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评价实践

2022-05-30 10:48陈榆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写作教学

摘 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教—学—评”一体化的课程实施建议。文章分析了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评价现状,阐述了“教—学—评”一体化在写作教学中的意义,结合实际教学课例提出了教师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应采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指标具体化、评价维度多样化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实施策略。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2)27-0002-03

引  言

在“教—学—评”一体化的课程理念中,“教”决定育人方向和基本方式,直接影响育人效果;“学”决定育人效果;“评”为促教、促学提供参考和依据,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挥协同育人功能[1]。评价作为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构成环节可以用来评测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而有个性地发展,内化评价结果也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评价现状

(一)忽视学生主体作用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应发挥“发现者”“探索者”的作用,但目前学生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往往只参与了写作环节,评价行为大部分则由教师承担。学生不了解写作的评价标准,甚至对题目要求都不求甚解,纯粹为了写作而写作,这样的学习行为是低效的。

(二)过于关注结果

许多初中英语教师习惯采用结果法开展写作教学评价,注重学生行文中单词、句型和语法的准确,关注学生最后成型的作文。学生在此评价导向下容易过度关注细节语言,缺乏语篇意识。此外,有的学生还会通过生搬硬套句型或死记硬背范文完成习作,语言能力未见实质性提升,难以形成综合评价能力。

(三)评价结果笼统

由于班级人数、教学进度等原因,许多初中英语教师常以分数或等级的形式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导致学生不明就里,无从改起,因此也错过了改正写作中出现的错误的有意义的学习机会。长此以往,学生也会忽视数字或符号的意义,对写作产生厌倦的情绪,这不利于写作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基于“教—学—评”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评价策略

(一)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激发写作动机

1.写作中的自我评价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核心素养导向要求教师承认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因此学生应作为学习主体独立参加学习活动[2]。笔者认为,学生的自我评价是教学评价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构成。泰勒的研究启示我们:静态的课程内容经由“学生经验”(学生的主动活动)才能活化;而原本外在、现成的学科知识、技能、价值取向,也才能转化為学生自己的知识、技能、能力、品格、价值观,即使是考试中学习也可以发生。例如,2022年福建省中考英语试题书面表达中要求学生用书信的形式介绍以“热爱劳动,珍爱粮食”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虽然农业劳动并非大部分学生的生活经验,但他们通过初中英语课程“生活与学习”主题群中“劳动实践、劳动品质与工匠精神”等子主题内容同样可以活化题目要求的内容,根据写作要求准备素材,独立起草,修改和完成语篇。

2.写作后的同伴评价

班杜拉(Be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认为:学习是在环境、学习者、认知行为三个要素的互动下进行的,学习的进行要在自然的情境下让学习者与环境互动,以达成学习目标。根据社会构建理论:学习需要“交流、分享、协商”,因此学习同伴在群体学习活动中具有一定的相互影响力。写作中同伴的互相评价更容易被彼此所理解与接受,从而碰撞出灿烂的思维火花。例如,在写作架构上,单一学生的概述经过同伴互评之后,还生成了更丰富的结构,使语篇表达更加完整、有说服力。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探讨语言对清晰、准确、生动表达主题意义的作用。他们合作分析,互相提供意见和建议。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分享自己拓展阅读的收获,其他同伴给予倾听与评价,评价的过程即同伴互相学习的过程。

3.成稿后的教师评价

课堂是师生共同构成的学习场,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把握评价目标、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同时从内容结构、逻辑关联、目标语言等方面提出评价意见。此评价过程也是写作教学中另一种隐性教学方式的呈现,使学生在被评价的过程中学得新知。

(二)针对性的评价方式提高写作质量

1.强化描述性评价

写作评价指标是评估写作过程的一种工具,它应紧密围绕教学目标,根据特定的写作评价标准构建评价模式,旨在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善和学习质量的提高。写作评价指标应包含能够衡量学生写作表现的所有重要项目,指标不能太笼统,描述的语言应确保学生都能领悟和掌握其中所有术语的含意,评价语应具有可操作性。以“Excellent”一词为例,学生看到时并不知道自己的优点在哪里,但如果教师能用“I really appreciate your description about your feeling when you won the piano competition.”学生就能明确教师肯定的点在哪里,懂得欣赏自己。

2.借助评价量表工具

在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不同阶段,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列出衡量学生习作的评价内容。初中生英语语言积累不足,因此可以先由教师拟定评价量表雏形,学生对量表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在师生的讨论下修正量表。学生根据量表进行习作,形成初稿,参照标准进行分析性评价。学生根据指标可以看出自己和同伴的文章是如何用评分指标进行评定的,评价的过程为他们提供了反思的机会,同时也使他们为进入更高水平和层次的写作而努力。

下面,笔者以人教版Go for it教材七年级下册Unit

9 What does he look like?的Section B中Activity 3a-3b写作教学为例,阐述评价对写作教学的促进作用。本课教学内容属于“人与社会”范畴中的“人际沟通”主题群,相应的子主题内容包括“同伴交往”“个人喜好”等。写作任务是:某网站面向全国中学生举办一场以“My Best Friend”为主题的英语征文活动。你最好的朋友是谁呢?请撰文投稿,不少于60词。笔者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借助写作自评表(见表1)和写作互评表(见表2)指导学生及时评价自己与同伴的作品,起到了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作用。

(三)多样化的评价维度促进课堂延展

1.融德育于英语写作教學

英语课堂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平台,同时也是学生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形成的舞台。除了传统的语言教学评价,当学生的写作中涉及对人或物的态度、立场、观点时,教师可以引导其对学习内容进行评价,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品德问题出现时,同伴、教师可以单独对其进行评价。

2.从学生视角取得写作教学建议

教师业务能力迅速提升的练兵场在课堂,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非常宝贵。笔者曾对200位教师进行课堂评价问卷调查,样本中87%由教师评价学生,12%来自学生的同伴互评,仅有1%是学生评价教师。实际上,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对教学活动的认识、对教师的要求、对课程的理解也应该被看见。教师应本着师生平等的态度,客观看待学生的评价,也应调整教学活动,以更好地推动学生发展。

结  语

“教—学—评”一体化能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育人,在学习过程中让“学会”与“会学”并驾齐驱。教学实施中的评价环节如果不能有效促教、促学,就会成为游离环节,影响后续教学,但如果评价设计不合理,也有可能影响课堂教学进度及效果,因此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中,评价目标的设计、评价时机的把握、评价量表的制订都是评价改革中教师应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郭华.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突显学生主体地位: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J/OL]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9(04):107-115.

作者简介:陈榆(1974.11-),女,浙江宁波人,

任教于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思明分校,副书记、副校长,高级教师,曾荣获“福建省优秀教师”称号。

猜你喜欢
教—学—评一体化写作教学
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学—评”一致性实践分析
课堂观察助力高中地理课“教—学—评”的一致性
“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怎样设计课时评价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音乐课堂中“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