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导入的技巧探究

2022-05-30 10:48蒋兴巧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

摘 要:教学导入作为一堂课的开头,起着巩固旧知、连接新知、激发兴趣、形成疑问的重要作用。导入是课堂的开端,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文章结合教学实例,深入探究高中政治教学导入的多种技巧。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导入技巧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2)27-0007-03

引  言

俗话说:“一堂好课,应该是‘豹头,猪肚,凤尾。”[1]教学导入就是一堂课的开头,是教师将学生引入课堂学习的一种教学手段。良好的教学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由非学习状态引入新课学习状态,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一、导入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巩固旧知,连接新知

温故而知新教学导入法是最常用的教学导入法。教师通常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转承到新课,既能帮助学生巩固旧知,又能启发学生思考新知,使学生更容易进入新课知识的学习中。

(二)激发兴趣

一节课的开端最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一节课的开端不精彩,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教师如果不能通过巧妙的导入,在短时间内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那么课堂教学效果就会不理想。

(三)形成疑问

导入的作用是引出新的教学内容,这种引出不是直接呈现,而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新的问题。课堂导入能让学生在学习新知前,形成疑问,启发思维,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欲望。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导入技巧

(一)温故知新法

温故知新即通过回顾已学习的内容,进入新课的学习,需要学生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例如,在讲“消费心理面面观”一课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复习旧知——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居民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并指出这些是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然后提出疑问:那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有哪些呢?进而带领学生一起进入新课“消费心理面面观”的学习。

应用温故知新法导入教学时,首先,教师需要探索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从旧的知识过渡到新知识上来,找到旧知“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与新知“消费心理面面观”之间的桥梁,即主客观因素。其次,教师要注意语言的引导与启发,从旧知引导学生产生疑问,探索新知。

(二)直观演示法

直观演示即教师通过演示直观教具,唤起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顺利引出新课内容[2]。实物的演示与分析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一课时,教师出示一张100元的人民币,引导学生思考:货币是怎么变成现在的人民币的?为什么这小小的纸片能购买一切商品?它为什么有如此神奇的力量?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货币,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

应用直观演示法导入教学时,首先,教师要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实物,这样学生才能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观察和分析。其次,在演示中,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探索新知。最后,分析和利用实物时,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进行,直观演示只是课堂教学的手段,重在从演示中启发学生思维。

(三)情境创设法

情境创设是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入新课的一种教学导入方法。这种导入方法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

例如,在讲授“树立正确就业择业观”一课时,教师模拟招聘现场的情景,即教师扮演面试官,给出不同的招聘岗位、应聘条件、工资待遇等,如表1所示。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假设现在你就是应聘者,你会选择以上哪个工作岗位?学生很容易进入情境,并且做出选择。教师向学生提问:这些职业是应该被分配还是由你们自己选择?引导学生树立自主择业观。第一个问题:如果现在你是应聘者,你会选择以上哪个工作岗位?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将学生分为6个组,让学生分组进行问答。第二个问题:选择市场部经理的人较多,请同学们设计选拔标准,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树立竞争就业观。第三个问题:为什么车间工人、保洁工还有搬運工招这么多人,应聘的同学却很少?引导学生分析原因,让其树立职业平等观。第四个问题:还有的同学没有举手应聘,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树立多种方式的就业观。教师模拟招聘会的情景,设计一系列问题,能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应聘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要想通过情境创设导入教学内容,教师需要提前预设好情景,并充分考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情境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课堂知识与教学情境的把控,根据学生选择的工作岗位进行分组,引出新课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

(四)激情感染法

激情感染是指教师运用富有情感的手段和方法进行导入,包括图片、音频、视频、语言描述等,渲染课堂氛围,引起学生共鸣,感染、激励学生学习新知。这种导入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加强师生交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例如,在讲“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这一知识点时,教师采用热播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的开场视频进行导入,动感的音乐加上炫丽的灯光,很容易将学生带入课堂中。教师可结合视频,提问学生:“为什么给这档节目命名为‘经典咏流传?结合节目名称进行分析:‘咏字一语双关,既代表咏唱的咏,又与‘永远的‘永谐音,中华优秀诗词文化就是中华文化的经典,是我们要继承下来的内容,我们应借助咏唱的新形式,让中华文化永远地发展下去。正如节目所说,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的承袭,而是使文化得到发展,继承和发展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激情感染法注重情感的投入,需要教师在选择题材时,注重对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在应用激情感染法时,教师应控制好音视频等资源的使用时间,不能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而喧宾夺主;对所选择的教学资源要结合知识点进行分析,努力寻找视频、音乐等资源与新课知识的衔接点,科学设置问题,引出新课内容。

(五)引经据典法

引经据典主要是指借助古诗词、名言警句、寓言故事、谚语、谜语等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中华文化源遠流长,在教学导入中融入经典文化,不仅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例如,在讲“矛盾的对立统一”这一知识点时,在教学导入部分,教师运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典故,引导学生分析失马、得马、堕马、保命四者之间的关系,得出“好和坏,祸和福,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一哲理,进一步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矛盾对立统一哲学原理的学习中。

教师应用引经据典导入法时,要注意围绕教学内容,针对性要强,选择的古诗词、名言警句、寓言故事、谚语、谜语等要与新知结合。教师在引经据典时,要适时、适度,不能把政治课上成语文课,要从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课所需要的东西。这种教学导入的方法对教师的文学素养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平时加强文学积累。

(六)案例导入法

案例导入法即通过案例进行教学导入的一种方法。政治学科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生活性,时事政治及身边发生的案例都可以成为教学导入的素材。合理运用案例进行教学导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素养。

例如,在讲“实现人生价值”一课时,教师通过特殊时期的最美逆行者的案例导入,让学生在案例中体会逆行者的伟大,并从中受到启发,进一步剖析最美逆行者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引导学生进入新课,了解如何“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在案例导入时,教师要注重案例的选择,选择的案例应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案例的选择应具有新颖性和趣味性,新颖有趣的案例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其快速融入新课学习。

三、教学导入应注意的问题

(一)导入要有针对性

教学导入是针对新课而设计的,应与新课主题密切相关。教师应探索导入与教学主题的关系,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导入要有新颖性和趣味性,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情和时代的特点,将最新的学生感兴趣的教学资源运用于教学导入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导入应注意简洁性

新课导入不是教学的主体过程,因此,时间应在3分钟左右,一般不超过5分钟。音视频的播放、案例的讲解以及联系旧知的时间不宜过长,教师应明确:导入是为引出新课服务的,应尽快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

(三)导入应具有艺术性

在语言方面,教师语言的渲染、知识的概括和点拨、幽默的情怀,都有利于更好地导入教学内容。导入作为一堂课的开始,还应具有启发性。在导入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疑,启发学生思维,推动学生探索新知。巧妙地运用教学导入,可以增添教学的色彩,但不宜过度,否则会喧宾夺主。

结  语

总之,导入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种方式配合交叉使用,不能固守一种模式,同时应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导入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陶永华.新课程思想政治(品德)怎么教[M].安徽: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韩震.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基金项目:本文系受内江师范学院本科教学工程项目思想政治教育卓越教师计划(项目编号:zy17002)资助的课题项目“中学政治、历史‘活动型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项目编号:JD202010)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蒋兴巧(1989.10-),女,四川内江人,

任教于内江师范学院,硕士学位,助教。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生活化策略分析
浅析如何打造高中政治简约课堂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