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迁盗甲

2022-05-30 10:48周锐
东方少年·阅读与作文 2022年9期
关键词:吴用连环宋江

梁山的聚义厅上坐着宋江和军师吴用。已令林冲率军与朝廷派来的呼延灼交战,他们在等待胜负消息。

林冲急急来报:“那呼延灼的连环甲马十分厉害,众家弟兄都败下阵来,难以取胜。”

宋江只好命令众将领撤回山寨,坚守不出。

这时外号叫“金钱豹子”的汤隆出场,他由花脸扮演,脑门上画着大大的一枚金钱。

宋江问汤隆:“贤弟,进帐何事?”

汤隆说:“听说今日我军出战,大败而回,小弟便为此事而来。”

“贤弟有何妙计?”

“要破他的连环马,非钩镰枪不可。”

宋江和吴用闻言一震:“钩镰枪?”

汤隆道:“小弟世代打造兵器为生,先父也曾留有图样。只是我会造不会使,会使此枪的只有我表兄徐宁。”

吴用忙问:“可是那东京城内金枪班教头徐宁?”

“正是此人。”汤隆说,“若要教练钩镰枪法,非他不可。”

宋江点头:“若得徐宁教授钩镰枪,大破连环马,我梁山无忧矣。只是请他上山,必须想一良策。”

汤隆献计:“小弟深知徐宁有一祖传之宝,名为‘雁翎甲。此甲穿在身上轻如雁翎,刀枪剑戟都难刺透。徐宁将此甲视同性命,藏入皮匣之中,悬挂在卧室梁上。若有能人将此甲盗回,小弟自有良策换得徐宁上山也。”

宋江说:“汤隆贤弟所言极是,但不知命何人前去盗甲?”

智多星吴用说:“小弟自有安排。——汤隆贤弟,命时迁贤弟进帐。”

汤隆一声叫,时迁即来到。吴用交待盗甲任务,时迁保证十日内盗回。

好,接下来瞧时迁的了。

他嘟哝着:“俺白天赶路,不觉已到黄昏时候。”他一看天,“哎呀妙哇,适才天晴月明,霎时雾暗云迷,此是天助俺成功也。”

来到徐家门外:“看此墙高大,俺怎能进去?”

他又叫一声“哎呀妙哇”,看见墙边有棵大树。

他攀上树梢,越墙而过——算是进了“头门”,第一道门。

传来敲更的声音,剧中人会在此刻屈指计时。时迁弯下两个指头,二更了。他唱着:“听谯楼又交二更应,想他们都梦魂方定。”谯楼是敲鼓打更的地方,“梦魂方定”是说这家人应该都睡着了。

以前时迁干这勾当是为了自己发点小财,现在却是在为山寨出力,属于“替天行道”的一部分了。

但第二道墙旁没有树,怎样进第二道门呢,时迁自有办法。他掏出小锤在门上不轻不重地敲了几下。为什么要不轻不重呢?敲重了,会惊醒全家人;敲得太轻,没人听见也不行。最好是能被个把人听见,让睡在最靠近门口的那个人听见。

果然,一个白胡子老管家被外面的动静惊起,他举着灯烛走出来巡视,念道:“忽听外面响,莫做懒惰人。”

时迁躲到暗处。

老管家开了门,出来察看,时迁就迅速趁机进门。他蹲下身子,用脚尖走着“矮子步”,悄无声息地跟在老管家后面。

老管家没发现什么,自语着:“待我将门关好。”

他放下烛台来关门。

关好门,忽然烛火灭了——当然这是时迁干的。

老管家大惊:“没有风,灯怎么灭了?莫非有鬼?”

时迁立刻学鬼叫。鬼是怎么叫的?我们都没听见过。唐朝诗人杜甫的《兵车行》里说“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也许鬼叫就是“啾啾”的声音吧。

老管家被吓回他的小屋去了。

但这徐府还有第三道门,时迁继续用小锤敲门。

里面传出妇人和丫环的对话:

“梅香,外面什么声响,出去看来。”

“是。”

丫环端灯出来看,时迁就用对付老管家的辦法进了第三道门。他又故意滚到丫环脚前,绊了她一下,引起惊叫。

妇人在里面问:“怎么样了?”

丫环的灯不知摔到哪里去了,她只好回答:“我踩到猫身上了。”

“喵,喵!”时迁就干脆配合丫环学猫叫了。

妇人叫:“快快进来吧。”

“是。”

这时谯楼的更鼓敲了三声。

“呀,”时迁唱,“听三更正紧,你看那灯火尚微明,我且在檐下待机行。”

为防宝甲被窃,徐宁家竟通宵不灭灯火。时迁就耐心地等候在屋檐下面,等候最佳时机。

咚!咚!咚!咚!这一等就等到了四更。

这样的“活儿”时迁本不愿接的,“只为军中严令,这奇功赛过偷营。”对啊,他一个人的贡献,胜似兵马奔袭。他竖耳细听,这是众人睡意最深的时候,“鼾声呼响不停,此时正好盗雁翎劫营。”

那只红色皮匣子用钩子挂在梁上。

时迁敏捷地下手,盗得宝甲。

他一道一道开了门。

走出头门前,正好敲响五更,时迁回头大叫:“呔,徐宁,你家有贼!”

你会觉得奇怪,这样不是会惊醒徐宁吗?你别忘了,时迁此行的目的本来就不是为了盗甲,而是争取徐宁上梁山,好请他教授钩镰枪,大破连环马。

徐宁被惊醒后会怎样发现宝甲被盗,怎样气急败坏地一路紧追呢?读者朋友们自己想象吧。

周锐说戏

这出《盗甲》是逐步完善,逐步发展至今的。

本来最后有汤隆和白胜来接应时迁的情节,后来被砍掉,使节奏紧凑,干净利落。

原来戏台上是放“两张半”,即两张桌子加一张椅子,后来增高到“四张半”。上去叫“上高”,下去叫“下高”。上高时用两个“倒卷帘”,即用脚勾住上面桌椅的横档,整个身体倒翻上去。下高时呢,演员会像突然失足往下跌,吓大家一跳,然后只用一只脚勾住横档,这叫“倒挂金钩”(足球运动员的一种突如其来的射门技巧也叫这名儿)。

武丑泰斗张春华60岁演此剧时,新创了一个绝招。他居然倒立在椅子上,用双脚去摘挂在钩上的匣子。这表现了时迁以及张春华本人的“艺高人胆大”,能把高难动作做得跟玩儿似的。

第一次看见《盗甲》里的时迁形象时,我心里嘀咕:怎么他的帽子跟西方小丑的如此相像呢?后来看资料,果然是这样,也是一种“出新”了。京剧舞台上,像时迁这样由武丑扮演的英雄侠士,一般该戴鬃帽(也写作“棕帽”),俗称“蛐蛐罩儿”。说实在的,改成外国小丑帽,这种不伦不类的“洋为中用”我有些不敢恭维。不过,这种服饰上的小改动也持续至今了,我就照样画下来作为记录吧。

猜你喜欢
吴用连环宋江
五连环(三)
恼人的连环信
吴用和时迁比轻功
吴用和时迁比“轻功”
三连环
延揽人才,宋江最佳
吴用盖房
宋江给李逵的一封信
宋江为什么不杀情敌张文远
”官迷“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