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想象更丰满

2022-05-30 02:30殷皓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2年10期
关键词:想象力想象小学生

殷皓

如何让学生学会写作文,写好作文,是深深困扰教师的难题。很多学生对于写作文有畏难心理,也有很多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落在纸上却觉得无从下笔,还有的对作文付出很多,但写作能力提升不明显,种种问题都让学生作文能力提升受到制约。小学生正处于感性思维占据优势地位的阶段,在写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从自身的感受出发写作,以期实现小学生自主作文的目的。

一、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想象一词我们一点也不陌生,但什么是想象呢?想象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同时想象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在对客观现实世界认知的基础上,跳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思维更加天马行空,思接千载。按其形式不同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而文字可以成为这两种想象形式的外在体现。想象也不是杂乱无序的,想象大多根植于客观实际,沿着某一脉络有序展开,在想象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蕴含着与现实世界的连接、融合、变化与重组,从而加工形成新的思维、意识与形象。这就是想象的逻辑性特点。除此之外,想象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想象中的玄幻或穿越,似乎脑洞很大,但仍存有合理性。在写作中运用想象,可以给作文插上飞翔的翅膀,让文章活泼生动,下笔如有神,赋予作文以生命力。缺乏想象力的作文,则会显得寡淡无味,缺乏层次感,整体架构刻板单调,作文失去了灵动性,更像是华丽词藻的堆砌,这是在小学生作文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因此,培养小学生自主作文能力,首先需要恰当地在作文中运用想象力。想象运用于作文的方法有两种,即比拟法和比喻法。比拟法即拟人手法,将无生命力的事物作为有血有肉的人来看待,使其具有人的思想感情,让文章充满活力;而比喻法则可以让一些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比拟侧重于将两个不同事物间的不同特点融合在一起,而比喻则立足于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进行表达。

比如,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小蝌蚪找妈妈》就是想象力丰富的一篇课文。从文章题目上看,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小蝌蚪出生后,为了找妈妈,先问鲤鱼阿姨自己的妈妈在哪里,然后又将乌龟错认为自己的妈妈,最后通过不懈努力,小蝌蚪终于找到了自己亲爱的妈妈。整篇文章篇幅不长,主要是让小学生能够知道小蝌蚪的成长过程,教会学生青蛙是益虫的知识。如果这类科学知识通过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小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但是通过拟人化的想象,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也迎合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易于小学生领会。同时,也让学生在无形中领悟了拟人写作手法。

二、依托生活经验,让想象有章可循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抒发情感、表达观点的工具,而作文是语言的书面表述形式,学会写作文,对于学生一生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从学生个人素质提高方面而言,写作可以整合思维方式,提升思想境界,让思维、语言表达、书面写作几方面有机统一起来,最终将学生的思维、情感、认识、态度、观点等外化。而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作文也是必不可少的技能。比如,在学业教育中,作文在语文学习中占有的比重较大,较强的写作能力有利于其整体学业成绩的提升;而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写作的用处更大,比如总结报告、计划书、通知等公文写作,或者个人总结、简历、述职报告等文字材料,都与学生时期作文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因此从小学生抓起,逐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至关重要。并且正是世界万物的个性化与差异化,才使得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成为大千世界,成为无奇不有的客观存在。小学生作文也多以记叙文为主,基本上是围绕主题思想,看到、听到什么就会写什么,对于情感的升华也大多为内心感受的实际表达,对于充满理性思维的观点在作文中体现得较少,所以小學生的作文素材多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身。但小学生刚刚步入规范学习阶段,对于周边事物也好,对于自身的认知也罢,尚未形成良好的习惯,因此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会学生对景物、动植物、社会现象进行细心观察,再进一步分析、比较、总结、归纳和判断各种事物、现象的异同,为写作积累素材,并且在对事物、现象有一定观察积累的前提下,展开想象,让作文更有生活气息。

比如,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时,可以告诉学生由远至近观察或者从宽泛到细微处观察;也可以调动听觉、视觉、嗅觉等感觉器官,对事物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对于人物,可以从体貌特征、言谈举止、动作表情等进行观察,从而在写作时,能够言之有物。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文《彩虹》就充满了生活气息,充满了童趣,充满了想象,如文章提到“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用浇花的水壶洒水,是在下雨,圆圆的镜子是月亮,花裙子化为彩云,小姑娘纯真的想法都来源于生活,通过自己的想象,表达内心深处对于爸爸、妈妈和哥哥的美好期待,其中也蕴含着小姑娘的善良可爱。这篇文章基于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把彩虹比作桥,以生活中事物表达出小姑娘对家人的亲情,语言朴实无华,但读起来令人感动。想象是小学生不可多得的品质之一,有了想象,会让学生充满童真童趣,拓展思维;有了想象,会让生活变得色彩斑斓;有了想象,会激发创造思维和创造力,促进客观世界的改变。恰当的想象力的运用,让小学生作文充满了真情实感,避免了生搬硬套,词藻堆砌,从而有效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推动小学生作文能力,达到作文教学的目的。因此,让小学生从生活出发来写作,利于小学生发挥想象力,利于小学生自主作文。

三、拓展阅读范围,让想象得以伸展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的想象力不单单靠凭空想象而来,而是通过不断积累,根据生活经验获得的。读和写实质上是有机统一的关系。阅读可以帮助小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学到更多的知识,扩展自己的眼界。在阅读中,小学生还可以学习好词、好句、好段,用于丰富自己的作文。文学作品是作者对于生活和客观实际的概括反映,在阅读中,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都可以得到培养与锻炼,同时学习写作的思路与技巧,进而提高学生用文字来表达思想情感的兴趣。所以说,读和写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没有阅读,写作容易变成空中楼阁,地基不牢,失去文字创作的源泉,而阅读失去了写作的支撑,也不能将阅读所得转化为输出,失去了想象与创作的动力。教师要从小培养学生阅读的意识与习惯,以期形成以读促写、以读助写的良好局面。

比如,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节选了《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一部分,这篇课文为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创作的童话,首次出版于1907年,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在该书中,作者围绕主人公尼尔斯的一段旅程,用奇妙动人的想象力、全知的视角、全方位的感官调动机制,为孩子们描绘了瑞典的地理、地貌、动物、植物、文化古迹、内地居民和偏僻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和风俗习惯,通篇融文艺性、知识性、科学性于一体,让孩子们深入故事情节的同时,也得到一定的人生感悟。教师可以从作者生平、创作背景、艺术特色等几方面来扩充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然后引导学生阅读全文,通过粗读、细读、反复读,让学生越过文字,发挥想象力,仿佛自己也在骑鹅旅行,同时还可以推介作者的其他作品让学生阅读,以更好地领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和作品主题。

四、加强写作训练,让想象融入作文

所谓写作,还是应以写为主。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学生语言表达很好,但是在作文中,会出现主题不明确、脉络不清晰、遣词造句不恰当的情形,究其原因,还是写作训练不足。书面表达是交流的重要工具,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许多经典之作,也让后人领略到文字的魅力,因此要让学生多写、多练,不断提高作文水平,进而提升学生对于作文的学习兴趣,从“要我写”到“我要写”,最终实现学生能够自主、自愿、自觉写作文的目的。当然,小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作文素材的积累还不够多,写作的技巧、手法还不够娴熟,思维发展还不够全面,因此对小学生的写作训练,也要结合实际,通过多种方式进行。

比如,可以让小学生将每天发生的、观察到的、体会到的都写到日记中,引导学生谈感受,说想法,避免写成流水账,同时也要有一定字數的要求。对于低年级小学生,可以从一句话、一段话开始逐步引导,比如天上云彩像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像棉花糖、像鱼鳞,像小动物等,整句连起来就是一句充满想象力的话,慢慢地再练习写一段话。对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围绕某一主题开展小练笔,以记叙文为主,务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即文章主题要明确,架构要明晰,语句要通顺,最好也要有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从短小的作文开始,逐步写好大文章。在写作训练时,为提高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寻求与其他方式的结合,比如,低年级小学生喜欢画画,那么就可以让学生为图画配一句话或一段话,图文结合,让作文练习不再枯燥,也可以让学生在大自然中、社会生活中寻找作文的灵感。不论哪种形式,其最终目的都是让小学生不再认为作文很难,而是轻松表达的过程。

五、注重兴趣激发,让学生自主写作

作文之所以让学生感觉很难,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作文的提升是缓慢的,长期的过程。学生付出了努力,但是短时间内写作并未见到成效,会让学生对于写作没有成就感,长此以往,丧失了作文学习的信心,所以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对于学生写作给予特殊的评价方式。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对于小学生而言,只要其对事物感兴趣,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也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文字活起来,让学生逐渐爱上写作。

比如,可以通过点评优秀作文,让学生之间互相借鉴学习。也可以写好作文后,引导学生从标点符号的精准度,字、词、句的精确度等方面自己进行修改、润色,每一次修改、润色,都会让文章内容更加饱满、丰富,曹雪芹的《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鲁迅的《藤野先生》改过一百六七十处;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开头部分就改了十五次……,这都说明文章润色的重要性。还可以拿给教师、同学、家长阅读,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让文章更加完美。而在这一修一改中,学生就会体会到自己的点滴进步,也会看到与他人的差距,从而激发起学生作文的兴趣。对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比如《红楼梦》中的语言很精彩,写作手法灵活,对于小学生而言,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师就可以在学习后组织学生按照剧情进行表演,让学生通过角色的揣摩、语言的表达、语气的变换、动作身形的塑造,去理解领会文章,而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更为深入地领会作者的写作技巧,为自主作文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
想象力想象小学生
快乐的想象
看见你的想象力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打开新的想象力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我是小学生
嘿,来点想象力——读《跑酷少年》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