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鲁班工坊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022-05-30 10:48刘晶
天津教育·上 2022年8期
关键词:鲁班工坊国际化

刘晶

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在教育全球化短期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进入了后疫情时代。当下,疫情仍在全球范围内时有起伏,迁延反复,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必将产生长久且深远的影响。《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在《冠状病毒之后的世界》一文中写道:“人类正在面临全球危机——也许是我们这代人经历的最大危机。”而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国际化品牌——鲁班工坊将会面临怎样的挑战,又将如何应对?笔者在本文中对鲁班工坊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在高质量发展中回应新时代需求的应对之策。

一、鲁班工坊——探索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天津方案”

鲁班工坊的建设起源于天津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的建设任务,是为探索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新模式,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国际产能合作发展需求而设计创立的国际型合作模式。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天津一直发挥着引领和示范效应。截至2021年底,天津已在亚非欧三大洲19个国家和地区,落成了20家鲁班工坊,建立了新能源、云计算、机器人等49个合作专业,累计开展社会培训超过10000人次。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分别会见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时,都提到了“鲁班工坊”,在和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的会晤中还强调中方愿加快在塔建成中亚首家鲁班工坊。鲁班工坊已从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中非合作,拓展到布局中东欧及“上合组织”国家。随着2021年10月18日,全球首个鲁班工坊——泰国鲁班工坊评估验收顺利通过,鲁班工坊用坚实的步伐走完了打造品牌的第一个五年。

二、后疫情时代下鲁班工坊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疫情影响持续发酵

第一,各国因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尚未消除。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的预估,世界经济2020至2022年的平均增速明显低于疫情前,仅为1.9%,这将导致政府部门相应削减教育支出,使承办鲁班工坊的境外院校、机构,办学经费有所缩减。疫情引发的“二次衰退”还将使教育全球化进一步抑制需求。第二,边境开放错位将使得全球化重启受阻。谨慎的签证政策、严格的隔离措施、航班限制等因素仍使跨境流动不畅,障碍着境内外线下活动。第三,世界政治环境在后疫情时代剧烈变化。鲁班工坊等跨境办学机构面临着国际关系形势变迁的考验。极端情况下,在外人员和设备甚至可能受到当地安全局势等方面风险的威胁。种种疫情引发的负面影响为鲁班工坊的海外运营管理增大了难度。

(二)顶层设计亟待完善

从“一带一路”倡议到2021年“全球发展倡议”,教育资源全球性流动的重新启动,全球教育共享技术的扩大应用都需要以高质量发展的眼光科学统筹。目前,职业教育内在提质培优、赋能增效的发展势头和职业教育国际化需求扩大相伴,又与外部世界因疫情导致的全球交流受阻并行发生,“走出去”的“时间窗口”比疫情前更为狭窄,这就进一步要求鲁班工坊的发展强化顶层设计,系统布局,政策导向。

(三)品牌效应亟待提升

后疫情时代,鲁班工坊还面临着规模化和可持续化的双重压力。第一,国内办学主体能力参差不齐,教育资源投入有限,且受海外开设鲁班工坊国家的经济水平、职业教育水平限制,造成不同地区鲁班工坊的办学效果存在差异。第二,企业主导的校企协同海外办学模式和高职院校主导的校校合作模式,仍为高职院校海外办学的主流,占海外办学项目的41%和38%,由政府主导的鲁班工坊项目仅占13%。品牌发展期的鲁班工坊任重道远。

(四)人文交流亟待强固

鲁班工坊向世界呈现职业教育的“中国方案”时,也应进一步考虑如何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讲好中国故事”,如何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进行“软实力”的人文交流。一直以来,中国对发展中国家都在提供教育援助,但东方智慧的价值并未充分体现,人文交流的内涵并未充分拓展。这更有理由使我们自警:职业教育国际化的“中国模式”不是把技术和课程以“照相机”“传声筒”的形式照搬到国外。

三、后疫情时代下鲁班工坊發展对策

(一)守正与创新:鲁班工坊发展的荣融之道

疫情期间“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全球新技术赋能表现突出。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对数字化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仅成为国内职业教育的新热点,也给国际合作带来了新机遇。鲁班工坊一方面应充分重视目标国多元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职业技能人才需求方向,以培养出具有全球胜任力的技术开发、应用和管理人才为目标;另一方面,还应有意识地将新发展热点下国内职业院校对接职业标准、课程内容的探索尽快用于专业和课程设置上。诸如设立鲁班工坊信息化标杆建设试点,持续开发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开放一批可投放“空中课堂”的精品课程,加快境外虚拟仿真实习实训中心的建设等。

(二)规划与整合:鲁班工坊发展的取舍之道

鲁班工坊发展的顶层设计应贯穿始终。鲁班工坊在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拓展中的“头雁”作用还未完全发挥。首先,各级地方政府还没有对鲁班工坊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意义有更为充分的认识,应进一步推广鲁班工坊的“天津模式”,鼓励拥有区位优势的各级地方政府借鉴“天津经验”,以政策牵引形成靶向合力。其次,鲁班工坊现阶段主要集中在“一带一路”国家,鲁班工坊的空间治理还需进一步优化,尽量避开地缘政治风险度高的热点地区,更具选择性和策略性地考虑地缘政治敏感度低的地区,同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鲁班工坊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三)合作与共赢:鲁班工坊发展的和合之道

鲁班工坊的长期任务与挑战是提高我国职业教育全球影响力。这就要求鲁班工坊在国际化进程中继续加强教育治理,鼓励境外的企事业单位、基金会、境外华侨等社会力量参与;尝试和孔子学院及其他海外办学机构开展合作。鲁班工坊可借助孔子学院及其他办学机构的场地、设施、管理人员等来达到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的目的;反之,孔子学院及其他办学机构可利用鲁班工坊的硬件资源及授课教师的工科素养,推动“中文+职业技能”教育。鲁班工坊和境外孔子学院等机构的合作,氛围互补,效益叠加,待条件成熟,还可升级为境外分校等办学主体。

(四)交流与互鉴:鲁班工坊发展的大同之道

后疫情时代,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国际合作、产业结构、社会分工等格局在疫情催化下加速调整,鲁班工坊作为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亮眼“名片”,人文交流的功能成为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需要走好的“最后一公里”。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走出去”的坚实后盾,在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中尝试把中国的教育思想贯穿到课程中,把中国的成就和作为有效传播,让目标国家的民众、尤其是青年人在鲁班工坊能全面认识真实的中国。

鲁班工坊向世界分享中国教育话语体系与解决方案,成为服务职业教育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的起点、支点与基点。鲁班工坊只有在实践中立足自身,坚持“七个标志”引领,完善建设标准,拓展办学内涵,加强品牌韧性,才能真正达成初心。后疫情时代,鲁班工坊应努力化解新时代挑战,在微观层面考量和体恤受教育个体的职业规划发展,在宏观层面积极探究职业教育“走出去”契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真正做到让“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焦  佳)

猜你喜欢
鲁班工坊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星月工坊
星月工坊
快乐小鲁班
超级『鲁班』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聪明的鲁班
星月工坊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星月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