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探索

2022-05-30 01:39李元
高考·上 2022年8期
关键词:教学探索高中历史新课程

李元

摘 要:随着我国最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高中历史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已经与当下学生学习需求无法匹配,且不符合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尤其是新高考背景之下,高中历史教学必然进行创新才能应对教学挑战和教学难题。最新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提供了指引,推动了高中历史教学策略的优化。面对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调整,教师需要关注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设计理念、设计思路,更新教学观念,助力学生关键能力和思维意识的培养。文章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的教学特点切入,概述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要点的基础上探索了高中历史教学实施路径。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历史;教学探索

教育教学改革的加速以及素质教育进程的不断推进,高中历史这一类非核心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亟待提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被赋予了更多的任务,即需要高中历史教师通过历史教学培养高中生的历史创新意识、开拓历史思维、提高历史能力、深化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就需要广大高中历史教师对教学理念、教学框架和教学资源进行调整和更新,加大投入教学创新。同时,高中历史教师还需要加强新型教学技术的应用、创设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融合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实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因此,结合新课程改革背景和高中历史教学问题,探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是当下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和方向达成的必然选择。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的教学特点

(一)时代性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更加强调与学生实际生活、当下社会相结合。特别是在教材的编纂上,更为注重将高中历史基础知识打包融入学生生活实际,并且结合时代热点,加入思想品德教育元素。具体来说,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掌握高中历史基本知识与原理,通过学习内容了解身边实际与历史学科之间的关系,延伸学生思维边界,拓展学生历史知识广度,确保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具有创新化、个性化、时代化,能够与新课程改革创新性教学相匹配[1]。

(二)合理性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另一特点是合理性。具体来说,高中历史教学需要建立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上,高中历史知识点的教学要符合系统性、模块化的特征。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由浅到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完成高中历史知识学习。

(三)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要求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学实施过程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结合。比如,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托历史相关新闻、历史相关图片、历史和生活的关系等开展教学延伸和教学拓展,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弊端

(一)教育观念落后

由于长期以来的教育教学手段禁锢,且教育教学观念相对落后,使得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过程还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首先,尽管2020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已经开始实施,但是部分高中历史教师对教学的方法创新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明确新课程改革中“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依然将教学的主体定位在自身,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大多数时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2]。长此以往,学生就会缺乏对历史课堂教学的参与性,且不利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交流。

(二)教学教法缺乏创新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创新教法、革新教育理念。但是,现阶段大部分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缺乏教学教法创新,教学意义没有得到发挥,也不利于促进高中生探究精神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与新课程改革的初衷背离。另一方面,现代教育观念要求创新教法,积极运用科学合理和兼具创新性的教学手段实施教学,但是部分高中历史教师开展高中历史教学依然停留在“照本宣科”阶段,“填鸭式教学”“灌输式教学”依然存在,学生不仅不能深刻认识和掌握历史知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历史思维也无法得到培养,对学生的整体学习影响较大[3]。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要点

(一)遵循内容创新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根本在于内容创新。在遵循内容创新的前提下,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材与学生生活中的案例相结合,将课堂教学进行细分,推动高中历史教学质量提升[4]。比如: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将历史教学分为课堂教学准备阶段、教學阶段和课后总结阶段。在课堂准备阶段,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预习教学,让学生在正式学习前能够对课堂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将历史知识和原理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演示,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课后总结阶段,加强教学评价和课后巩固。此外,在高中历史内容创新上,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加强历史知识、社会生活、学生学习之间的关系,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二)遵循学生为主体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师教学理念的启发和调整是尤为重要的。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学理念的调整,重点强调遵循学生为主体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所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实施,首先需要教师从教学理念上进行创新,从传统教育理念中去芜存菁,依托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立足学生之间不同的学习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确保学生能够建立起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完成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塑造。

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实施的路径

(一)巧用情境教学

根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来看,高中历史教师不仅需要通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传递历史知识,还需要培养高中生对历史的求知欲、创新思维和探索能力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结合生活开展历史教学,提高高中生利用历史知识和应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务必遵循新课程改革要求,结合生活实际环境,通过情境教学法的巧妙运用,创新和变革高中历史教学方法[5]。具体来说,情境教学法的本质就是构建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和学习。值得强调的是,构建的教学情境必须要符合高中生的认知,一旦脱离生活环境,将会造成历史学习陷入迷茫,情境教学不仅没能发挥出效果,还影响了教学质量。所以,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进行教学情境构建,需要以高中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作为基础,构建出高中生能够感知的情境,这样才能在保障兴趣激发的基础上加强知识掌握和理论理解。

例如:高中历史“两次鸦片战争”“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和“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等相关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战争与和平”“侵略和反抗”等作为主题寻找生活中和“鸦片战争”“反抗侵略”“民族危机”相关的历史痕迹。同时,充分挖掘高中生所处地区中反封建和反侵略的历史素材,为学生构建一个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在教师的带领之下,学生围绕着当地“反抗侵略”“鸦片战争”“民族危机”相关历史事件进行了解,进而衍生到“两次鸦片战争”“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和“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等课程内容的相关事件,最终沉浸到情境教学中。这样,学生便能带着对于生活情境的感悟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学习效果自然得到有效提升。

(二)巧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将一个中心概念定义为一级主题,根据知识点或者信息源的阶梯次序和逻辑,发散延展为二级主题、三级主题等分支,每个不同等级之间的主题又通过关键词进行衔接,最终将知识点或者信息源以体系化、整体化和空间化的图画图像形式展现出来。就学习发生的过程来看,思维导图将完整的学习过程、步骤、知识细节、知识梯度、知识规律和知识主题等进行了图示化和结构化表达,图文并茂地展示了知识的高度浓缩概念。高中历史学知识点庞杂多样相互联系,而高中生又处于思维发展的高速时期,对高中历史学中的重点、难点、交叉点知识内容理解起来较为困难。思维导图则可以将这些晦涩难懂的历史学知识内容图示化展现。所以,结合新课程改革中对构建高中生历史知识框架学习体系的要求,高中教师应当巧妙运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从时间要素和空间要素的角度厘清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让高中生可以轻松认识和掌握历史知识。而且,运用思维导图开展高中历史教学,还能将高中历史内容和现实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为高中生后期的历史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具体来说,高中教师需要积极挖掘教材中与高中生生活实际或者日常学习相关的历史课文内容,站在时间要素和空间要素的角度进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帮助高中生构建历史学习的思维导图。这样,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现象就实现了具体化和直观化,高中生的历史认知能力也能得到提高,高中生的时空观念也得到培养。

例如:高中历史课程中关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相关内容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格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经济发展”“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文化状态”不同角度探索历史发展进程,并从“政治发展进程”“经济发展进程”以及“文化发展进程”展开讨论,让学生感悟历史发展的脉络,明确历史发展的“时空”概念。同时,“政治发展进程”“经济发展进程”以及“文化发展进程”不同角度的历史发展进程也构建了一个学习的思维导图,学生也能围绕着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内容、人物、影响等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学生就能厘清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逐步形成历史学习思维,提高历史认知能力。

(三)强化学生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是历史发展进程的归纳总结,也是历史文化的缩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将“文化发展”“文化精神”“历史意义”等内容中蕴含的内容挖掘出来,强化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引导学生“以史为鉴”,建立起用历史知识解决生活实际的能力。而且,高中历史教学是极具理论性和故事性的教学过程,历史知识点内容丰富,蕴含了大量的时间问题、空间问题、发展问题、精神文化、政治体制等内容,其中带有的德育教育元素、思想引导教育元素内容较多,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实施具有一定的优势。而且,核心素养已经成为社会焦点和教育核心,更是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项内容,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推行的重要发展目标。所以,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要求教师强化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促进高中学生朝着有抱负、有素养和有理想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发展,推动高中历史教学的课程目标和价值使命完成。

比如,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历史学习思维、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形成历史时空感知能力是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基础,也是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策略。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务必重视起高中生历史学习思维、学习态度、学习品质、历史感知能力、历史时空感知能力的养成,在实际教学中从正确历史學习思维方式的引导入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进行历史问题思考和历史问题分析。

(四)实施探究教学法

探究教学法最早源于训练性教学和接受性学习的理论基础发展,通常指的是学生带着疑问由教师进行引导,自发进行问题探究,进而获得结果的教学过程。从教学方式和教学目的层面来看,探究教学重点强调的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素质的培养,重点关注的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究其本质而言,探究教学凸显了学生在师生互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同时,探究教学法存在于一个开放式和创新性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选择适宜自己的学习方式。此外,探究教学强调了实践探究过程中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等学习素养的形成。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而言,历史问题的设计和提出,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进行问题思考和探究。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需要教师依托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换言之,历史问题是学生探究学习和知识思考的内驱力,一旦有一个新的问题出现,学生的好奇心便被激发出来,学生会积极探究学习获取答案。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应当注重历史问题的设计,利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启发教学、探究教学,确保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质量提高。

例如:关于“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相关内容的探究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五四运动的标志”“五四运动开展和共产党诞生是否存在历史发展脉络关系”“共产党诞生的意义”等相关的问题作为问题导入,随后将“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相关历史知识内容引出,让学生联系教材内容思考问题和探究问题。这样,教学过程就具备了相对应的启发问题,学生通过启发和引导就能进行探究学习,也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了自身历史知识的探究水平。

(五)科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的过程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学习差异等考核指标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并将这种小组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形式。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同的小组依据教师划定的“合作学习目标”进行合作探索、合作沟通、合作交流、合作学习的互帮互学。与此同时,教师在课堂组织过程中还应当给予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思路,引导“组员合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长处,实现“相互学习”“相互推动”“相互辅助”,最终完成学习目标。整体而言,小组合作学习实现了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主体的体现,通过引导让学生通过合作对学科知识展开探究、思考,理解知识内涵,把握其中要点,是教育教学改革所倡导的。从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来看,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课堂是由教师把持,教师作为课堂中的绝对主体,面向学生进行历史知识讲解。这一模式下,学生地位被动、参与积极性较弱。而随着课程改革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认识到,学生才应该是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只有将学生的作用发挥出来,教学活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来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可以推动学生历史思维拓展、历史学习思路构建、合作探索精神发挥的重要教学模式,依托小组合作学习开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是符合学生学习需求和教师教学目标的。

比如:高中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相关章节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合作学习效率,实现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高中历史教学的促进作用,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组员分配、小组搭建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人才尽用”“人力均衡”“优势互补”的原则实施。同时,还需要保证每个学习小组当中的男女学生数量均衡。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合作学习小组当中,务必有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学习能力略差的学生、中等学习水平的学生。当然,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仅限于历史学科,而非对学生的“好坏”评判。这样也能保证历史教学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其他优秀的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能够发挥出来,形成小组合作学习“引力”。在高中历史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历史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搜集和整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的“标志”、开辟的“内容”、开辟的“价值”、发展的“路径”等相关知识点等,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章节知识内容做出一个简单分析;水平中等的2名同学负责归纳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对中国社会整体发展的影响;水平较弱的学生则负责协助水平较强的学生搜集和整理。最终,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展开学习,通过合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涉及知识展开挖掘、探索,并在合作中交流、分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六)积极运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作为“互聯网+”时代之下的产物,属于信息、数据或者物质的承载,涵盖了大数据技术、视频技术、音频技术、云计算技术、信息储存技术等内容。对教育教学而言,信息技术的运用主要依托于信息承载或者信息传输,其包括了音视频资料、语言文字、数据信息等内容。因此,结合新课标来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历史教学内容承载于信息媒介之上,直观生动展现历史知识,搭建极具视听特色、信息特色的教学环境,推动教学的可视化和高效化。具体来说,高中历史教师首先需要通过问卷调查软件、数据分析软件等获取高中生的历史学习水平、历史知识储备、历史学习进度等实际情况,这是运用信息技术实施历史教学的基础。其次,高中历史教师需要依托获取的信息,利用教学辅助软件,配合选择好的历史知识点创设历史信息化教学情境,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积极运用新媒体、网络搜索引擎、AI技术等构建历史信息化教学情境。

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高中历史教育教学的模式和策略优化已经成为高中教育体系中的重点问题。同时,随着“双减”政策的逐步落实,高中历史教学策略优化也迎来了机遇。但是,现阶段大部分高中阶段历史课程教育教学质量依然不高,加之高中生知识有限,且相对而言历史时空逻辑和历史思维不高,所以学生历史学习积极性较低,整体学习质量不高。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创新和变革高中历史教学方法,促进高中学生历史学习积极性提升,提升高中历史教育教学质量。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务必认清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特点和要点,消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弊端,利用情境教学实施、思维导图运用、核心素养培育、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教学开展、信息技术运用等手段开展教学。

参考文献

[1]陆唯娴.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的三个“抓手”:以统编版“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课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2(16):20-22.

[2]周于茹,李俊义,刚巴图,等.浅析日记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赵文郁日记》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8(4):27-29.

[3]杨再芝.基于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探究:以人教版“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2,8(4):82-84.

[4]杨娟,夏玮.唯物史观引领下的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以《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例[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2,41(2):69-71.

[5]郭静雯.高中历史教学的美育策略:以统编教材“辽宋夏金元的文化”一课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1,7(24):111-113.

猜你喜欢
教学探索高中历史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数学课堂中德育溶合的探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探索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