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值日班长”到“浣熊班长”

2022-05-30 10:48杨敏蕾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2年9期
关键词:浣熊值日班集体

杨敏蕾

杨敏蕾 江苏省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

一个小小的班级也如一个小小的国家,国家有国家的制度,班级也有班级的制度。如果一国的制度反反复复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那这个国家定然会动荡;如果一成不变,也会失去活力。一个班级同样如此,所以,班级制度要有一定的延续性,以确保班集体的稳定性,也要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让它更具生命力、影响力。

班级制度为什么要变

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主人、班集体的小主人,这样的理念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想学乐学。据调查,几乎所有的小学班主任都会选择值日班长制度,即让学生按照学号轮着当班长。在大班制的时代,这确实能够保证所有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也能够让过度关注孩子教育的家长悦纳,感受到孩子在班集体中的存在价值。另一方面,这也是保护学生的好办法,因为一旦选了班长,那个担任班长角色的学生必定会去管理班级,但是老师管学生都难,更何况学生管学生,所以班长难免会与其他同学发生冲突,成为众矢之的,而且天天都当班长,天天要管理班级琐事,实在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有的班长甚至出现了成绩下滑的现象。

但并不是说选择了值日班长制度就能够让学生形成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据调查,有些学生仅仅把值日班长的工作当作是任务而不是责任,他们敷衍了事,得过且过,有的孩子甚至逃值。这就意味着制度的约束力在减弱,这时候就需要变革。此外,有些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很负责,但是不太会管理,这使得他们十分困扰,这就意味着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这时候也要变革。有些学生刚开始非常期待当值日班长,但久而久之,在繁复的劳动之中,他们渐渐也失去了兴趣,这意味着制度缺少了源头活水,在老化、在失去生命,这时候更得变革。有的时候班级的制度与学校的管理制度脱节,那也必须进行调整。

鉴于这些原因,值日班长制度要有一定的变化以顺应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焕发活力,真正惠及學生,惠及班集体。也就是说,一种制度再好也是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发展进行革新的,这样才会成为一种有生命力的制度,扎根于每一个班集体成员心里。

班级制度怎么变

学校文化的渗透影响。一个班级是学校的一部分,班级的文化制度定然与学校的文化制度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值日班长制度就是为了更好地配合学校大队委的检查制度,大队委要检查礼仪卫生,值日班长也就得检查班上每一个人的礼仪卫生,大队委新增了监督排队取餐的任务,值日班长也就得多承担一分责任,但班级制度的变革还是基于班集体的发展需求的。不过,学校文化对班级制度更深层的影响还在于它的内蕴。笔者所在学校的宗旨是“让学生站在舞台的最中央”,这不仅仅是指学生能够站上舞台,而且还能自信地站上舞台,成为舞台的中心。所以值日班长的职责不能仅仅是解决卫生纪律等问题,还要发挥自己的才能让班级变得更美好。于是就有了“一天一得”的小节目,在值日的当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给同学们带去才艺分享,比如唱首歌,跳支舞,背首诗,颠个球……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只要求学生展示一次即可,如果有学生想展示多次,当然也是可以的。总之,让胆小的孩子能够站上舞台,让多才多艺的孩子能够尽显才华,这就是最好的安排。

班主任主导的一岗多人制变革。低年级可以是班主任主导的变革。笔者在实行了一个学期的值日班长制度之后,出现了上文提及的问题——有的学生敷衍了事、有的学生不会管理以及值日班长的任务过于繁重,因此,在一年级下学期笔者进行了调整。这是由班主任主导的变革,因为一年级学生的理性判断能力有限,又鉴于低年级学生的处事能力有限,一岗多人的配置更能保证职责的履行。笔者在值日班长的基础上增加了小干部监督岗,每周选出五个能力强的学生作为周一到周五的监督人员,一来是督促值日班长上岗,二来是保证班集体每天都有人来管理,哪怕值日班长不作为。低年级学生对积分也更热衷,于是笔者又将值日班长和监督人员进行捆绑奖励,以午间的大队委检查结果为标准进行积分。

这一改变确实保障了职责的履行,更明显的作用是使得全班同学都更愿意当值日班长,因为值日班长当得好的学生更容易被选为监督人员,也更容易得到全班同学的认可。总之,在低年级阶段,班主任需要发挥更大的主导作用,秉持目标不变的理念,适当进行外在形式的改变,做好班级的领路人。

学生主导的“浣熊班长”制变革。中高年级可以由学生主导变革。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越来越高,他们已经有能力参与到班级制度的调整之中。可以利用班会晨会等时间,让学生发声参与到制度的革新之中。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笔者发现学生在调整班级制度方面更有创意。首先,他们改变了值日班长的称呼,因为这个岗位最重要的职责就是管理好班级卫生工作以保证教室的整洁同时获得大队委更高的评分,所以他们将值日班长称为“浣熊班长”。浣熊本来就是一种爱干净的动物,一个别出心裁的称呼改变,让每一个担任值日班长的学生都更明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最重要的是,全班学生都十分拥护这个可爱的称谓,笔者也觉得这称谓与他们的心性十分匹配。

其次,他们改变了值日班长的选拔制度,不再是以前按学号轮流来当,而是借助前期的选监督人员的方式来推选。为了铺开推选面,他们还制定了两星期内不得重复担任的规则。这样选出来的浣熊班长总会感觉无比荣耀,因为那是全班同学和班主任老师对他的认可,同时也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

这些改变实施以来班级常规一分未扣,更令人欣喜的是有些对自己的学业都不怎么负责的学生,经由几次“浣熊班长”的历练之后,慢慢懂得了什么是负责,并开始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从他们的书写端正、准确率较高的作业中可以看出,从他们提高的期末成绩中可以看出。

总之,即使是刚刚革新过的制度,在将来都会因学生的发展需求而改变,但是本质理念须坚守,这样更有利于班集体的健康发展。

专家点评

专家点评:班级管理需要走向学生自治,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生命的主人已经成为一线班主任公认的班级管理核心。作者以此为研究切入口,聚焦班级管理制度的“变”与“如何变”,并提供了学校文化渗透影响、班主任主导和学生主导这三种要素交叉共同作用的班级管理制度样本,值得广大班主任参考借鉴。

猜你喜欢
浣熊值日班集体
从我们的班集体说起
浣熊街的热闹事
浣熊街的热闹事
浣熊侦探上班的第一天
我爱我的班集体
值日歌
小熊值日
“表里不一”的浣熊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
小河马值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