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等对话的小学语文理想课堂的构建策略

2022-05-30 17:16舍淑兰
天津教育·上 2022年8期
关键词:鸟巢师生语文

舍淑兰

在当前开展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在课堂中注重与学生之间构建平等对话,促进自身和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交流,能构建理想的小学语文课堂,使学生更好地获取语文知识,丰富语文知识储备,让学生及时汲取知识的营养,促进学习能力及素质综合发展。不仅如此,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地位不可忽视,教师要把阅读教学可以看作教师、学生以及语文知识三者之间对话的一个过程。如此一来,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在平等、放松的环境中开放自由地进行交流与讨论,强化自主探索,增强学生团结协作意识,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同时也是与学生心灵上的沟通,能营造良好的信赖氛围,实现与学生进行精神层面的交融。下文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平等对话的现状,提出了实现理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以供参考。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平等对话的要求及现状

(一)对话教学的有效性

作为有效的教学模式之一,对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应用,有助于学生理解吸收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成绩。然而,大多情况下的对话教学模式是由教师主导的,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充分展现。整个教学中特别是关键教学环节,教师基本上都是为学生提供决策依据,期间师生沟通情况不太理想,比如,师生对话方面,教师未能了解学生兴趣爱好和心理特征,所以对话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对话内容围绕教材

针对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师善于组织恰当的教学语言,把握教材和学情,捕捉教材篇章蕴含的丰富内容,剖析文章包含作者情感和品质,是实现师生平等对话的主要连接点。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丰富多彩的图画、短篇小说、叙事故事等,其内容涉猎较为广泛,其中有对生命的赞美、感悟、评价,对理想的坚持和奋斗,都离不开师生和谐的互动与对话。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是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在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对话往往远离教材,延伸太多,甚至与教学内容关联不大,导致对话教学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三)突出并完善对话目标

对话目标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教学的关键,其出发点与最终目的具有一致性。只有突出和完善话教学内容明确目标及任务,分析可行性和合理性,才能最大化体现对话教学价值,完善并丰富对话体系。在实际教学过程的对话中,教师可以使用教材、网络和其他工具列出课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在后续的教学环节,也应制定相应的目标,在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时,扬长避短,逐渐渗透和传递教学目标及价值,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然而,一些教师没有明确的对话目标,在教学前没有紧紧围绕目标来设计详细的对话环节,难以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二、基于平等对话的小学语文理想课堂构建策略

(一)创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小学语文实际课堂教学工作过程中,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平等沟通”,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重新定位自身在课堂中的角色。在新的语文程标准教育理念指导下,促使学生能通过自主、合作以及探究等方式展开学习,为了提高开放式阅读新课堂的质量,其基础和前提是将课堂真正让位于学生,使其以主人翁姿態与教师建立平等沟通,以此有效增强学生的对话意识以及对话能力。

比如,对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发表的见解,教师应该及时进行回答并且给予积极的评价(示例如下),以对学生起到激励效果。

1.你所提出的问题相当具有代表性!

2.你的想法很独特。这个同学说得非常有道理,大家可以向这位同学学习。

3.现在不能说出来没有关系,坐下来听听其他同学的想法。

教师在与学生对话过程中积极使用一些激励话语,有利于学生与教师之间敞开心扉进行畅谈,勇于发表内心真实的想法,在这样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下,学生情不自禁去描述和研讨,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二)精选对话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对话

师生平等对话关系建立在对话主题合理性基础上,从学生自身角度来说,在进行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如何与教师进行对话,明确与教师进行对话过程中应该问一些怎样的问题。在实际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挑选合理的对话主题,保证最终选择的对话主题能满足教学需求,并且与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相符。例如,教师在进行《鸟巢》这节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为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

教师:同学们,没有鸟巢的大树日子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鸟巢是大树的生命?有鸟巢的大树日子是什么样的?

上述只是对对话主题的设计,对话主题决定了课堂开展的方向以及范围,明确主题才能够更好地落实课堂教学内容。为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还应该更进一步细化主题,具体来说就是在课堂上积极寻找和学生展开对话的问题点,进而通过该点与学生展开深入对话,防止课堂对话偏离主题,这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具备的分析能力。对《鸟巢》这篇课文的教学,教学主要内容就是引导学生分析鸟巢的两个阶段。

教师可以提出3个问题:没有鸟巢的大树日子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鸟巢是大树的生命?有鸟巢的大树日子是什么样的?教师可以通过这3个问题点,引导学生进行鸟巢三个阶段不同的分析。学生会这样回答。学生:没有鸟巢的大树日子很寂寞很冷清,叶子与叶子的对语,根和泥土倾听,大树有了鸟巢,就像大树开了一朵鸟巢花里,白天升太阳,夜晚升月亮。

所以,教师可以围绕这些内容,在和学生之间构建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区别,使学生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认知,进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构建理想课堂。

(三)构建引导式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对话兴趣

在实际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学生自主性探索为基础,合理扮演引导角色,积极构建问题导向情景,不断活跃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积极性。然而情境设计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对教学情境的精心设计远远不够,同时还要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管理者,既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又要及时解决潜在的教学问题。

比如,《落花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及内容,理论联系实际,从学生周围生活角度出发,以恰当方式提问学生。

教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像花生一样的人呢?从哪里可以看出这个人具备花生的品德呢?

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充分符合教学要求。然而教师如果单单采用这种直白式提问通常很难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在此,教师引导式教学情境的构建非常必要,不仅要引导学生产生兴趣,还要引导学生动脑进行思考。可以为学生播放农民收割花生的视频画面。学生会做出以下回答。

学生:我看到了视频中的花生,其被收割之后,会有不同的作用,既可以做花生酱也可以做花生油。

教师在课堂最后总结主题,即歌颂生活中像花生一样的人。

(四)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构建理想课堂

伴随着现代化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充分契合。基于平等对话构建下,教师所开展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应该加强对教学方式的创新,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引导,加强对其创新思维的激发。

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播放多种多样的景色图像或视频,如天空、大海以及椰林等,并且指导学生用一句话对其所看到的画面进行总结与描绘。在为学生播放画面期间,学生也会被生动的景象所吸引,进而积极参与课堂问题的探讨。

教师:同学们,在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呢?如何用一句话描述自己所看到的景象呢?

学生1:我看到晴朗的天空下一片茂密的椰林。

学生2:我看到了蓝蓝的大海,许多小朋友在沙滩上玩耍。

在学生踊跃回答之后,教师也应该对学生的回答表示认可,给予学生鼓励。

教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棒,从同学们的描述中教师看到了大自然的美丽。

在语文课堂中多采用激励性语言,注重发散思考,使学生在与教师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思维得到有效激发,这对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力来说是很有效的,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结合语文课堂构建环节,灵活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使语文课堂更高效。

(五)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实现理想课堂

在小学语文理想课堂构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生在对教师的问题产生质疑后,便会更加主动地探究问题,以此实现探究学习。教师应围绕学生主体地位,采取兴趣入手方式,联系周围生活场景,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出发深入进行问题的分析,这对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非常有利的。

例如,《三亚落日》这一节课的教学,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幻想自己悠闲地躺在沙滩上,微风缓缓吹来,伴随着美丽的落日,对学生进行提问。

教师:同学们,在这样的场景下你们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学生在經过思考后,便会发表自己的想法。

学生1:我想在海边大声唱歌。

学生2:我想静静躺在沙滩上睡觉。

学生3:我想阅读和三亚相关的课文。

学生4:我想清理沙滩上的垃圾,保护环境。

学生在听到保护环境的想法之后会哄笑起来,教师接下来继续问道。

教师:为什么想要保护沙滩的环境呢?

学生4:三亚的景色那么美,受到垃圾的影响是非常可惜的。

学生在完成发言之后,教师与学生共同为其鼓掌。从这可以看出,平等对话的构建,对拓展学生的思维是非常有利的。

(六)强化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打造理想课堂

国家在素质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自身对学生的引导作用。这种教育模式倡导下,学生成了课堂中的重要主体,这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来说是非常有利的。阅读教学成绩提升的关键也在于主题的选择精准到位,要挑选正确的阅读主题。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科学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恰当的阅读主题,在带领学生分析原文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从表层的朗读式阅读走向深层的分析思考式阅读。

例如,基于平等对话的构建,在开展《赠汪伦》这一节课的教学工作时,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提出如下问题。

教师:李白在创作《赠汪伦》这首诗时,汪伦在岸上唱的是什么歌呢?汪伦所唱歌曲的内容应该是什么呢?

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氛围会变得更加活跃,在这样的良好氛围下,学生能积极发表自身的想法,纷纷回答道。

学生1:汪伦唱的是《朋友》。

学生2:汪伦唱的是离别歌,表达和李白分别得不舍。

学生3:汪伦唱的歌是《友谊地久天长》,赞美和李白的深厚友谊。

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教师也不需要过于深入地为学生讲解本节课的相关知识和李白想要表达的情感,学生同样也能感悟到汪伦和李白之间的深厚情谊。所以,教师教学活动设计的首要前提和基础是尊重学生地位,创建师生之间和谐融洽、自由平等的对话关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来说意义重大。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通常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探究环境中进行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本土教学观念,在课堂上与学生构建平等对话,引导学生享受语文知识学习的乐趣,营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对话是师生之间知识及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不仅是教师引导,也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对话内容和方法的不合理选择将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应从对话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探讨学生自主性的探索,构建合理的师生对话,高效开展教学活动。

(吴淑媛)

猜你喜欢
鸟巢师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鸟巢
重回鸟巢
鸟巢大作战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打联赛 去鸟巢 看中网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