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

2022-05-30 10:48吴素珍
高考·上 2022年8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新高考渗透策略

吴素珍

摘 要:随着新一轮高考改革拉开序幕,高中生物学科地位发生了改变,随之而来的是理念、内容、组织形式的一系列变化。在这一背景下,需要全面落实、渗透核心素养,以此来更好地适应新高考的全新要求。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首先分析新高考改革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影响,进而阐述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渗透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根据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对策,希望能更好地满足新高考要求。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生物教学;核心素养;渗透策略

新高考提出取消文理分科,实施“3+3”或者“3+1+2”的模式,学生有了更大的选择权[1]。高中生物应该如何才能更好地适应新高考改革的要求,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学习能力,成为我们必须要关注和探究的问题。所以,每个高中生物教师应该直面新高考改革,把握其中的核心要求,探索全新的策略、方法,来促进核心素养的渗透,提升生物教学的实效,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新高考改革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影响

新高考改革的提出和推进,对于各个学科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生物学科也不例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物学科地位的改变

在新高考改革下,取消了原来的文理分科,生物从原来理科的必考科目,变成了选考科目,导致生物学科地位发生了改变。选择生物的考生占比很大,这充分表明生物学科的地位似降实升。这主要是因为社会对生物人才的需求大,学生选择生物更多的是为了入学和未来就业考虑。而且生物知识相对来说没有那么晦涩难懂,和现实生活有紧密的联系,学生学起来比较容易,这些都影响甚至决定着生物学科地位的改变、提升。

(二)生物教学内容的改变

新高考改革意味着考试侧重点的转变,更加强调和突出的是知识之间的逻辑关联,以及在生产生活当中的实际应用,这些势必会影响高中生物教学的内容。在这一背景和要求之下,高中生物进行教材和内容改革,将生物学科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模块,重点更新了学科内容,更加体现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学科核心素养,知识之间的逻辑内容也更加清晰,更加强调育人价值和生产生活之间的关联[2]。

(三)生物教学理念的改变

传统的生物教学以应试教育为教学理念和思想,重点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却忽略了学生能力与素养的提升。而新高考改革的提出和推进,能够促进高中生物教学理念的根本转变,即削弱生物教学的功利性,更多地强调素质教育的实施,将核心素养、以生为本作为教学理念,让教学侧重点从教授知识转向培养能力,引领学生全面化发展,从而为社会培养、输送具有综合素养的创新型人才。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渗透中存在的问题

(一)选课方案较冗杂,教学管理难度高

新高考下学生能够依据“3+3”或者“3+1+2”的原则来自由地选科,但是在这种选科模式下,选课的方案会多达十几种,学生在选择了生物之后也会有很多种其他的选择,这就使得相关的课程安排、教学计划面临着许多的选择,会出现多种不同的情况,教学进度难以实现有机统一,无法对学生实行统一性的评价和考核,教学管理会变得更有难度,给教学管理的实施带来压力,从而影响到核心素养在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3]。

(二)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学效果不理想

在新高考背景下,依然有高中生物教师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重视知识的教授、学生成绩的提升,这就使得教学体系不够完全完善,依然只有基础知识教学部分和模块,却缺少能力和素养培养的部分,从而无法和核心素养的理念、要求相适应,学生的生物学习依然是局限于教材课本当中,难以向现实生活实践进行有效贴近,最终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三)培育成果难量化,反馈机制不健全

核心素养的渗透和培养,相对于平时的考试成绩和分数来说难以量化,教师很难以某个具体的标準来评判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程度和情况,学生无法得到教师客观、正确的反馈,难以对自己的生物核心素养有清楚和具体的认知,这导致学生无法感受到学习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失去生物学习的动力和热情,教师最终无法依据核心素养渗透情况来对教学进行调整、改进和优化。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策略

(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探究能力

新高考改革强调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主张真正做到以生为本,这有利于达成核心素养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目标。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依据新高考的要求,来改变教学的观念和方式,从“以师为本”“以教为主”转变为“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适当地放权,将课堂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自身思维的引领下,展开自主探究,深入经历多样的探究活动,最终形成与核心素养相适应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授“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内容时,教师可以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食物让学生分析,说出自己的理解,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情况。如:无糖饼干是很多健身、减肥人士的必备食物,那么无糖饼干属于无糖食物吗?教师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寻找相关的资料,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无糖饼干中含有淀粉,所以,无糖饼干并不属于无糖食物。再如:某一蔬菜大棚种植了很多蔬菜,为了更好地营销,蔬菜大棚推出了这样的广告语,“新鲜蔬菜,天然种植,不含任何化学元素”,这样的广告语正确吗?教师同样要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并引导学生从“蔬菜本身便含有各种化合物,这些化合物都是由元素组成的”角度猜想,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学生的思维能够被激活,这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有着很大作用。

(二)明确主题有效互动,培养科学思维

课堂中的互动可以实现各个主体之间的有效联合,能够在激发课堂活力的同时,实现相互间观点、思维的有效碰撞,找到新的思路和视角。对此,高中生物教师要明确课堂教学的主题,并紧紧围绕着主题来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和任务,以此来引领师生、生生的互动、合作,使其在讨论、交流中实现深层次的互动,分享各自的观点、看法和见解,在思维的相互碰撞当中不断拓展思路和眼界,最终形成更为严谨的科学思维,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与基本能力。

例如:在教授“基因”的相关知识时,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基因的看法,或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基因相关的现象。学生最开始了解基因是在超市见到了一种“转基因大豆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上网查阅相关的资料,在网上学生发现了两种说法,一是认为转基因大豆油容易引发身体疾病,另一种说法则是转基因大豆油中不含有转基因成分,两种说法无论谁对谁错,都是对转基因食物的一种限制。通过整合互联网资料促进学生对转基因食物的理解,根据这个话题,更多学生能够参与表态,大部分学生认为转基因的食物在没有进行过全面研究后,不应该投入社会,这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随着学生的讨论,课堂氛围逐渐活跃了起来。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出“人类遗传病”的知识,介绍基因改造在人类遗传疾病中的价值,让学生认识到基因改造的利与弊,教师可以通过这一话题,让学生讨论、发表自己对基因改造的看法,学生在课堂中发表了两种观点,一种是支持基因改造,他们认为基因改造能够救治更多病人,另一种观点是反对基因改造,认为基因改造违背了生命科学。

(三)营造创新教学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意识,这是新高考所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高中生物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渗透的直接体现。教学氛围通常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情绪和思想,因此创新教学氛围的营造,能够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贡献力量。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借助教学语言的巧妙运用,或者是信息技术手段的辅助,来营造出一种轻松、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可以保持积极的态度,这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自觉主动地进行创新、创造,实现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和提升。

例如:在教授“植物生长素”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营造直观氛围,通过动态演示给出相关问题,如:教师可以播放一段3秒的动态图,演示植物向光性生长的过程,演示结束后,教师设置结合植物生长的情况引导学生思考,结合生活经验能从中发现什么。这个问题能够让学生重新审视动态图,刺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了信息技术的铺垫后,学生了解了植物向光生长的特性,生活中很多植物的生长遵循这个“原理”,面对阳光一侧的枝叶会更加茂盛,导致每年道路两侧的树木都需要被“修理”。教师要紧跟前一个问题的结构再次提出问题:植物的向光性是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呢?这个问题会让很多学生陷入思考,这时,教师就要结合多媒体来直观呈现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原理,面对直观的形象,学生理解的速度会更快。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了植物生长的奥秘,当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植物奇怪的“特征”后,便可以根据脑海中直观的形象来对照。

(四)重视实验教学开展,培养实践技能

实验是生物的基础,实验教学的开展能够实现新高考下核心素养的有效渗透,让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实现深入探究和问题解决,形成实践与探究能力。这要求高中生物教师要提高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尝试结合教材中的生物知识和实验要求,来开展探究性和生活化的实验活动,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来提出实验假设,并通过自主实验和操作来进行验证,从中完整地经历科学推理、探究的过程,更全面地去认识事物,建立起科学的态度与意识,实现实践技能与核心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教授“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内容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师忽视了实验教学,认为在紧张的高中阶段,实验浪费教学资源,对教学进度影响很大。实际上,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非常大,很多学生在学习完生物知识后,只是掌握了生物知识点的结论,并没有切身体验探究的过程,无法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科发展的规律。因此,教师要注重起实验教学在生物学科的地位,如:教师采用小组实验方法,为学生提供实验器材和材料,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一些问题,让学生先围绕问题展开分析。如:实验流程是什么?实验过程中哪些地方容易出错?通过提前的讨论交流,能够避免学生在实验中出现错误,影响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也要做好指导,观察小组实验的过程,发现学生在实验中的错误时要及时纠正。另外,教师要提供充足的实验时间,让小组在实验过程中有时间对某一现象进行讨论,如果留给学生实验的时间过短,会导致学生对实验结论分析不透彻,影响实验教学的效果。在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要让各小组对实验数据和结论进行汇总,交流各小组实验情况,教师对各小组实验进行总结。

(五)引入多元评价机制,培养核心素养

評价在新高考改革下能够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在优化教学效果的同时,有效达成培养核心素养的根本目标。具体来说,高中生物教师要依据新高考的理念和要求,引入多元化评价机制,改革以成绩为单一标准的评价模式,通过纸笔测验、口头评价、成长记录档案袋等多元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能力、学习结果做出综合性评价,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优势和不足。同时,教师要重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保证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参与,让评价的结果更加真实客观,以便更深入地落实核心素养[4]。

例如:在教授“细胞的增殖”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掌握学习目标情况做出评价,如:教师可以设置课堂检测,细胞分裂期间进行染色体复制,染色体的数量有变化吗?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膜的流动性有关系吗?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将会永久失去增殖能力吗?这些问题是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举手表示“有”,反之则表示“没有”,每次学生回答后,教师都要对学生整体的情况进行了解,针对学生的表现,教师再做出评价。另外,教师还可以设置学生自评表,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表现进行打分,指出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逐渐完善学生的学习方法。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在教学中全面进行核心素养的渗透,这不仅是推进教学改革升级的表现和途径,同时也能直接满足学生发展成长的根本需要[5]。所以,广大高中生物教师要把握新高考改革的实质与根本,围绕新高考的要求来展开大胆思考和创新、探索,积极推进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让核心素养真正在生物教学中实现“落地”“生根”,引领学生的深度学习和探索,促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同时实现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方志淋.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路径探究[J].高考,2021(27):3-4.

[2]刘菲菲.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实践分析[J].新智慧,2020(28):12,46.

[3]温秀芝.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探究[J].高考,2020(28):34,36.

[4]李胤宁,杜变变.新高考下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J].考试周刊,2019(A4):149-150.

[5]冯阳春.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教学的优化策略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190.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教学新高考渗透策略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