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结尾展神韵

2022-05-30 19:47段玉颖
课外语文·上 2022年9期
关键词:白杨树文采文章

段玉颖

★写作是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一篇好的作文往往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而站在考场作文的角度,好的文章往往能够帮助同学们获得高分。但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不同的读者对“何为好文章”的定义是不同的。一篇好的文章一定要有好的开头,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文章开头能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但一篇好的文章,更要有好的结尾。清代文学家李渔曾说:“收场一出,即勾魂摄魄之具,使人看过数日,而犹觉声音在耳、情形在目者。”其中的“勾魂摄魄之具”就是指文章结尾的写作技巧,也就是说精彩的写作结尾要能够点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学生作文结尾的普遍问题

平淡无奇,重复啰唆。

有些同学的作文结尾只是对作文的一个简单小结,采取的是梳理作文内容的形式进行作文结尾,只是内容的简单重复。有些同学的作文鲜有运用必要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式,这样的作文结尾显得平淡,毫无新意。

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有些同学生怕解释不够具体、情节有所留白,于是选择在结尾将观点一一解释,将故事情节一一告知,捅破了“言外之意”,殊不知这样的结果,缺乏耐人寻味的意义。

空喊口号,强行切题。

有些同学为了切题,在文章结尾进一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甚至提出不切实际的口号,反而适得其反,引不起读者的共鸣,得不偿失。因此,加强作文结尾的训练刻不容缓。

文章结尾展神韵的方法

首尾呼应展神韵。

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是开头和结尾相互联系,相得益彰,因此首尾呼应能够让文章结构更加和谐,自成一个整体,更能保证题意一致。如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文章开头这样写道:“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开头即点明题意,更以高昂的情绪赞美了白杨树。文章结尾这样写道:“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这段结尾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将平凡的白杨树和高贵的楠木作鲜明的对比,热情讴歌了白杨的伟大。这样的结尾既突出深化了主旨,又使文章首尾照应,浑然一体。

又如老舍先生的经典文章《济南的冬天》最后一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简单的一句话,既与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遥相呼应,又点题抒发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赞美之情,呈现了文章丰厚的意蕴。

运用修辞展文采。

我们总是强调文章的“文采”,文采是指文章辞藻雅丽、文章华美。对于同学们而言,由于写作经验和阅读经验较为有限,因此,站在同学们的立场来谈“文采”就是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写出亮丽的、有效的结尾。例如运用排比修辞,强化语势。在《秋天的怀念》中,史铁生先生用这样的排比句式来结尾:“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表明了作者从失落的状态中走了出来,重燃对绚丽多彩的青春年华的无尽追求。也可以运用比喻修辞使结尾灵动,沁人心脾。如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这里,朱自清连续运用了三个比喻句,把春的活力、春的生命力充分表现出来,也鼓励广大读者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于生活当中。此外,文章结尾还可以用拟人、象征、比拟等修辞手法,让修辞延续“豹尾”,呈现作文语言的张力和文采,给人文采斐然的感受,同时又能深刻彰显生活的情理,达到作文赏心悦目、锦上添花的目的。

留点疑问惹人思。

曾子曾经说过,“吾日三省吾身”,强调要学会扪心自问,每日进行反思。所以,在文章的结尾可以运用反问、设问等疑问方式,可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目的。那么,疑问的结尾方式有哪些?

其一,运用设问式。设问就是自问自答,有引人注意、启发思考的作用。例如,在中考作文《让友谊之花常开》的高分作文中,有位同学这样写道:“如果同伴相处没有保证真诚的一面,那么这样的友谊能够长久吗?答案是不行的。同学之间交往,‘真诚二字是一块试金石,它能试出两人的心灵。愿天底下的好朋友常以‘真诚来自问,常以‘真诚来作秤,这样友谊才能地久天长。”这一段结尾为读者提供关于“友情”的深入思考。

其二,运用反问式。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加强烈,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与反思。例如在一篇高分作文《滄桑的祖国》中,这位同学这样写道:“五千年以来,我们的民族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书写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民族精神不断得到积淀和升华。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难道不应该热爱我们的祖国吗?难道不应该用我们的汗水复兴我们的民族吗?”又如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有很多类似的句式,如“朋友们,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觉得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值得自豪吗?”这种反问的句式,更像是一连串的追问和质问,迫使读者感受极大的震撼,直击读者的心灵,值得同学们借鉴和仿效。

引用警句说服人。

陆机的《文赋》曾提及“立片言而居要”,《诗家一指》中也提出:“一诗之中妙在一句,为诗之根本。”这些都说明名言警句的重要性。如果能够在文章的结尾恰如其分地引用名言警句,不但能够深化文章的主旨,还能说服人、鼓舞人,引人向善、引人寻味,也能显示出作者广阔的知识视野。例如在《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文章中,作者最后引用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话总结全文:“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这个结尾突出了“科技”对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重要性,使广大读者信服于作者的观点,充满极强的思辨色彩。又如在中考满分作文《花落梦里》中,全文从文化发展的角度谈论古今人物:放纵不羁的李白、心系苍生的杜甫、针砭时弊的鲁迅、情溢洒爱的冰心……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尤其文章的末尾写道:“忽而一阵透在面颊上的冰凉把我从梦中弄醒,原来是雨……梦不复在,我却早已难以抑制心中的躁动:‘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以古诗文开头,又以古诗文结尾,让读者不得不感悟于我们民族厚重的文化,油然而生文化自信。

言简意赅表情意。

我们常说结尾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平淡无奇,但有时候应该承认,言简意赅的结尾也能耐人寻味。考场作文考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运用,更是临场反应能力。因此,灵感一旦消失,也要有言简意赅的结尾。但这种言简意赅不是对文章内容的简单梳理和重复总结,要表明自己对某件事物的态度和观点。例如张之路的作品《羚羊木雕》的结尾:“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后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啊!”这篇经典文章的结尾非常简单,简单却不平淡。这段话仅有四句话,第一句和第二句写出了自己的无尽伤心,让读者为之伤心、流泪;第三句和第四句,谈到了自己对这件事(在父母胁迫下追回羚羊木雕)的懊悔,表明了自己后悔且无奈的态度,引发广大读者感同身受,发人深省。

《谚语选·写作篇》提及:“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在考场作文中,生动、有趣、富有哲理的作文结尾不但展现学生的才华和文采,还能实现作文“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极佳效果。但好的作文结尾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同学们应注重文章结尾的构思,让作文闪烁出智慧的哲理和光芒,这样才能使同学们的作文在考场中脱颖而出。

猜你喜欢
白杨树文采文章
听故事
第二十二回 盘丝岭遇蜘蛛侠 苦学古文文采佳
白杨树染绿了夏天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有一种文采叫“抠字眼”
会唱歌的树
古人的幽默你不懂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校园里的白杨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