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条“象来街”

2022-05-30 10:48王大叶
东方少年·阅读与作文 2022年9期
关键词:午门护城河大象

王大叶

翻看20年前出版的《北京交通图》《北京游览图》,你会发现在宣武门西大街上有一个叫“象来街”的地方。今天的长椿街地铁站以北,北京自来水公司大楼一带,在民国时期的地图上还有“象房”这样的地名。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要从元代开始说起了。据《元史》记载,那时的皇帝对大象这种动物情有独钟,出行酷爱乘坐象辇。除了作为皇帝的豪华座驾,大象还是朝廷重大活动时的“标配”。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中提道:“皇帝的象队多达五千头,全部披上用金银线绣成的鸟兽图案的象衣,摆成队伍,每头象的背上放著两个匣子,里面满满装着宫廷用的金属杯盘和其他器具。象队后面是骆驼队,列队从皇帝的面前经过,蔚为壮观。”

到了明朝时期,皇家在宣武门内西城根专门修建了象房来饲养大象,并设立了演象所对大象进行驯养,以备在宫廷举办各种仪式时使用。

那时候,每逢举办盛大的朝会活动,驯养好的大象就会被牵到宫里,在午门前列队整齐,充当“仪仗队员”。大象们各有分工,各司其职,有的驾车,有的托宝,一派庄严肃穆的场景。即使在平日,午门前也要安排六头大象为文武百官进宫服务。六头大象分别站立在午门入口左右,钟鸣鼓响中,它们一动不动,等上朝的文武百官们进入午门后,两排大象就把鼻子抬起,互相交叉,封锁住入宫的通道。直到朝会结束,文武百官走出午门,大象才会恢复原来的姿态,继续侍立两旁。

每年六月初六是大象洗浴的日子。那一天,从象房到宣武门内外,城墙下搭起高大的彩棚,道路两旁的仪仗队鼓乐齐鸣。象群从象房走出,沿着城墙根东行,出了宣武门后向西走到护城河里洗浴。为了营造节日气氛,驯象师还会指挥大象做出各种动作,或发出吼声,或扬鼻喷水。每年的洗象活动都会吸引不少老百姓围观。对于老百姓来说,大象是稀罕物,因此,看到大象结队往护城河边走,人们便会奔走相告:“象来了,象来了!”久而久之,这条大象洗澡的必经之路,就被称作“象来街”了。

清朝后期,朝廷日渐衰落,大象没有了宫中仪仗的工作可做,驯养经费也越来越少,大象们的境遇每况愈下。有一次,一头大象不堪忍受饥饿,冲出象房沿着宣武门内大街发疯似的跑到西长安门,沿途伤人毁物。后来,为安全起见,就把所有的大象都禁闭起来,再也没有了象来街洗象的盛况。这样过了几年,大象们病饿交加,相继都死去了。

几百年风风雨雨,时代变迁,大象来过又走了,却给北京留下了“象来街”这一地名作为历史的见证。现在,“象来街”的地名已经被“长椿街”取代。唯一可以证明这里曾经叫过“象来街”的是路旁一家叫“象来街招待所”的旅馆。我想,住在那里的旅客看到店名,一定会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猜你喜欢
午门护城河大象
凤阳明中都午门须弥座束腰石刻纹样特征分析
“老干妈”的商标护城河
为游客开正门的故宫
忠实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坚决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先锋
《巴菲特的护城河》:为投资资金找一条护城河
清早期 午门西番草三宝珠彩画
大象无形
认真的大象
大象
午门与“推出午门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