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地矿类专业课思政教育着力点研究

2022-05-30 16:09刘建兴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着力点

摘  要:文章以采矿工程专业课“矿业经济学”为例,研究地矿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着力点”及其与专业知识点“对照融合”的方法。结果表明,课程思政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深入挖掘隐性知识,拓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点:通过与矿业政策、法律法规和市场组织等知识脉络的对照,为学生提供国情、爱国主义、诚信与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教育题材;通过运用案例分析、历史发展与国际比较等方法,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知识体系并拓展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文章希望为高校地矿类专业课知识教学过程中如何找准思政教育的着力点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参考借鉴,对探索研究“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问题具有一定现实价值。

关键词:矿业经济学;高校思政教育;着力点;对照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9-0157-04

长期以来,地矿类专业被视为艰苦专业、“冷门”专业,不仅招生和就业存在很多问题,而且在校生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也一直存在很多困扰,学生专业思想“包袱”问题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究其原因,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既有教育培养与社会需求供需脱节的社会普遍性问题,也有行业和教育培养环节缺乏有效手段的问题[1]。对此,国家层面课程思政教育的提出和深入推进可谓意义重大、很有必要。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提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实践各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培养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公道办事、开拓创新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目的,体现了立足中国大地办大学的新的课程观[2]。研究如何将专业课程教学和教育培养目标有效结合,将思政教育融入具体的专业课程教学环节,不仅有利于解决专业思想问题和行业的认识偏见等问题对学习带来的不良影响,更有助于学生将学习专业知识和国家的发展、个人的命运联系起来,树立端正的学习观,进而实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初衷[3]。

本研究以矿业经济学课程为例,探讨地矿类专业如何在专业课教学环节中,通过把握课程思政的着力点以实现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的有效结合。

一、立足高远:思政教育的理论指导基础与依据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课程思政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特征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实需要,是保障“三全育人”实现的必然选择[2]。与核心思政课程有所不同,每一门专业课程蕴含着相应学科的逻辑性与思辨性、科学性与严谨性,理论也都能够寻找到其根植的现实,这为课程思政提供了基础条件[3]。

根據矿业类专业培养计划要求和课程内容特点,“矿业经济学”课程学习,能提高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对宏观(行业)和微观(企业)层面遇到的和经济学有关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科学决策的能力。矿业经济学涉及大量社会政治、经济现象, 对学生了解社会、了解经济建设实情有辅助作用;矿业经济学一方面涉及许多日常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知识, 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另一方面又涉及许多矿业专业知识,若能体现矿业的特色和学习专业课的重要价值意义, 可以引起学生对专业课的兴趣。此外, 矿业经济学还涉及应用高等数学和计算机的内容, 可起到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桥梁作用[4]。课程思政教学应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等世界观和系统思维方法的精髓应用和贯彻到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让每一位采矿学子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和矿业的特点与发展史,理解矿业对国民经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将个人与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具体而言,该门课程思政教育的着力点可总结如下。

1. 发展经济必须重视矿产资源开发战略的教育。发展是根本,资源是保障。考虑到矿产开发与国民经济的密切关系以及矿产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和分布不均衡性等特点,其启示至少包括三点:要有资源的“家底意识”和节约习惯;充分认识提高国内资源利用效率以及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构建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的发展战略,树立资源战略和大安全观的底线思维。高校应从“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四矿”等思政教育的角度,注重培养学生的使命、责任和素质,并使之成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依据。

2. 基于绿色开发的环境教育与安全教育。现代矿产开发对环境冲击破坏影响范围广、程度深,正确理解绿色矿业开发对实现生态文明社会尤其关乎实现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计均有重大的意义;针对采矿设计、生产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安全教育对培养和提升职业素养、工程伦理以及科学思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 国情和爱国主义教育、职业素养教育。针对我国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量少、资源分布不均匀、开发效率不高等特点,高校应抓住时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正确看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高新尖端技术的暂时落后、政策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和健全、国际贸易竞争力以及矿产品定价和议价话语权亟须提高等迫切的现实问题,让学生明白国家建设、发展需要高素质采矿人才,这是历史赋予的使命,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

结合课程内容特点和学习的目标要求,课程思政教育实践中应重视收集资料、设计相关的应用案例。典型案例(话题)的选题列举以下,仅供参考:(1)关于铁矿石价格定价权问题的深入或延伸思考;(2)基于系统思维研究学习关于制定国家、区域或矿业行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3)关于矿业的开发,如何理解和执行“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命题;(4)如何理解矿业的规模效应与我国矿业发展“走出去”的重要战略和其现实意义。通过课堂教授以及课后文献研读、讨论之后再利用课堂展示环节加以实现和提升[5]。

二、精准发力: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的结合点分析

找准“矿业经济学”这门课程专业内容知识点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才能够“精准发力”。教师可从几个方面来看:如何正确认识行业(采矿专业)现状和发展前景、消除根深蒂固的一些成见和偏见;如何看待所谓冷门和艰苦专业的“帽子身份”问题;如何激发自觉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如何基于国情教育和系统思维角度理解经济社会现象和我国国策,从而将学习规划、职业发展以及实现个人远大理想抱负和国家繁荣富强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地结合起来[6]。

1. 回归课堂初心。当前大学课堂教学的突出问题(也是大学教学质量堪忧的根本原因)是学生中存在的学习责任意识淡薄、主动学习精神欠缺、学习初心偏离等,采矿专业尤为突出。因此,高校应发挥专业教师和课堂教学引导和指导的作用,通过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入,实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2. 总体方向上,要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意志品质修养、增长专业知识见识、培养和传承吃苦耐劳与艰苦奋斗的老一辈地矿精神,培养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懂法守法的职业素养和过硬的综合素质。

3. 有关专业教育内容的横向联系。高校应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具体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认识国情国力,了解国策,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奋斗精神。

4. 涉及经济学、管理和法学领域。教师要在课程教学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要帮助学生了解地矿专业和相关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

5. 针对理工科领域。教师要在课程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工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三、解剖麻雀:思路的深入及内容的拓展

基于分解和对照,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知识点内容得以扩展和深化。具体思路是将价值引领和创新教学结合起来。教师可通过梳理知识点,按照“矿业政策—供需理论—生产与市场—投资与评估”逻辑线索对照思政教育的主题内容进行整理和深入提炼。

1. 矿业政策和法律法规方面。教师应立足国内、借鉴国际,尊重历史、放眼长远,引导学生客观全面看待我国矿业政策和法律法规方面存在的问题(如小矿山问题、税费不合理等)、遇到的困境(产业结构存在短板、产业升级与转型、国际贸易争端问题等),要有创新的思维;改革开放、求实务实的态度。教师应在理论基础上,分析当下实际问题和社会现象,提出解决思路和建议;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文献研讨式”的学习过程中加深理解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爱国情怀、职业修养、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2. 矿业供需理论和生产理论方面。教师应对经济学和矿业特有理论进行讲解介绍,穿插案例分析,从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供给侧以及高质量发展等多角度进行解读分析和讨论,拓展研究理论的创新和实践应用的重点方向,通过引入时效性强的实践案例,不仅可以提高理论学习的趣味性、加深供需及生产理论的理解,也让学生对矿业及其在现实世界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有一个更加立体、生动和全面的认识。

3. 矿业市场与组织方面。教師应引导学生了解矿业市场的概念、构成、分类和发展脉络,在认清我国和世界矿业市场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联系当前时政热点和矿业行业所面临的问题(如,矿业定价权、国际组织、跨国贸易等),分析和探讨我国矿业市场面临的复杂的竞争环境、特点和对策,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科学地开展职业规划和发展教育,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延伸。

4. 矿业投资理论与实践方面。学生不仅要了解一般的矿业投融资的特点、基本理论方法和风险管理知识,更要加强法律法规意识,理解国际通用的规则和思维方式方法。教师可结合案例展开讲解或讨论,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和理解国外投资风险及中国国情特色,加强矿业投资和市场等理论和实践创新,提高国际上的话语权和竞争力,使其可以从国际视角和战略层面辩证地认识和理解国家制定的各项矿业法律、政策措施。

5. 矿业权评估理论与方法方面。教师应从矿业权评估的案例入手进行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矿业权评估的概念内涵及其背后蕴含的重要意义。思政教育要讲清诚实守信、坚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这不仅事关个人发展和荣辱问题,也能影响企业和行业的健康发展,甚至会影响到国家的信誉、形象和发展大计;事关国有资产流失与保值问题;涉及政策方法的国际接轨和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问题。

6. 矿山生产监督管理方面。联系矿山生产与技术的实践应用,教师应通过生动的案例教育和角色换位思考法,让学生深刻领悟到,不仅要重视主干专业课和“硬科学”的知识学习,也要理解矿山安全、环境等相关课程知识在实践中的重要性;采矿专业技术人员不仅要钻研专业技术、灵活创新运用,也要懂得敬畏规矩、坚持原则;要在法律法规、设计要求和监督管理的底线上开展工作,以维护开发生产中不违法破坏和浪费国家矿产资源为前提,兼顾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利益;当遇到矛盾冲突的时候,要做到坚守职业道德、操守和纪律红线。

整理归纳以上思路,可得到课程知识点与思政教育结合点融合对照表,如表1所示。教师应将课程知识点提炼并和思政教育结合,总结特点和要点以方便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照展开课堂教学,以此实现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入思想教育的功能目标。

四、总结

地矿行业属于传统的艰苦行业范畴,因为种种原因,采矿专业学生在学习和就业方面会面临一些畏难情绪和诸多困惑,课程思政教育可从一定程度上排解专业思想负担和情绪波动出现的问题,正确教育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大学学业中。本研究以矿业经济学课程为例,从着力点研究和内容分解对照方面对地矿类专业课程如何开展思政教育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课程思政可以从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职业素养和工程伦理等方面入手深入挖掘隐性知识,拓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点。课程融入思政教育不仅有助于加深我国国情、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理解,而且对引导学生以更好的状态投入专业学习以及今后职业规划和选择从业都有一定的帮助和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鹏翔,马晓霞. 地矿类艰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探索[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7,29(06):62-65.

[2] 刘鹤,石瑛,金祥雷. 课程思政建设的理性内涵与实施路径[J]. 中国大学教学,2019(03):59-62.

[3] 高千惠. 课程思政视阈下高校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教育现代化,2019(08):28-30.

[4] 刘淑明,严菊芳,张丁玲,等. 论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15):44-46.

[5] 刘建兴. 基于文献探究的研讨式教学法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地质教育,2019,28(02):49-52.

[6] 马宏. 有色金属系统院校应开设“矿业经济学”课程[J].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0(04):49-50.

(荐稿人:付跃升,福州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教育着力点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学好集合的三个“着力点”
乡村振兴的几个着力点
坚持把提升人文素养 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着力点
把治污的着力点放到基层去
社会热点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不良网络舆论对高校思政教育影响探析
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从民政舆情知不足及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