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关键 化繁为简

2022-05-30 10:48陆文红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2年11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

陆文红

【摘   要】“简要复述”在实际教学中容易受到怠慢和忽视。针对这一现状,可全面解读教材,明确“简要复述”的定位;分清复述步骤,解构“简要复述”的能力体系;紧扣单元目标,整合教材中的相关教学资源;明晰评价标准,适当拓展练习,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简要复述;单元;教学策略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单元导读页上,明确提出了“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这一语文要素。教学实践中发现,对于“简要复述”,不少教师教完《西门豹治邺》《故事二则》后,让学生简单地把人物、故事讲一下,就算完成了教学。那么,“简要复述”应该教什么?怎么教?笔者认为,应该着眼能力体系,解构“简要复述”能力的形成过程,制订适宜的教学目标,实施相应的教学策略,如此方能把教学落到实处。

一、全面解读,准确定位目标

统编教材依据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地安排了复述的相关内容。二年级主要借助图片、表格等讲故事,三、四、五年级分别学习“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

“复述”是指学生把读物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从“复述”这个“动作”完成的角度来讲,它体现的是一种表达能力,但是“复述”的过程涉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复述不是简单的技能,而是复杂的认知活动,属于语文的高阶能力。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复述,体现的都是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而这是学生语文能力的薄弱点。统编教材在学生复述的时候提供支架,提示方法,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其关系如图1。

图1虚线框里的要点其实就是完成“复述”这一学习活动的支架。有了抓手就可以在复述时做到“有物有序”。

具体来看“简要复述”。从三年级的“详细复述”到五年级的“创造性复述”,难度是拾阶而上的。“详细复述”主要依靠的是记忆和理解。“简要复述”对标“详细复述”,从详细到简要,运用的是概括能力。然而,概括到什么程度?“简要”的标准是什么?是浓缩为全文的三分之一还是四分之一?简要复述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有什么区别?……这些似乎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而且概括本身对学生来说就是个难点。因此,“简要复述”的教和学难度还是比较高的。

二、分清步骤,解构能力体系

“简要复述”的主要难点在于“简要”,不是粗暴地一删了之,关键能“扼要”。所以,“简要复述”不简单。首先,学生得读懂故事,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其次,学生能够区分文本内容中,哪些是主,哪些是次,明白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做到了以上两点,仅仅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但具体复述是以句子为单位,从概括一个段落开始的。因此,得从句子开始,学会读懂一个长句子,分析句子主要表达什么意思。能够概括句意,知道哪些部分保留,哪些要删去或者缩略。此外,要能读懂段落的意思。在能够把长句说短的基础上,对于完整的自然段,分析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关系,知道哪些部分是核心,哪些是铺陈解释,哪些内容是次要的,由此学会简要复述一个段落。从学习的梯度安排来看,“简要复述”的“简要”是难点,需要重点突破。从句子开始,其学习台阶如图2所示。

其实,这里的每一步对学生来说都是具有挑战性的。教师需要高效教学,夯实基础。学生只有先学会抓住句子的陈述重点,掌握“长话短说”的技能,才可能去抓段落篇章的重点信息。需要注意的是,“长话短说”不同于“缩句”,不能简单地用提取主谓宾的方法缩“长”变“短”。句段中句与句之间关系的分析是个难点,为此可以按照小学阶段常见的句段类型加以分类概括。比如:对于总分结构的段落,直接抓总起句或者总结句来概括;对于有大段具体生动描写的段落,可以抓事物的特点来概括;有的段落还可以找上位概念来概括。这些学习台阶相当于操作要领。学生掌握每个小环节的要点后,方能进行篇章的“简要复述”,这时候再来看哪些情节不能省,哪些内容要删减。如此,逐级而上,教给学生“简要”的方法,让学习有法可循。

三、紧扣目标,整合相关资源

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包含三篇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二则》。其中,《王戎不取道旁李》是文言文,一共就四句话,言简意赅地叙述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西门豹治邺》是精读课文,教师可在学生学习课文后引导他们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练习简要复述,从文本的角度去整体观照,明白简要复述“简要”在哪些地方。《故事二则》是略读课文,渗透了复述的方法,解决的是有关条理顺序的问题。文中有一系列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依此去复述故事,就可以做到条理清楚。这其实强化了“简要复述”方法的运用。

本单元的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既呼应了单元人文主题,又是语文要素的另外一种呈现形式。教材提出,讲故事时“可以把重要信息写在小卡片上,帮助记忆”,这是教给学生一个讲好故事的小技巧。“把重要信息寫在小卡片上”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书面的或者说无声的“简要复述”。要想完成这一学习行为,学生需要学会“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提取关键信息,体现的是从“详细”到“简要”的过程。而根据小卡片把历史人物故事讲好,则呈现的是从“简要”到“详细”的过程。这样,由繁到简,由简到繁,走一个来回,能提升学生的思维,精简学生的语言,对形成“简要复述”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单元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中,教材安排了“长话短说”的训练,引导学生从句段的角度学习如何“瘦身”,并给出了具体的方法。三组句子其实代表了三种“长话短说”的类型,有用一个四字词概括的,有精简人物对话的,有把铺陈描写化繁为简的。教师需要逐一给予学生方法上的指导。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长话短说”应该穿插在课文复述环节里,而不是最后放到语文园地来进行专门的实践。

陈先云先生提出:“想要用好统编教材,就要从整体着眼,了解全套教材的体系结构以及内容安排的系统性、能力训练的层次性和发展性,从而增强整体教学观,在教学中实现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简要复述”能力的形成其实在教材中早就有迹可循。

“简要复述”以三年级下册的“详细复述”为基础,且在四年级上册中有多处伏笔。第一单元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要求读词语,想象画面。这些词语是对描写相应画面的句段的高度概括。比如,“人们忍不住压低了声音,轻声和身旁的人议论起来,你一言,我一语”这段话就可以简单概括为“窃窃私语”。所以说,这些概括性很强的词语其实是一类场景的上位概念。在进行简要概括的时候,学生的脑子里需要有这些上位概念。学习“简要复述”时可以适时回顾相关知识和经验。此外,第四单元的“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七单元的“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等语文要素都是“简要复述”极为重要的台阶。这些单元中的神话故事和爱国人物故事也可以在教完“简要复述”后当作重要的练习材料。

因此,在教学第八单元的时候,关注“简要复述”能力的形成,可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具体的安排见图3。

四、合理评价,适当拓展练习

“简要复述”的教学似乎很容易,又似乎很难。之所以让人觉得很容易,是因为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怎样叫“简要”?什么叫“用自己的话”复述?如果教师不清不楚,那么学生怎么复述都可以,讲得比原文简单些,少说两句,也就过了。如果较真一下,梳理一下學习的过程和学生的能力起点,琢磨一下“简要”的核心要义,就会发现“简要复述”不简单。可见,要想知道“简要复述”的教学是否有效,还需要进行正确的评价。首先,要说得简洁。其次,要说得清楚,虽然该省略的都省去了,但是听众还是清楚整个文本的内容。最后,要说得准确。有了评价标准,教和学都有了明确的指向,避免了“简要复述”的模糊性和随意性。

“简要复述”作为高级的认知加工活动,体现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无法一蹴而就。学生需要经历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因此,适当的练习拓展是必要的。可以结合第四单元和第七单元的课文,进一步重点指导如何“分清主次”。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结合第四单元的“快乐读书吧”,结合课外的整本书阅读,让学生把自己读过的中外神话传说简要复述给大家听。另外,可以结合第八单元的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把“简要复述”既当作目的,又当作手段,在不断的语言实践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综上,“简要复述”的教学既要搞明白这个综合能力形成的关键点,又要联系教材前后,用好各类教学资源,跳出固有的教学框架,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先云.课程观引领下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能力体系的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9(3):78-87.

[2]陈先云.语文教学应当轻装前行:统编教科书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小学语文,2020(3):4-12.

(江苏省苏州市实验小学校   215007)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
英语语法教学策略谈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谈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
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谈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幼儿园线描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