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助企纾困

2022-05-30 10:48
共产党员·上 2022年8期
关键词:工委政策服务

“感谢党这么关心和支持非公企业,即使面对疫情,我们也不担心。”由于享受到沈阳“红星贷”金融政策包的支持,沈阳君威新能科技有限公司成功避免了500万元的抽贷危机。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韩大冬感动地说:“现在,我们振兴发展的底气更足了。”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些企业面临“资金难、开工难、用工难”等难题。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关部署要求,辽宁省委组织部、省委两新工委在全省组织开展“党建引领 助企纾困”专项行动,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调动整合各级两新工委及成员单位力量,充分发挥两新组织党建实质作用,切实帮助非公企业克服疫情影响、解决经营困难、增强创新活力、实现健康发展。目前,全省各级两新工委已组织发动2500余个成员单位、1.2万余个两新组织党组织参与专项行动。

党建领航,创新助企平台载体

政策利好、人才汇聚,党建引领是根本。聚焦解决疫情影响下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各级两新工委积极挖掘成员单位职能潜力,创新“党建+金融”“党建+科技”“党建+服务”等工作模式,有针对性地打造特色化、项目化、品牌化工作载体。

沈阳市为助力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创新打造“红星贷”惠企品牌,构建“党政银担投”联动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党建工作好、资信状况和经营前景良好的非公企业获得信用融资支持,已向包括沈阳君威新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内的38家企业提供信用贷款、投资资金1.39亿元,并可为企业节约10.5%的贷款利息成本和全部担保费用。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围绕破解疫情影响下资源整合难题,组织21个机关部门、驻区机构和重点企业组建“党建联盟”,建立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实事共办、发展共促的工作机制,实现党组织牵引“党建链”、制度建设“创新链”、营商环境优化“服务链”、横向联动和纵向联合“产业链”融合发展,为推动区域党建和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党建联盟”组建以来,大连片区协同大连海关在国内首创“委内加工”进口监管新模式,实现证书签发“零接触、零延时”。铁岭市开展“红色动力兴业贷”活动,联合铁岭银行等8家金融机构为20户党建工作开展较好的非公企业发放贷款1.34亿元。

政企结对,强化驻企指导帮扶

“企业生产经营怎么样?”“还有哪些困难需要协调解决?”一句句诚挚的问询,温暖了一个个经营企业。各级两新工委牵头,组织1.9万名机关党员干部、党建工作指导员等下沉基层,“一对一”“多对一”深入重点企业,“一对多”联系小微企业,建立包联情况反馈机制和集中交办机制,对于涉及多部门的问题,强化逐级办理,推动分工认领,协调解决困难问题近1.1万件。

省市场监管局开展“质量服务进万企”活动,服务企业8428家,帮助2.4万户市场主体获贷61.5亿元。建立市场监管部门定点联系“小个专”党组织制度,确定“小个专”党建联系点1280个,采取上门走访、集中座谈等方式,“点对点”帮助解决知识产权、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方面问题6345件。省营商局搭建“政企直通车”平台,2.6万个“管家”为255万户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政策咨询、诉求办理等服务,收到企业诉求3240件,答复办结3235件。依托12345热线平台开设复工复产专线,受理企业问题27240件,办结25676件,办结率94.3%。省商务厅成立外资专班,为有需求的5942家外资企业安排商务服务员522人,帮助企业解决涉及疫情防控、用电限制、惠企政策、行政审批、配套设施、金融支持等方面问题,有效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铁岭市在全市遴选271名优秀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作为“驻企联络员”,与原单位脱钩,进驻重点企业开展为期2年的帮扶工作。目前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销售难、招工难等问题855件,争取出口退税、项目奖补等各类资金6989万元,推动建立党组织54个。

宣传引导,推动惠企政策落实

“现在我们企业办事太方便了,到办事大厅一个窗口就能办所有事,我们不方便的时候,开发区的代办员还可以上门为我们直接办事。”营口东外环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李祖龙说。今年以来,辽河经济开发区整合设立了建设项目审批综合窗口,统一负责现场咨询、申请受理、材料流转、证照发放等工作,目前已承接32项市级下放的审批事项,社会投资类工业项目已实现全链条审批,所有承接事项已全部实现网上办理,全程网办率达100%,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四个阶段从原来的55天压缩至45天。整个园区实行全程免费的“帮办代办”业务服务,跨区域审批事项均可在政务服务大厅办理,最大限度减少了企业和群众跑腿次数,变“企业群众办”为“政府帮代办”,真正达到“一次、一门”办理,上半年,已累计为企业代办32项事务,满意率100%。

为更好地帮助企业了解用好政策,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应享尽享、应享易享,省委两新工委集中开展惠企政策宣传推广活动,组织抓好省级示范培训、市级重点培训、县级普遍轮训,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安排,分析解读各类稳企惠企政策。今年以来,全省共举办相关培训班628期,培训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负责人(出资人)、党务工作者6.5万人。组织省委两新工委成员单位梳理各类惠企政策,汇编包括财政税费、金融信贷、生产经营、产业扶持等方面126条惠企稳企政策,依托两新组织和政府官方网站、“两微一端”等平台及时传达推送至企业,实现政策宣传到位、应知尽知。省科协、省工商联、省总工会联合举办“科技创新大讲堂”,开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扶持计划”系列专题培训,并提供线下技术路演、产学融合、科技金融项目对接等延伸服务。省营商局依托辽事通APP开通“免申即享”专区,通过后台数据比对,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轉变,实现政策红利直达快享。自今年5月开通以来,分7批次向393个企业发送可享受的“免申即享”政策信息。为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全省各级两新工委成员单位和有关涉企部门优化简化企业业务办理流程5300余项,以更优营商环境护航企业发展。

行业助力,提供暖企专业服务

信息互动、资源共用。各级两新工委特别注重发挥律师、注册会计师、税务师、资产评估等行业社会组织专业优势,动员执业机构为企业提供专业化志愿服务。

“我们需要什么法律帮助,‘律师服务团就给我们送来什么样的法律服务;遇到什么样的法律问题,就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盘锦‘律师服务团真给力!”辽宁金圣建设有限公司员工在享受当地“律师服务团”提供的法律服务后赞不绝口。在省司法厅的统一组织下,各市律师行业党委开展涉企法治体检专项行动,发动全省507个律师事务所党组织,选派3000余名律师组成“律师法治体检团”,采取开展法治宣讲、指导依法合规经营、服务风险防范化解、助力稳产稳工稳岗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省税务局注重发挥税务行业“同心服务团”作用,采取举办“税收志愿服务大讲堂”等方式,积极开展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惠企政策宣传辅导,帮助企业了解、运用优惠扶持政策。截至6月25日,已有354.7亿元退税款退到纳税人账户。

协会搭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

鞍山市钢铁服务业协会党委联合上海钢联、唐山钢铁工业协会等成立鞍山市钢铁服务业协会研究中心,向40余家会员企业推送金融、法律、人才等专业服务。组织召开“钢材市场线上形式分析会”“专家讲堂”等行业交流会议,配合推动“德邻E钢”三方钢铁交易互联网平台项目建设,帮助企业解决融资、招聘、复工达产等方面困难。牵头组建“纾困解难”政策宣传队,深入会员企业开展政策宣传20余次,研究会费减免系列措施,2022年主动为会员企业下调会费近60个百分点。

“党建引领 助企纾困”专项行动注重发挥行业协会商会桥梁纽带作用和联系广泛优势,组织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带头在规范市场秩序、开展行业自律、维护企业权益、调解贸易纠纷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省民政厅社会组织党委组织全省行业协会商会强化政府与企业间、行业会员企业间的沟通协调,推动原材料供应、货运物流、产品销售等生产环节运转畅通。

今年以来,全省行业协会商会围绕企业资金、用工等方面问题和困难向有关部门反映行业诉求300余件,为企业协调筹集资金5.51亿元;引导和鼓励行业协会商会主动减免经营困难会员企业会费和其他收费项目,为企业减轻负担1.68亿元。营口市工商联所属商会党委打造“亲商强企促发展”党建品牌,坚持以商会为主渠道加强政企沟通协调,组织商会党组织开展“大走访大调研”“送政策上门”等系列活动,采取向企业发放调查问卷、与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等方式,帮助协调解决问题200余件。丹东市快递行业协会党支部实施关心关爱快递企业和职工的“暖蜂行动”,打造爱心驿站、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等各类服务阵地113处,为快递小哥提供热水、热餐、充电等公益服务,为1190余名企业职工、快递小哥开展免费体检,向全市快递企业、经营网店派发“防疫大礼包”370余份。

党员冲锋,发挥兴企模范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全省各级各类两新组织党组织推行项目“揭榜挂帅”等制度,组织企业党员亮身份、践承诺、比作为,在重大项目上、重要技术攻关中组建党员突击队3038支,设立党员先锋岗和党员示范岗9642个,引导党员在关键时刻、吃劲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于表现突出的一线青年员工、技术能手、经营管理骨干和符合条件的出资人,党组织及时将其吸收入党。丹东市开展“我是党员我带头”“抗疫有我 争当先锋”等活动,划分党员责任区225个,组织1897名党员参与企业闭环管理,主动承担企业防疫等工作,保证企业正常运转。锦州市汤河子经济开发区推进“红色物业、先锋管家”服务工作,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组建物业党员先锋服务队、巡逻队和抢险队等,开通园区物业服务24小时紧急援助“红色热线”,建立“5341”物业服务快速反应机制,5分钟内到达现场、30分钟内解决、重大问题4小时内解决、特殊复杂问题1天内形成解决方案,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项项政策暖人心,一件件实事真助力。全省各级两新工委因地制宜挖掘政策潜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创造性,走出去送政策、登上门解难题,給困难企业送去了“及时雨”,让企业经营者吃下了“定心丸”,切实帮助企业克服疫情影响,解决经营困难。我们相信:风雨之后必有美丽的彩虹!

(辽宁省委组织部供稿)

猜你喜欢
工委政策服务
政策
政策
中共梧州城工委
助企政策
政策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成立学校少工委 推进少先队改革实施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