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类短视频中的影视语言应用探析

2022-05-30 10:48张永第王云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蒙太奇

张永第 王云

摘要:在当前智能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短视频不断发展,并逐渐形成独特的媒介优势与风格,成为人们记录生活、传播信息的主要平台。其中,剧情类短视频凭借其精短的内容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在整个短视频作品市场中具有较高占比。基于此,为创作出更好的剧情类短视频,确保短视频镜头、音乐等要素的协调,创作者应明确认识到影视艺术与剧情类短视频之间的联系。文章对短视频、影视语言界定及内涵等相关内容进行研究,从视觉、听觉、视听结合、镜头手法等方面具体分析影视语言在剧情类短视频中的应用要点,重点研究各类要素的运用要点,尤其是镜头、视听要素等内容,以期为相关研究与创作提供有效参考建议。

关键词:剧情类短视频;影视语言;视听结合;蒙太奇;剧情类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0-0010-03

一、引言

短视频作为新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期以秒计数,15秒的时间使得人们习惯观看短视频来消磨自由支配的碎片时间。随着短视频内容形式的丰富,视频长度有所增加,但仍具有精、短的特点。发展至今,短视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剧情类短视频与影视艺术之间联系密切,影视艺术发展至今,已经拥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而剧情类短视频作为当前时代最具影响力、活跃性以及传播度的传播媒介,在影视艺术创作的基础上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特点。因此,创作者应积极学习影视技术,科学运用影视语言进行创作,以此提高剧情类短视频的创作水平。

二、短视频和影视语言相关概述

(一)短视频

所谓短视频,主要指的是短篇视频,是一种互联网内容传播方式,多是指时长在5分钟以内的视频。短视频凭借其短、平、快的优势迅速获得平台、受众以及资本的青睐。尤其在网红经济出现和崛起的背景下,视频行业涌现出一批优质UGC内容制作者,情景短剧类的短视频最早是从陈翔六点半、万万没想到等团队开始打造,后来papi酱、大悦妈等知名IP层出不穷,视频内容轻松活泼,在短视频平台上广泛传播。

(二)影视语言

所谓影视语言,也称为语言学术语。影视艺术作为声画艺术的结合物,作为现代影视艺术的组成部分,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具有个性化的规则与要求。尤其不可将小说、广播等语言艺术框架套在影视语言上,后者整体的运用更为灵活,无须完完全全地落实下去。

具体而言,其作用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具备极强的连贯性;第二,口语化、通俗化;第三,语言简练概括;第四,语言准确、贴切[1]。

三、基于剧情类短视频分析影视语言的具体应用

对于剧情类短视频而言,其審美体验主要取决于人们的感官感受,比如视觉、听觉等。因此,在将影视语言应用于短视频创作时,应注重影视语言带来的视听感受,从而立足于影视艺术与剧情类短视频之间的联系,创作出高水平的剧情类短视频作品。

(一)视觉元素的应用

视觉感官是人们获得观看体验的主要感官,作为新兴媒介,剧情类短视频的观看体验具有鲜明的运动性、画面性特质。相较于内容的创编、音乐的配合等方面,人的视觉习惯是短视频创作时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比如画面尺寸、视角等方面确保受众能够接受,所以要准确把握大众的视觉规律。除此之外,还要以此为基础加入来自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同时统筹规划细节元素,比如光影、构图、景别、颜色等,通过围绕短视频核心内容对这些元素进行合理编排,能够使剧情类短视频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

1.构图元素

作为剧情类短视频画面拍摄的重要元素,在绘画艺术长久发展下,学者和相关研究人员掌握了一些构图规律,明确认识到视觉感受、心理效应与构图之间的关系。然而与画作不同,视频具有动态化特点,画面中的事物往往不会保持不动,为推动剧情发展,镜头也处于运动状态。另外,对于短视频而言,其观看方式多是移动智能设备,比如手机视频内容的呈现形式多为竖屏,所以在将影视语言应用于短视频创作时,还要注重画面构图特点。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难以把控人物距离画面距离的情况,比如较近的距离会给观众带来较强的突兀感,而若是距离较远,又较难区分景别,且顶部容易出现空白,最终出现构图不均等不利于内容呈现、视觉感官感受等情况。所以,在融入视觉感官中的构图元素创作剧情类短视频作品时,可以通过镜头焦距、物距的变化,来创作景深镜头,以此填满空旷的画面,或作出适当的留白,不仅起到丰富画面的作用,也能够增添意境美。

2.景别要素

对于剧情类短视频而言,景别创作深受影视艺术传承影响。从发展现状来看,景别分别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短视频中不同景别的选择也会影响受众的视觉体验。因此,在将视觉元素应用于剧情类短视频作品创作时,要合理策划景别的转变,以角色心理变化、剧情推进转折为基础,给受众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另外,由于短视频作品的呈现形式为竖屏,即便竖屏远景采用最广的拍摄视角,其最终呈现的效果也比不上横屏远景。这不仅体现在环境与人物关系方面,还体现在人物交流、情感变化等方面。因此,在对景别转变进行控制时,创作者应充分发挥竖屏的作用,即亲和性,使受众能更为清晰地看到视频内人物的表情、神态。所以要合理设计景别,以扬长避短的方式创作别具一格的剧情类短视频作品[2]。

3.色彩搭配

作为视觉元素的重要构成,剧情类短视频中的色彩搭配直接关系到视觉体验的真实性,色彩作为一种与人们思想精神、情感、象征相联系的东西,色彩氛围可以感染受众内心,使其与作品内容产生共鸣。在创作剧情类短视频时,不可盲目运用色彩要素,创作者要正确认识到色彩对受众情绪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创作时要将其摆至调和剂的地位,比如铺垫主题情绪、铺垫潜意识思想等,将色彩这一视觉元素与精神意识、心理建设相结合,从而提高创作水平。

4.光影

作为剧情类短视频中不可或缺的视觉元素,光影设计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事物的感受。创作剧情类短视频作品时,应根据视频剧情推进、转折,在遵循光影规律情况下挖掘事物的表现力,比如控制光源方向、巧设明暗关系、注意冷暖色调的使用等,以此营造出符合视频剧情的视觉韵味,塑造鲜明的人物性格和作品风格。

(二)听觉元素的应用

听觉元素作为影视视听艺术的重要构成,同时也是影视语言的重要组成。人声、音乐、音效是构成听觉元素的成分,所以在将听觉要素运用至短视频创作中时,为增强作品空间感和立体感,应充分发挥人声、音乐和音效的作用,让短视频作品拥有超出二维画面空间的能力,提高剧情类短视频作品的生动性和完整性。

1.人声

非敘事镜头的主要叙述语言主要包括口述对话、内心独白和画外音旁白三种。在剧情类短视频中,口述对话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人声表达方式,在呈现人物关系的同时推动剧情发展,让受众感受到人物在当前故事情节下的心境和思想。若剧情类短视频在创作过程中涉及对话,要尽量选用自然、朴素的话语,同时根据人物特点运用个性化特征的语言,然后自然地说出对话,以此带动受众进入视频情境。

在非叙事镜头中,语言的安排需要在丰富的底蕴和内涵基础上进行创作,一句具有潜在意义的语言往往会成为整个视频的点睛之笔,点题式语句或是强烈的暗示能够引起受众内心深处的共鸣。旁白的运用主要是补充剧情和背景,其夹杂着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形态,一些旁白直接是人物叙述,所以更逼近人物真实想法,这对塑造人物形象、个性具有巨大作用。以《朱一旦的枯燥生活》为例,其利用人物的内心独白推进剧情,以讽刺批判的方式表达着创作者的思想意识[3]。

2.音乐

作为一种时间艺术,其具有极强的动态性,是接近人们内心的艺术形式。对于剧情类短视频而言,音乐也具备重要作用。在用音乐创作剧情类短视频时,可以将其用作背景音乐,增强短视频的生动性。但是在短视频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还可以将其立足于剧情发展与音乐之间的韵律关系上,以此发挥剧情铺垫、推进、气氛营造等作用,顺利呈现视频主题。另外,若是想要营造氛围或是推进剧情转折,则最好选用纯音乐。而歌曲可以应用于叙事镜头和非叙事镜头中,发挥代替人物说话、抒发人物内心的作用,呈现一种隐含内敛的情感。

3.音效

在剧情类短视频中,音效包括作品内的所有声音,比如动作、摩擦、碰撞等多种声音,其发挥的作用主要是点睛。由于拍摄场景、环境的限制,一些声音需要后期添加,所以后期制作音效时,创作者要注重音效的艺术性运用与制作,利用剪辑技术增强短视频作品的真实性、完整性及趣味性。

(三)视听结合下的应用

单一的听和单一的看,都无法完整呈现剧情类短视频的内容与情感,所以在运用影视语言时,相关创作人员要明确认识到短视频也是一门视听结合的艺术,在创作时要充分发挥视听结合在强化视频表现力方面的作用。在当代大众审美需求下,短视频创作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灵活选择视听结合的艺术处理方式。

一是声画同步,即完全一致的画面与声音,这一方式便于受众理解视频内容。二是声画分离,即声音与视频画面步调不统一、变换不同步、声形不配合等。虽然整体观感不够协调,但能够让受众感受到剧情的推进、变换,一般情况下,可以将该艺术处理方式运用于剧情转场等节点。三是声画对立,即二者相互对立、矛盾或反差,最终又相互配合。与声画分离艺术处理方式较为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声画对立在情感表达上与画面相对立,所以可以将其运用于矛盾性短视频剧情,或是具有激烈冲突的画面上,利用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反映视频核心[4]。

(四)镜头拍摄手段的应用

剧情类短视频作为当前受众广泛的新兴媒介,为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内容,影视语言的应用不得局限于视听感官,还要注重视频镜头运用、拍摄手法,具体内容如下。

1.蒙太奇

蒙太奇手法是电影中的常用拍摄、剪辑手段。作为影视艺术中的专业名词,蒙太奇是当今影视作品创作极具实用价值的理论基础。随着人们对影视艺术审美接受度的提高和当今影视艺术的发展,蒙太奇已经成为短视频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审美要素。所谓蒙太奇,主要是指对镜头进行组接的艺术手法,在该思维理论下创作剧情类短视频作品时,创作者要从初始阶段进行蒙太奇构思,进而确保视频最后呈现理想的剧情画面和节奏。从当前发展状况来看,蒙太奇分为三大类别,分别为叙事、表现、理性蒙太奇。

第一,叙事蒙太奇。作为剧情类短视频中常见的艺术手法,其主要是立足于剧情发展环节,比如故事发生的因果关系,后续层层推进的情节逻辑等,以此为基础剪辑、拼接镜头,完善故事情节叙事,表现冲突反转,便于受众对短视频内容的理解。

第二,表现蒙太奇。该艺术手法致力于增强创作者主观表现力和情感烘托,其组接的镜头往往不具备直接联系,以此向受众展现画面之外的情感意识和情绪,给受众带来较大的想象空间。

第三,理性蒙太奇。该艺术手法对镜头的组接主要是为了让受众领悟到视频主题或哲学思想,对于蒙太奇创作而言,最高的成就就是跳出剧情,吸引受众进入高级意识形态,比如抽象思想、哲学思想、文化意识价值观念等。

2.长镜头

所谓长镜头,主要是指具有较长拍摄时间的单一镜头,但并没有明确界定拍摄时间,其“长”的概念仅是与蒙太奇“短”镜头时间相对应。虽然蒙太奇这一艺术手法的表现形式较为巧妙,尤其是长短两种镜头的对比下,碎片式的镜头通过剪辑组接后,能够呈现完全不同的感情色彩和叙事性,且丰富的镜头内容也能够时刻吸引受众的关注度,但是在表现同一时空两个以上的动作并要求连贯性的时候,蒙太奇的艺术手法就不太适用了。所以,创作人员须合理使用长镜头,灵活选用固定型、变焦型、景深型和运动型镜头进行拍摄。由于长镜头具有较强稳定性,给受众带来一种更加认可人物的潜意识心理,在实际运用时要注重人物、背景之间的顺滑切换和动作的连续性,优化人物和事物之间的切换,高质量地处理运动场景[5]。

四、结语

剧情类短视频作为当前的新兴媒介,在其创作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影视语言的作用,将长镜头和蒙太奇等艺术手法运用至视频创作中。同时把握好元素使用的合理性,以此呈现作品的审美特点、艺术风格、情感主旨等,提升创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培,罗锋,郑烨锋.版权纠纷背景下影视剧片方短视频营销的内容生产:以《小舍得》官方抖音号为例[J].新闻爱好者,2022(3):79-81.

[2] 谢菁.新闻评论类短视频栏目主持人的语言传播特点分析:以《主播说联播》为例[J].新媒体研究,2020,6(10):42-44,52.

[3] 王柏荣.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教育类内容短视频应用策略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0(1):195-197.

[4] 刘朝霞.第四消费时代的现代性反叛与田园想象:以李子柒海外走红为案例的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9):60-67.

[5] 李军.寻找“需求缺口”,在泛媒体时代中突围:都市类媒体运用短视频融合转型的思考和实践[J].传媒,2020(22):22-24.

作者简介?张永第,本科,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影视制作。王云,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影视制作。

猜你喜欢
蒙太奇
蒙太奇思维手法在现代电影中的研究与应用
蒙太奇思维在设计素描创作中的运用研究
——评《蒙太奇漩涡中的解离-联聚-整体性》
错位蒙太奇
实验动画短片中的蒙太奇表现手法分析
——以《乌鸦掠过村庄》为例
公益广告中蒙太奇手法的运用
蒙太奇在影视编导中的应用探析
历史文献纪录片中蒙太奇的运用
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在影视编导中的应用实践
从叙事的角度谈平行蒙太奇与交叉蒙太奇
蒙太奇手法的影响——以《泰坦尼克号》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