理,移栽后的水稻田间应保持寸水返青,分蘖期进行浅水勤灌,水位控制在2~4 cm即可,达到早生快发的目的。水稻分蘖苗数达到有效穗数80%后,即可进行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需要注意的是,针对冷浸冬水田,农户应提前做好晒田工作,在稻穗分化发育时即可停止晒田,然后灌水,促进幼穗分化。水稻产抽穗扬花期应保持深水,在水稻收获前1周排水,便于后期收获。其次是追肥管理,在水稻返青后,农户要及时做好追肥工作,提高分蘖数量和质量。追肥时应结合秧苗长势合理控制好施肥量,一般情况下,每公顷地追加7.5 kg尿素即可,追肥后3 d应保持水层,禁止串灌,保证肥料利用率。水稻穗期应结合秧苗长势确定是否追肥,若发现水稻植株矮小且叶片淡黄不绿,则表明肥料不足,要及时追肥,在抽穗前半个月追施穗肥,一般以施用氮肥总量的7%为宜。此外,在水稻拔节期,应追施适量钾肥,提高水稻产量。

1.7适时收获

农户应结合谷粒充实度、谷粒含水量合理确定收获时间,避免影响水稻产量。并且要结合實际天气情况、收割方式、品种等因素,适时收获水稻,收获后的水稻应晒干储存,保证品质。

2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要点

2.1农业防治

科学选种,优选优质高产、具备较强抗逆性和抗病虫害性能的水稻品种;落实浸种、消毒等工作,杀灭表层细菌病毒,降低发病率;加强栽培管理,严格控制好播种时间、密度,推荐实施宽窄行种植技术;重视施肥管理,以有机肥为主、复合肥为辅,同时施加适量的磷钾肥,禁止过量施加氮肥;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在满足水分需求的同时,提高水稻秧苗抗病力。

2.2物理防治

物理技术防治水稻病虫害,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技术:首先,防虫网杀虫,在水稻育秧时覆盖防虫网,能够有效避免灰飞虱传播病毒,进而降低叶枯病、矮缩病发病率,同时减少害虫数量。灯光杀虫利用害虫的趋光性特征,将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设置于稻田内,每公顷稻田设置1盏杀虫灯为宜,杀虫灯应高于地面1.5 m,夜间开灯,白天关灯,雷电天气禁止开灯,能够有效诱杀水稻蚜虫、二化螟等多种害虫。最后,人工除虫,及时清除发病较早的植株,并集中焚烧处理,避免害虫和疾病大面积传播。

2.3生物防治

首先,以虫治虫,通过人工饲养并释放害虫天敌,能够有效诱杀水稻害虫。稻飞虱是水稻常见虫害,可在稻田内释放稻飞虱天敌,例如黑肩绿盲蝽、蜘蛛等,每公顷稻田释放15万只,能够有效防治稻飞虱。其次,以菌治害虫,利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防治水稻二化螟、稻飞虱。可利用春雷霉素防治水稻稻瘟病,使用井冈霉素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最后,通过在稻田内饲养鸭,不仅能够捕食害虫,而且还能够对杂草生长起到良好的抑制效果。在秧苗移栽成活后,每公顷稻田放鸭200只,在水稻灌浆期将鸭赶出,鸭稻共作大约60 d左右,能够有效降低水稻病虫害发病率。

2.4药剂防治

化学技术防治水稻病虫害,主要以化学药剂为主,但易于造成农药污染和农药残留的现象。在采用化学防治技术时,应科学选择药剂,优选低毒、高效、无残留的化学药剂,并严格控制好用药方法、用药量,减少农药残留,保证水稻品质。针对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可使用阿维菌素、苦参碱、氯虫苯甲酰胺防治;针对水稻稻飞虱,可使用啶虫脒、吡虫啉防治;针对水稻稻瘟病,可使用咪鲜胺、三环唑防治;针对水稻纹枯病,可使用噻呋酰胺、戊唑醇防治。

(四川省仪陇县张公镇农业服务中心邓忠)

猜你喜欢
稻飞虱秧苗害虫
害虫的克星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寓言二则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
江城县水稻稻飞虱主要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农民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插秧
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