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童话特质,落实语文要素

2022-05-30 04:17陈静
江西教育C 2022年11期
关键词:语文要素童话

陈静

摘   要:感受童话的文体特质,既需要从文本内容理解的角度去落实,也需要借助全新情境的创设,在实实在在的表达过程中落实。只有真正实现了阅读与表达的有效融通,学生才能感受到童话的丰富性。本文提出,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托情节轨迹,解构童话的丰富意蕴;借助语言转码,再现童话的丰富细节;强化人物对话,把握童话的独特内涵;迁移全新情境,凸显童话的丰富表达。

关键词:文体特质   童话   语文要素

童话是一种儿童文学体裁,其丰富而大胆的想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是与其他文学体裁区别的重要标准。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第一、第二学段编选了大量童话类的课文,按照不同的层次和要求,呈现在不同学段、册数、单元之中。其中,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童话单元,编者将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定位于“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这一要求不仅与整套统编版教材的编排和设定融为一体,更与这一学段学生认知能力的生长完全契合。这个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张之路先生创作的一篇科普童话——《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童话既有丰富新奇的想象,又有科学知识的内容介绍,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在教学中,教师要紧扣科普童话的文体特点,顺应作者的写作逻辑,为学生开辟通往童话内核的通道,引导学生从阅读理解和实践表达的维度感受童话的丰富想象。

一、依托情节轨迹,解构童话的丰富意蕴

科普童话兼具童话和科普文两种不同文体的特征:一方面,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将所要介绍的科学知识融入故事情节中,以生动有趣、诙谐幽默的方式呈现科学知识,提升文本的可读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科普童话的阅读需要从两个不同的维度展开。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既能感受到故事情节带来的认知冲击,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内化科学知识。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紧扣科普童话的故事情节轨迹,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并积极探究童话中蕴含的科学知识,感受科普童话的知识性和故事性。

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科普童话塑造了“青头”与“红头”两个肝胆相照的好友形象,着重描写了它们相互帮助、彼此配合,将“红头”从牛肚子里救出来的故事。本文课后思考题第二题要求学生:“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默读全文,至少找出三处来说明。”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只要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就能够从课文中提取信息,顺利完成这一道题。这只是编者设置这道题的表面价值,教师必须要敏锐地意识到,课文中描写“青头”和“红头”言行的语句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展开的,结合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审视,这道题的根本用意是引导学生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在感受童话丰富想象的基础上,洞察人物形象之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圈画出关于“青头”和“红头”言行的语句,并在交流时将自身的感受表达出来。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所关注的内容都是零散地分布在不同的语段和情节之中的,教师如果生硬地将其提取出来,必定会使得这些原本充满情韵的语言失去根基,导致学生只能将注意力聚焦在枯燥的语言文字中。对此,教师就可以在学生圈画出这些语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关注这些语言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学生朗读,引导学生将自己看成牛肚子里的“红头”,或不断鼓励“红头”的“青头”,从而顺势展开想象:“当‘青头听到牛肚子里的‘红头发出声音时,它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被牛吞到了肚子里之后,‘红头又有怎样的遭遇?它的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听了‘青头对它的鼓励,又会怎样想……”虽然这些内容在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并没有直接展现出来,却是很多读者在阅读了这篇文章后非常关心的。这正是作者创作的高明之处,对于读者迫切想知道的内容,并不直接和盘托出,但读者又能根据文章中的“蛛丝马迹”,对文本的留白进行拓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基于故事情节发展的轨迹,展开丰富的想象,使学生的想象与文本的具体内容融为一体,进而解构故事的丰富意蕴。这样,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和引领下,不仅能准确地抓住人物言行的细节,梳理故事发展的轨迹,还能高效地将自己的想象与故事情节的发展连成一体,实现想象与语言表达的高度融合。

二、借助语言转码,再现童话的丰富细节

童话以丰富的想象展现别样的故事,但是这些故事在现实生活中并不会真正发生。因此,在教学童话时,如果只是抓住文本的语言来感受人物的形象,学生的思维就只能停留在文本语言的表层,不能深入文本的思维和情感。在教学童话的过程中,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内在思维与感知,积极搭建表演平台,引导学生与人物角色进行有效对接,在表演中强化体验,从而更好地洞察角色的形象特点。

《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童话不仅具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还对角色进行了细致化的描写,展现出丰富的细节,非常适合开展角色表演活动。在引导学生感受“红头”与“青头”之间的友谊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红头在牛肚子里惊险旅行时,好朋友‘青头是怎样鼓励‘红头的呢?请分角色表演。”要想真正展現这一环节,教师不能做甩手掌柜,直接布置任务,更不能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表演,剥夺学生自主性理解和创造性表达的权利。学生的体验和表演需要经历一个理解、内化和“悦纳”的思维过程,教师要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课文内容入手,在理解和洞察的基础上,激励学生以创造性的思维再现内容。

从课文中角色的语言来看,有“躲过它的牙齿”“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这是作者从想象的角度展开的描写,但对角色体验而言,还需要更加多维且立体的呈现方式,如角色的动作、神态的呈现等。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的具体细节,组织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将这些文字转化成动作、语言、神态。这一过程是对文本现有语言的感知和内化,以直观化、形象化的方式呈现语言文字。

在学生完全还原故事情境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借助角色体验,扩大自身的独特感受,丰富课文中没有展现出来的言行细节。例如,在教学中,有些表演“青头”的学生在原始语句的基础上补充这样的语句来激励“红头”:“红头,别害怕,快跳出来,你一定可以做到的!”“红头,你一定要坚持,这对于你来说只不过是小菜一碟,千万别放弃,放弃就什么希望都没有了!”“红头,任何困难都拦不住你,一直以来你都是最棒的!”这些语言虽然各不相同,但放置在这一情节中就非常贴合。首先,这些语言契合当时角色所处的情境,在“红头”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给出了极富感染性、激励性的信息;其次,这些语言契合“青头”聪明机智、乐于助人的形象特点,也再次强调了“青头”和“红头”的友谊;最后,这些语句都是简明扼要的短句,是在危急情势下做出的一种自然选择,更凸显了当时形势的紧张。此外,由于思维方式、生活经历的不同,每个学生对文本的认知体验都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状态。因此,教师不能固守自身对文本的解读,生硬地要求学生的感知统一化。

学生能否形成丰富的语言表达,一方面与学生对文本的准确理解有关,另一方面与学生的体验方式有直接的联系,语言表达是学生思维运转和情感体验的集中性体现。如果缺乏对课文语言的理解和感知,缺乏对整个故事情境的洞察和思考,仅仅将语言表达当作硬性的学习任务对待,学生就会缺乏创造性的表达和展现的欲望。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通过角色代入的方式走进文本,不仅顺应了情节的发展,再现了角色的具体表现,而且基于自身的理解,以想象再现的方式补充了人物的言行,对课文进行了再度创作与补充,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童话的魅力。

三、强化人物对话,把握童话的独特内涵

科普童话除了具备普通童话的特质,还蕴藏着丰富而独特的表达特质。科普童话不以直接告诉的方式呈现内容,而是将童话故事的发展与科学知识的探究相融合,引导学生在了解故事的同时,掌握科学知识。在创作的过程中,作者不仅要规划有趣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而且要设置不同人物之间的多维对话,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能了解科学知识,感受童话的独特魅力,把握童话故事的独特内涵。

例如,《在牛肚子里旅行》课后思考题的第一题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很多教师认为把握好语气、语调就能展现人物的情感。事实上,朗读蕴藏着丰富的价值意蕴,需要学生具有敏锐的语感,除了要解读人物对话的内容,还需要聚焦展现人物情感的关键性词语,从而感受情节发展所展现出来的情感变化,洞察童话在语言表达上的丰富性。以这篇课文中“红头”与“青头”的对话为例,在课文中,“红头”被吞进牛肚子里后,拼命地叫起来:“救命啊!救命啊!”虽然只有简短的六个字,但从“红头”的角度来审视,其实蕴藏着丰富的意蕴,值得学生仔细品味。此处作者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连续两次“救命啊!”,并运用了感叹号,将“红头”内心的紧张完全展现出来了,符合当时危急的形势。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物之间的对话表达,借助具体的情境,体会独特的语言表达与标点符号组合而成的综合表达效果,进而走进角色的内心世界,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四、迁移全新情境,凸显童话的丰富表达

喜欢听故事、讲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也是契合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教学童话时,教师要巧妙地利用童话跌宕起伏、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给予学生语言和思维生长的价值点,同时充分运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兴趣點,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然后在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创编童话故事,从而将语言表达训练与情感体验进行有效融合。

例如,《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第三道课后练习题是要求学生“画出它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再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教师就可以借助这道习题,将学生迁移到全新的故事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使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内涵。比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红头在脱险之后想把自己的遭遇写成一篇文章告诫其他的小伙伴,它应该怎样介绍自己这次独特的经历呢?”借助新的问题情境,在原文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语言增长点,能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给学生的语言表达提供广阔的平台。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学会整合素材和资源,对语言材料进行全面把握和重组,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

总之,感受童话想象的丰富,既需要从文本内容理解的角度去落实,也需要借助全新情境的创设,在实实在在的表达过程中落实。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维度感受童话丰富的意蕴,把握童话的深刻内涵,学会童话特殊的语言表达,进而落实语文要素。

参考文献:

[1]宋倩. 儿童本位理念下童话阅读教学研究——以安徒生童话作品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0.

[2]徐祥香.“三点一线”阅读教学,让师生共同成长[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1(12):54-55.

猜你喜欢
语文要素童话
立足语文要素唤醒美妙体验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落实语文要素,教好单元习作
童话镇
午夜童话镇
梦里的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