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实用文习作复习课有效教学浅探

2022-05-30 10:48张农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梗概倡议书书信

张农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安排了留言条、日记、书信、倡议书、演讲稿、读后感、读书笔记等实用文习作训练。掌握这些文体的写作方法与技巧,仅靠一次指导、练习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借助复习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文体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一、高屋建瓴——聚焦复习目标

与新授课相比,复习课的学习内容更丰富、知识要点更庞杂。要在一节课中给学生带来较多收获,教师要高屋建瓴、精准地制订复习某种文体或者某类文体写作的教学目标。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写信》、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学写倡议书》都属于书信类写作;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都属于读书笔记写作。在进行以上四种实用文习作复习时,教师的视角如果局限于某一篇习作的复习要点,就会失去高屋建瓴地把握文体基本特征的机会,陷入同水平反复甚至是低水平反复的境地。

比较理想的处理方法是,教师将同属书信类习作的书信和倡议书、同属读书笔记类习作的读后感和作品梗概的复习安排在一起,确定两节复习课的教学目标。关于书信和倡议书的写作复习,教师可以制订三个教学目标:①激发学生写信、写倡议书的兴趣;②掌握书信和倡议书的正确格式,书写时能做到内容清楚;③能够熟练地运用书信与他人交流思想,能结合生活中自己关心的问题写倡议书。关于读后感和作品梗概的写作复习,教师也可以制订三个教学目标:①掌握写读后感、作品梗概的基本要求与方法;②在习作过程中习得从不同角度感受作品、找准感悟点写好读后感的方法;③归纳、整理根据文章主要内容写作品梗概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将一些零碎的知识点根据其内在联系串联起来,不是为了追求數量上的简单增加,而是确立一个鲜明而有效的复习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重新梳理知识、建构框架,帮助学生进一步记忆、理解、运用核心概念和基本方法,实现知识的融合。

二、主动建构——明确复习主体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不能由他人代替。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索的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渐转化为自身的智力活动,进而自主构建知识。

我们来看实用文习作复习课“写读后感和作品梗概”的教学片段。

师:读后感和作品梗概都属于读书笔记,它们有哪些区别和联系?请大家默读《鲁滨逊漂流记》的读后感和作品梗概,想一想: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PPT出示《鲁滨逊漂流记》的读后感和作品梗概,学生默读。)

生1:我发现无论是读后感,还是作品梗概,都需要在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对内容有了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完成,而且它们都需要对文章或书籍的内容进行概括。

师:你真会发现!同样是概括内容,你们又发现了什么不同呢?(将作品梗概和读后感的主要内容截取出来对比,引导学生发现。)

生2:我发现写作品梗概时,所有文字都在介绍作品的主要内容,而写读后感时只在第一部分对作品内容进行介绍,并且介绍比较简短。相对而言,作品梗概的内容介绍更为全面,而读后感的内容介绍可以在作品梗概的基础上进行再次提炼和精简,使内容更简洁、更概括。

生3:我认为读后感主要是表达自己的读书感受,而作品梗概主要是记录作品的主要内容。

师:这是读后感和作品梗概最大的区别。写读后感时,读是基础,感是重点,要侧重表达作者的主观阅读感受;写作品梗概时要侧重概括作品的主要内容,这就要求写作者忠实于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及主要情节。

讨论过程中,教师一边听,一边完成如下板书:

学生在新授课中已经知道读后感和作品梗概的基本特点,复习时如果缺乏新的发现与感悟,这种复习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如何让学生通过复习收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呢?教师抛出“读后感和作品梗概都属于读书笔记,它们有哪些区别和联系”的问题,同时给学生提供了“在比较中发现”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对两种实用文的异同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这种再回顾、再学习、再认识的动态过程是学生静心思考、合作探究、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知识,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

三、读者意识——关注阅读群体

习作教学应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以解决习作时缺乏真正的写作动机和对象的问题。

在实用文习作复习课“写信和倡议书”中,我们设计了“梳理书信与倡议书异同”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对比,发现书信和倡议书在用途、组成部分、正文、处理方式上都有所不同,如下表所示:

学生通过上述对比能直观认识到:由于书信和倡议书的阅读对象不同,所以运用语言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写信时,我们可以使用一些亲切委婉、饱含情感的文字,起到传递消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增进友谊、消除误解、增加信任的作用。写作倡议书时,语言要求则是简洁明了,在倡议书的最后还可以写一些鼓动性、呼吁性的语言,以增强倡议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教师还设计了集体评、改一份倡议书的学习活动。教师出示如下倡议书:

倡议书

全体老师、同学们:

当我们在绿树成荫的校园中漫步时,或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读书时,一定会全神贯注,一定会感到心旷神怡。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我们沐浴着阳光吸取营养、增长知识。

校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老师和同学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如今,我们的校园里还散落着同学们随意丢弃的瓜皮、果壳、纸屑、饮料瓶等垃圾。每当风一吹起,这些垃圾就在校园里“群魔乱舞”。

“校园是我家,爱护靠大家。”没有哪一位老师、同学希望在一个垃圾遍地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因此,我们向全体老师和同学发出以下倡议:我们要爱护学校里的花草树木,不任意践踏草坪,不攀折花木;我们要节约用纸,不乱丢垃圾,在学校设立废纸回收站;我们要提倡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杜绝“白色污染”;我们要合理利用资源,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努力杜绝长明灯、长流水;我们要以爱护校园环境为己任,自觉维护校园的清洁卫生,认真做好值日生工作。

六(4)班全体同学

2022年9月12日

学生阅读后,发现这份倡议书存在标题不鲜明、称呼太生硬、建议部分条理不够清晰、第一段语言不够简明、结尾没有呼吁或号召性的句子等问题。经过讨论,他们把标题改成“爱护校园环境倡议书”,把称呼改成“亲爱的伙伴们”,把建议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条罗列,在结尾部分增加了“让我们多弯一下腰,多伸一次手,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用心呵护我们的校园。同学们,赶快行动起来吧!”此外,还对第一段文字做了简化处理。修改后的倡议书标题鲜明、简洁,称呼语恰当、得体,倡议的具体内容清楚、明白,结束语具有鼓动性和号召性,是一份优秀的倡议书。

值得强调的是,修改活动中,教师不断引导学生针对读者对象斟酌倡议书的基本内容、语言、表达形式,对学生形成读者意识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华侨城小学)

责任编辑  姜楚华

猜你喜欢
梗概倡议书书信
第二单元
——写作品梗概
第二单元
——写作品梗概
怎样写好作品梗概
如何写作品梗概
如何写作一篇倡议书
倡议书
我们的倡议书
别有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