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礼仪”带动“大文明”《宁波市公筷使用规定》获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批准

2022-05-30 10:48
宁波通讯·图话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公勺公筷服务提供者

新闻回顾

走进宁波大大小小的餐馆,桌上显眼位置放有标识明显的公筷、公勺,餐厅墙上有倡导文明用餐的公益广告……在宁波,随着全国首部公筷立法的通过,公筷公勺已成为餐桌标配。2022年7月29日,《宁波市公筷使用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获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批准,将于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

新闻解读

◆对公筷使用进行地方立法,是否有必要?

宁波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表示,公筷使用虽然切口小,但是以“小餐桌”捍卫“大健康”,以“小礼仪”带动“大文明”,对推动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有着积极意义。在之前的立法调研过程中,宁波线上线下广泛征集民意,共有近31万人参与立法全过程。其中,各区(县、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相关政府部门向餐饮服务提供者、行业协会、市民群众发放万余份纸质问卷,问卷回收率为97%,超80%的受调查者对本次立法表示支持。

其实,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需要,公筷使用作为“文明餐桌”行动的重要一环,成了社会讨论的重要议题。2020年以来,宁波大力在星级宾馆酒店、大中型餐飲店等场所推进公筷使用,倡导习惯围坐合餐的市民改变旧习俗、养成新习惯。去年年底,浙江省2021年度推广使用“公筷公勺”专项测评情况出炉,宁波第三次蝉联第一。

“这个立法解决了老百姓想说又不好意思说的问题。”“饭店没有提供公筷,我主动去要,同桌的人会以为我在嫌弃他们,不说吧,实在不卫生。”针对调研中市民代表提出的建议,本次立法聚焦“小切口”、聚力“大场景”,紧盯“小事情”、紧扣“大文明”,进一步助力擦亮“在宁波,看见文明中国”的鲜亮底色。

◆与宁波市的其他地方法规相比,该《规定》有何特色?

据悉,该法规是宁波市第一部“小快灵”立法项目,从前期调研、立项、起草到提请审议仅用时半年。全文一共9条不超过700字,围绕公筷的定义、消费者和餐饮服务提供者的权责义务展开,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明确了相应的罚则模式,充分体现了“小巧简明、快速高质、灵动有效”的特点,更加契合新时代对立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根据《规定》,在公筷的使用中应该做好哪些事?

《规定》明确了“公筷”和“餐饮服务场所”的定义,并对公筷使用作了具体要求。

公筷是指具有公用功能、用于分取菜点的公用筷子以及具有相同功能的其他餐具。公筷应当具备明显标识。餐饮服务提供者配备的公用筷子应当在颜色上区别于其他筷子,并标注“公筷”字样。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在餐饮服务场所醒目位置设置公筷使用提示,并引导合餐者使用公筷。

餐饮服务场所,是指提供餐饮服务的饭店、宾馆等固定餐饮场所和单位食堂。在餐饮服务场所,两人以上合餐时,应当使用公筷。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为合餐者每人或者每菜配备公筷。《规定》倡导在家庭等其他场所合餐时也使用公筷。

《规定》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可以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进行劝告,并可以通过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投诉、举报。餐饮服务提供者未按规定配备公筷的,由商务、文广旅游等行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相关情况将被纳入餐饮服务行业监管信息。

◆公筷使用涉及的相关部门如何开展工作?

《规定》明确了市和区(县、市)商务主管部门牵头负责公筷使用的管理工作,会同文广旅游等行业主管部门建立监督检查、评估激励机制。市和区(县、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机构应当将公筷使用与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等活动相结合,组织开展相关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

《规定》还明确餐饮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依法制定相关行业公约,宣传、普及公筷使用知识,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公筷使用。■

猜你喜欢
公勺公筷服务提供者
使用公筷
使用公筷
长公筷 传递爱
大学生群体使用公筷公勺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用公筷
公勺公筷,健康文明新风尚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研究
安吉:百名基层代表力推“公筷公勺”
推广公筷公勺 告别饮食陋习
论网络服务提供者刑事责任的归责模式一一以拒不履行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为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