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22-05-30 10:48闫亚鲁崔晓虎
天津教育·上 2022年8期
关键词:动作教学模式体育

闫亚鲁 崔晓虎

小学体育教学中逐步将“教、学、评”一体化理念融入课堂中,对全面提高小学生的体育素养,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有积极意义。本文从对“教、学、评”一体化的认识入手,探究体育课堂教学中对这一理念的有效运用,希望可以推动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

一、对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认识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传统小学体育教学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了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也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教师应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有深入的了解,认识到教,学,评一体化是将教学评价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及时评价来判断学生的学习状态、技能掌握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评价中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结合学生的情况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并果断做出相应决策,适当调整教学进度或方案,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体来说,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的“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科学示范、仔细讲解、启发引导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多种方法,而“学”则是指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教师要给予学生科学、有效的指导,让学生采取自主合作、科学探究等多种方法来学习运动技能,“评”指的是评价,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表现,对“教”与“学”的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价,评价内容和主体要丰富一些,使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以促进教学相长,为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提供保障。

二、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教学现状

体育学科有着较强的实践性,与其他学科相比特点鲜明,教师教学中多是围绕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一系列体育活动,以此来磨炼学生的意志力,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团队意识。但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更侧重于关心学生的运动能力及身心健康发展,忽视了对学生体育品德及核心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难以获得全面发展,不利于综合型人才培养。为了提高体育教学效率,改变这一现状,部分教师已经开始运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时,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分析可知,部分教师在使用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后,认为它能丰富体育课堂,开阔学生眼界,是符合当下教育发展的一种优秀教学模式,但也有部分教师认为这种模式增加了教学负担。可见,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运用与实践仍有上升的空间,需要教师继续探索和努力。

三、教、学、评一体化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具体运用

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育的意义是为学生提供公平的机会,尽量缩短学生之间已经存在的差异,使全体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获得相应的发展和进步。而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运用,能有效实现这一目标,通过合理的指导和多样化的学习,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从而激发学生课堂中的兴趣,促使运动能力和身体素养得到改善和发展。如何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课堂中引导他们进一步发展,并通过评价让学生意识到优势和不足,是值得每位体育教师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一)以教学为基础,教中有评、以评促教

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也是体育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教”也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教师将评价贯穿在教学中,利用评价来促进教学质量提升,能让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运动技能等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这也是教师调整课堂教学进度、优化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教师在课堂中应持续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总结、反思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达到优化教学质量的目标。因此,在运用教、学、评一体化学习模式时,教师要重视示范工作的开展,正确、规范、完整地做一遍动作,态度要端正,这样感染力才能更强,学生也会对动作有更直观的认识。同时,在落实以评促教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专业术语搭配口语的形式讲解知识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接受知识,讲解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融入顺口溜、儿歌等内容。此外,教师的评价激励要抓住最佳时机,才能充分发挥教育价值,起到评价一人教育全体的作用。

例如,为了让学生掌握“单脚起跳双脚落地”这一动作,在课堂初始,教师应先介绍本课内容及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主题。之后设计小游戏,带领学生模仿各种小动物,并用多媒体播放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和教师的带领下一起跳舞。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为后续学习做铺垫。之后,教师设计合作探究环节,指导学生掌握相关技能。教师先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呼啦圈并提问:请大家动脑思考,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来跳进呼啦圈。学生与小组成员展开互动和讨论“可以单脚跳进去”“可以两脚并拢跳进去”等,并利用呼啦圈进行实践以丰富课堂体验,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赞赏,进一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随后引导学生进行单脚跳,确定有力腿,并为学生进行动作示范,搭配适当的语言讲解单跳双落的方法,要求学生注意跳跃落地后的重心问题,以免摔倒受伤。学生掌握基本动作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集体练习。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则要认真观察,仔细分辨学生动作是否存在错误,指出其中的错误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简单评价,再次引导学生集体练习,使学生在练习和纠正中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由此,教师将评价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从“学”的角度分析,能让学生深入了解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在教师的引导下针对性改正,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从“教”的角度分析,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能合理调节教学内容,把握好教学节奏并认识到教学中的缺漏,进而优化课堂教学,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以学习为关键,学中有评、以评促学

“学”在体育课堂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多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领悟动作要领和方法,并根据教师的示范、模仿和启发掌握运动技能,最终将知识内化。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针对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理解能力,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和指导。客观分析,在体育教学中,动作不标准、发力不准确,都会为学生的身体健康埋下隐患,因此在“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高标准,严格指导学生动作。不同学生出现的错误可能是不一样的,教师要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方式帮助学生规范动作。此外,学生的身体素質、技能储备和学习能力有一定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课堂中适当提高或降低教学标准,从而降低学生对动作技能的掌握难度,保证教学的高效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真实情况,给予客观、合理的评价,指导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真正落实“学中有评,以评促学”。

例如,在讲解“山羊分腿腾越”这一动作时,考虑到大部分学生是零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应设计由浅入深的驱动任务,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丰富课堂,再以学生为中心及时评价。首先,分腿腾越的动作幅度较大,部分动作难度也较高,为了学生的身体健康考虑,教师应带领学生完成教学前的热身,拉伸舒展身体,活动手腕、脚踝等关节。之后,教师设计“跳障碍跑”的游戏,要求学生列为一纵队,在400米跑道上设置不同的障碍物,如体操垫、皮筋带等,让学生在跑步热身的过程中完成任务,要鼓励学生注意安全。准备工作结束后,教师应带领学生学习基础动作,导入环节先复习之前学习过的山羊跳,指导学生分为四列横队,以体操队形散开,每一列纵队从头开始依次向队伍的尾端山羊跳,直到每个人完成一次。在过程中提示学生感受山羊跳的动作,之后教师要提出问题:跳过后大家有什么感想?如果要跳过这个跳箱,大家有什么办法?以提问的形式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导其主动投入其中,为后续学习做铺垫。其次,教师要完整讲解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在学生模仿和练习前,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同学们,老师做的动作和你们的跳山羊有什么区别?可不可以尝试用你们的语言来形容一下老师是怎么做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要做一个简单的评价,并补充学生遗漏的关键点,并以顺口溜的形式帮助其总结动作要领,如“落地助跑踏跳相连接,先跳后撑提腰背,分腿、顶肩推手快,展体挺身落地稳”。在此基础上,再鼓励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并不断练习,每人练习5~6次,过程中教师要来回巡视指导,并纠正个别学生的错误。当学生掌握所有动作后,教师可以再次设计一个小游戏“十字接力”,要求学生分四小组站在十字线上开始时,每队第一人出发,沿圆逆时针方向跑进,一圈后把棒交给第二人,其接棒后继续游戏,以此类推,以先跑完的队为胜。

最后,游戏结束后,教师重新组织队形,引导学生站成一个圈并坐下,对他们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和能力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帮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在课后或下一节课中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也可以针对课堂学习提出自己的意见,教师从反馈中了解本课的教学情况,为后续优化课堂教学提供有利基础。

(三)以评价为总结,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如果说教学目标在课堂中起到方向性的作用,那么评价就犹如“导航”,在课堂中发挥着引领作用,二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而教、学、评一体化中的“评”指的则是即时评价,根据新课标中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的运动参与情况、学习态度、技术动作掌握情况等展开合理的评价,指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纠正他们的错误,保证学生对动作的掌握规范、标准。换言之,在课堂中教师要明确学练要求,针对学生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在改正过程中为其提供帮助,让学生通过评价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及时弥补。

举例来说,在讲解“冲拳、推掌”等动作时,教师在课堂中应重视评价的意义和重要性,在课堂中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来引导学生。首先,在准备环节,应由体委常规整队,组织学生向教师问好并宣布上课内容,教师则要设计热身小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初始如此设计,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自主参与到热身活动中,为后续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问好的声音,热身活动中的态度、参与积极性等进行评价,如“同学们的声音真洪亮”“同学们热身活动中充满活力”等,通过鼓励性的语言和动作进行简单的评价,能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其次,在教授新知环节,教师要先利用语言引导学生复习以往学习过的内容,如“同学们,武术基本手型有哪几种?基本步型有哪几种?尝试模仿一下你知道的内容。”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旧知。之后,教师进行“弓步、马步、勾、掌”等动作示范,指导学生认真观看,并通过学念口诀的方式模仿各种动作。当学生掌握动作后,教师应鼓励他们两两为一组,根据动作要点展开练习,教师则要来回巡视,点评学生的动作是否标准,并对个别学生纠错。最后,教师布置学习任务,鼓励学生通过观看图片的方式,来自主模仿冲拳、推掌等动作,如果学习过程中存在困难,则要及时求助教师。教师则要为其解惑,并亲自示范相关动作和要点,学生则跟着教师学练。下课前教师要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保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将所学的动作串联起来,完整的展示冲拳、推掌等动作,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展示进行评价,评价中要注意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既要指出自身的优点,又要提出动作中的不足,以便学生课后练习中有针对性地纠正。

四、教、学、评一体化运用的注意事项

教,学,评一体化合理运用能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与“学”有机结合,但在应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课堂评价不能盲目、随意,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将它应用在体育课堂中,评价内容应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如果评价内容与教学无关,则容易出现流于形式的现象,可能对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解存在不足。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将教学目标与评价相关联,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一致性。第二,评价内容不能单一、语言笼统、缺乏针对性。为了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教育理念,教师应重视评价内容的设计,在体育课堂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真实情况来展开评价,而个体是具有差异性的,因此评价的内容和形式也要更丰富。第三,评价要具有即时性。教学评价与传统评价不同,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了解不足,因此,要重视评价时机的选择,一般来说,每个教学环节结束后,就应合理展开评价,指导学生对教学环节的表现和学习进行简单的归纳,课后再进行整体性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形式更具有即时性,能发挥更大的教育价值。换而言之,教师应将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整理和提炼,再有序进行点评。

总之,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不断探索、不断努力,和学生一起寻找到最恰當的教学方式。通过优化教学评价,实现高效教学,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快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逐步明确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话语权与参与程度,让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环节中。

(邱瑞玲)

猜你喜欢
动作教学模式体育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动作描写要具体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