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几则

2022-05-30 10:48毕学军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导师绘画艺术

毕学军,又署汕夫·老毕,辽宁沈阳人,鲁迅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湖社书画研究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毕学军中国山水画工作室高研班导师,辽宁报业集团丹青北国行名师堂·毕学军中国山水画高研班导师,工作生活于沈阳、北京、大连。

1990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1996—1997年,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研修;2014—2015年,为中国国家画院访问学者;2017年,创办松庐艺术会所。

出版个人画集《中国画创作工坊——毕学军卷》《国墨风范——当代美术家领军人物·毕学军》《毕学军山水精品·中国高等美术院校教学范本选(第二辑)》等。

春雪

在我写这篇小文的时候。雪在渐渐地融化,靠北面的还残留在地上,但惊蛰过后,也在慢慢地消融,润泽着泥土。现在我坐在楼下的长凳上,晒着太阳,看泥土上的水闪着金光,土变成名副其实的黑土,大地苏醒了,植物开始吐绿了。

北方的冬天总少不了雪。雪下得认真,寒风彻骨的时候,会让冬天冷得彻底。即使是晚,她也会来,铺天盖地。天变成灰色,但漫天的雪使地上的一切晶莹剔透。雪常常在夜里下,静悄悄地缓缓落下。第二天早上起来,满城银裝,地上、树上、车上,一切琐碎的细节都会披上银装,嘈杂的声音也都消失了,留下一个雪白的世界。人仿佛生活在童话里。

尤其是春雪,乍暖还寒的时候,雪姗姗而来,令人更觉珍贵而美好。

而今年的春天,我却没记得下了几场雪,印象里好像一片空白,对于雪没有往年那样美好的记忆,却增加了几许悲怆……

雪的发音,让我联想“血”。春雨,让我感到天在哭泣。瑞雪兆丰年,多么吉祥,可我一点都没有那样的感受,反而想到更多……

“隔离”的日子,看了几册书。所立所诉所求,无论中外,大都讲一个“真”字,或与真有关。然而现今一切似乎都在失真,只有假是真的。

世间之事如像雪般真纯、圣洁多好。

表达

其实,纯净的艺术创作是很自然的事情,一切源于作者真实感受的表达。

经常遇到有绘画兴趣的朋友告诉我:“我喜欢绘画,但我不会画。”

其实没有人不会画,只要有兴趣。这里,他指的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是技术上的不会看和艺术审美的差异。

看,是指观察能力。观察能力作用于绘画能力。你能看到什么决定你去表现什么。油画家看的是色彩,雕塑家看的是体积,国画家看到的首先是线。观察能力的培养不仅能使人敏感于感受,而且能使人掌握提炼、概括、强调的方法,将所见付诸形象,使所表现的东西不平庸。会看,则你不仅具有欣赏能力,还会释放出创造能力。敏锐的观察力是绘画的基础。

组织画面的时候,要有分析判断能力。这些能力都要基于一个人的性情、心境。首先要闲静,方能滋生出艺术。雪月风花、虫吟鸟鸣都能令人动情和浮想联翩,生出趣味来。这些恐怕要有一个善良谦卑之心,否则就会目空一切或熟视无睹。艺术需要有一颗好奇之心。生活里面有源源不断的惊喜。绘画的乐趣和目的就在于绘画本身,畅快地传达出自己的情感,进而享受绘画。这么说来,内容大于形式,有时真要表达也会不顾及形式,但技术会使你的表达更恰当且更有力量。

不换纸

每天早晨临一篇字。

书法即世理之法,提醒自己,凡事认真观察,要有耐心,要稳、准,该狠的时候也要狠。看实处更要留意空白处,知白守黑。该慢则慢,该快则快,必要时也要有一点锋芒。

以古人及法度为师,天地为师。道法自然,悟万物之法,每个时期都会有不同深度的理解。凡事尽心尽力,剩下的随缘。

今天是第九天第十遍,我答应和学生一起写上十遍《宣示表》。但是今天这一遍,写了两行,就有一个字意外地写坏了。我停下来,想要不要换张纸,前面还有一个字也不好。于是,我拿了张纸。可又一想,有必要重来吗?换纸也未必都能写得满意。这个字,就是我的老师,提醒自己。写《祭侄文稿》和《兰亭序》也有这样的情况。没有完美,那么你也不必要把你的不完美隐藏起来。真,恐怕比所说的“好”“完美”来得深刻。“完美”了,可能就失去了真。我为今天的这一点感悟沾沾自喜。

没写好

写了十遍《宣示表》,不满意,今早又写一遍,哪遍也没写好,所以我的题目就叫没写好。

尽管每篇里头都有几个字很满意,但是整体看还是没写好。没写好,我就得努力提示自己谦卑,告诫自己下一次努力去写,认真地读帖,认真地把握。像赌徒一样,总想赢,结果都是以输告终。

有的时候写完了,很兴奋。为自己的这一篇喝彩,但是退过来一看,不过如此。

整个写字的过程、开头、收尾,与人生有很多相似点。有时候开头没写好,心平气和写下去,过程当中也会感觉不错,越写越有状态。有时候刚开始挺好的,过程里,读帖、起笔,任一个环节稍不留意就会留下瑕疵。这些都会暗喻世理,看你能否体会得到。

作茧自缚

其实,我们学画、写字,是在知晓一些道理,绝不是学表面的一些小技。即便是道理已经知晓,也会在作画的过程中,不断提醒自己哪些没有做到,从而保持谦卑、朴素,产生与天地相合的感知,使自己内心宁静。反之,却可能是自以为是、自大狂妄。因此,我更喜欢让人明心见性的朴素,真诚细致地观察,漫不经心记录下所感,常常为拿捏得恰到好处备受“折磨”。

我常常愿意停下来,临临法帖,看看古画,读读古人的心,犹如置身于大自然中,获得富含氧离子的空气,让身心舒展和健康。这种状态在时下看起来似乎很不“艺术”,但确实如此。因此,我不是在学习,就是在学习的路上。

猜你喜欢
导师绘画艺术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V eraW an g
纸的艺术
导师榜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爱情导师
爆笑街头艺术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