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创客教育能力的内涵、结构及培养策略

2022-05-30 20:32王阳柯小华欧启忠
广西教育·C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能力结构幼儿教师培养策略

王阳 柯小华 欧启忠

【摘要】本文阐明幼儿教师创客教育能力及其要素,分析其结构模型,论述幼儿教师创客教育能力的培养策略,即强化创客教育基础能力的培养、提升创客教育教学实习的质效、打造创客空间创设理实融通的学习环境、构建创客教育共同体推动高阶能力发展、建立研训机制助推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师 创客教育能力 能力结构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21-0019-05

近年来,创客教育被认为是实行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探索幼儿创客教育活动,“为幼儿创造性思维习惯的形成与创造力发展奠定早期关键基础”。创客教育在幼儿园落地实施离不开高素质、专业化的创客教师队伍,相对中小学而言,幼儿教师创客教育能力不足已成为幼儿创客教育的突出难题。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承担职前培养的高等师范院校并未足够重视师范生创客教育能力培养,少有面向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开设创客教育课程,或者将创客教育简单等同3D打印等技术课程,忽视创客教学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在于职后专门针对幼儿教师创客教育能力的培训多停留在创客技术和工具使用的培训,但幼儿教师创客教育能力的实践性、复杂性等特征使得其难以通过简单技术培训获得。因而,探析幼儿教师创客教育能力内涵及其结构要素,从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视角提出幼儿教师创客教育能力培养策略,以推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和促进幼儿创客教育。

一、幼儿教师创客教育能力概述

(一)创客教师能力的认定性研究成果

创客教育自发展之初,其师资培养问题就备受关注,很多学者对此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建议,如“建立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创客教师培养体系”“对信息技术等学科的师范生进行全面培养,为国家提供教育创客人才储备”。随着创客教育的发展,学者对什么样的教师才称得上创客教师有了更深的思考,并提出“创客型师资”“创客教师”“创客导师”“创客教育者”等概念。认为“服务于教育,能够利用资源将创意转换为作品并将其转换为课程的教师”才能称为创客教师。从这些界定来看,创客教师不仅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把创意转化为作品的创造能力,而且需具备开展创客教育教学的能力。笔者查询有关文献资料发现,学者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创客教师需要具备的能力。一是从创客教师的实际工作情境出发提出创客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如祝智庭等提出创客导师的通用能力指标;闫志明等根据创客教师的主要实践领域提出创客教师应具备能力体系。二是从教师专业化的角度研究创客教师的能力结构,如李彤彤等提出创客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赵慧臣等提出创客教师教学能力的不同等级并进行分级评价。三是从创客教师不同于学科教师的独特性的角度探讨創客教师能力,认为创客教师需要具备创造过程所需的跨学科知识、创客文化知识和创客教育知识等专业知识,需要具备动手创作虚实融合作品的能力和开源硬件、桌面制造工具应用能力等专业能力,以及以产品设计为导向的高阶思维和开源文化素养等专业素养。上述研究多将创客教师视为与学科教师类似的一类新的教师群体,是专门在学校“从事创客教学或指导学生开展创客实践的教师”,这与创客教育早期多由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学科教师开展创客教学活动密切相关。随着创客教育的推进,创客教育不再局限于培养“创客”的教育,更应突出“创客式教育”和“创客式学习”。比如,深圳市教育局于2018年印发了《深圳市中小学学科教育与创客教育融合指南》指导各学科教师用创客的理念变革教学方法,将创客教育作为教学改革的独特路径,以实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展创客教育的能力不是创客教师这一群体特有的专业能力,而应是所有教师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都需要具备的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创客教育“实践、造物、分享、创新”的特征,教师的创客教育能力具有创造性、实践性、复杂性、发展性等特征。

(二)幼儿教师创客教育能力的内涵

创客教育在不同学习阶段有不同的目标,如果说基础教育领域关注培养中小学生的创客素养,高等教育领域侧重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社会教育领域强调依托众创空间进行创业实践,那么学前教育领域则重点关注幼儿的创客素养启蒙教育,即幼儿园里的创客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幼儿成为创客,不是为了培养幼儿掌握高深科技,也不注重创客成果的转化和社会效益,而重在为幼儿播下一颗创造的种子,鼓励幼儿在自主摸索、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会专注,学会解决与其能力相适应的问题,学会简单制作和分享,为幼儿早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幼儿园创客教育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工具的适龄性。幼儿创客教育的工具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确保幼儿能够操作和使用。二是载体的多样性。幼儿园创客教育载体既可以是具有一定信息技术含量的3D打印笔、图形化编程、智能机器人、电子积木、机械积木等,又可以是传统的手工、木工、陶艺、艺术等活动,重在为幼儿提供适龄工具并组织有利于幼儿动手实践、创新分享的创客教育活动。三是内容的融合性。幼儿创客教育活动要融合五大领域中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而进行设计,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二、幼儿教师创客教育能力结构

(一)幼儿教师创客教育能力构成要素

不同领域对能力结构有不同的界定,心理学认为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比如,能力二因素理论将能力结构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认为两者共同作用才能顺利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不同于心理学关注能力的内部表征,另一种能力结构划分是关注能力在具体活动中的外在表现,通常依据活动过程对能力进行划分,将能力结构划分为若干领域子能力。幼儿教师创客教育能力不可能短时间习得,它具有实践性、情境性和复杂性,需要通过长期的创客教育活动进行实践积累而获得。因而,可从幼儿教师开展创客教育的活动4个过程域(活动组织、家园共育、环境创设、专业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创客教育能力构成要素,将幼儿教师创客教育能力分解为幼儿创客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幼儿创客教学能力、幼儿创客课程开发能力、家园共育创客活动组织能力、幼儿园创客空间建设能力、幼儿创客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和幼儿园创客规划能力等7项能力要素。其中,幼儿创客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幼儿创客教学能力、家园共育创客活动组织能力和幼儿创客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是幼儿教师开展创客教育的基础能力,幼儿创客课程开发能力、幼儿园创客空间建设能力和幼儿园创客规划能力是幼儿教师开展创客教育的高阶能力。

(二)幼儿教师创客教育能力的结构模型

研究者根据以上7项能力要素,借鉴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结合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构建包含基础能力和高阶能力的幼儿教师创客教育能力结构模型(如图1)。幼儿教师创客能力结构模型为幼儿创客教师展示从基础到高阶、循环迭代的进阶式专业发展路径,能够指引和帮助幼儿教师成长为一名专家型的幼儿创客教师。幼儿教师创客教育能力的发展不是线性的逐级上升,而是根据个体能力发展特点可能在同步发展多种能力的过程中实现螺旋式提升。

1.幼儿创客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创客教育本质是基于技术或者技术工具的创造性活动,技术应用能力是顺利开展幼儿创客教育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幼儿教师要在了解创客教育和幼儿园创客教育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3D打印、图形化创意编程、结构搭建、智能机器人等幼儿创客教育技术。教师首先要成为一名“创客”,亲身体验和感受实践、创造、分享等创客精神,之后才能指导幼儿开展创客教学活动、进行创客课程开发等活动。

2.幼儿创客教学能力

幼儿创客教学能力是幼儿教师顺利开展创客教育活动应具备的关键能力,主要指幼儿教师在掌握幼儿创客教育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幼儿园的特点和软硬件条件,综合利用幼儿园创客教育活动的载体,设计幼儿创客教学活动,形成活动方案并实施的能力,它是幼儿教师从“创客”到“教育者”身份转变的标志。因此,幼儿教师需要掌握创客教育所需的教学法及其相关知识。一是掌握适合用于开展创客教育的教学法,如项目教学法、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二是掌握从开展创客教学活动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创客教学模式,如4C教学法、SCS创客教学法等;三是掌握适合创新思维训练和创造力培养的工具和方法,如设计思维等。总而言之,幼儿教师创客教学能力是指教师的创客教学活动设计、组织与实施能力,教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累积与提升这种能力。

3.家园共育创客活动组织能力

幼儿创客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特点决定教师需要将创客活动从校内拓展到校外,设计和组织多种多样的家园共育亲子创客活动,如创客科技节、创客嘉年华等,以吸引家长参加。家园共育创客活动是幼儿园创客教学活动的有益补充。一是让家长了解创客科技,使家长与孩子共同体验动手实践、分享的创客过程;二是指导家长打造家庭创客空间,为培养孩子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力提供家庭环境,使家园协同实现培养幼儿创客素养的目标;三是充分挖掘家长资源,使家长的智慧和资源能够为幼儿园创客教育活动服务。

4.幼儿创客教师专业发展能力

幼儿教师创客教育能力具有突出的實践性,因而幼儿教师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激发专业发展的意识并提高专业能力,实现自我的不断超越。具体地说,幼儿教师需要掌握利用技术手段促进专业发展的能力,如通过技术手段与区域内外其他幼儿教师联系,开展幼儿创客教育教研活动,借助创客社区提升自己,不断学习新的创客技术等。唯有经历“学习—实践—反思—交流”的循环迭代,幼儿教师才能在实践中持续成长进步,为具备高阶创客教育能力奠定基础。

5.幼儿创客课程开发能力

幼儿创客课程是围绕幼儿园创客教育目标而设计和开发的涵盖小、中、大班等不同年龄段的系列课程,是具有园本特色的体系化的幼儿创客教育活动设计、实施及评价的集合。幼儿创客课程开发能力是幼儿教师创客教育能力迈向高阶的关键标志,是幼儿教师开展创客教育的核心能力。幼儿教师不仅要学会模仿、采用他人的创客活动方案开展创客教学活动,而且要学会总结、研究和创新,从而开发园本创客课程以满足个性化的教学要求。教师要积极参加创客教育培训、观摩优质创客教学活动课、进行基于幼儿创客教学活动的实践反思和反思性实践等,不断提高幼儿创客教学能力。从而能够结合幼儿园日常五大领域教学活动、区域活动和游戏等园本特色活动开发适宜的幼儿创客课程,这是实施创客教育的一种标志。

6.幼儿园创客空间建设能力

幼儿园创客空间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种是类似功能室的独立创客空间,这种创客空间建设需要考虑功能与区域的划分、设备和材料的配置、幼儿创客活动的组织以及创客空间的管理和运营等,诸如专门的创意美工创意区、创客科学探究区、创客益智思维区等空间区域;另一种是融入传统活动区域的创客空间,往往在传统班级活动区角投放适宜开展创客活动的工具改造而成,如在传统美工区投放3D打印笔支持幼儿进行3D打印创作等,这类创客空间往往会随着班级区角活动目标不同而做出适应性改变。幼儿园创客空间多由第三方公司承建,但创客空间的区域功能、设备投放以及是否有利于幼儿创新性思维和创造力培养等还需要幼儿教师在空间需求确定和空间适应性改造等方面深入思考,因而幼儿园创客空间建设能力是幼儿教师参与幼儿园创客空间建设的能力。

7.幼儿园创客规划能力

幼儿园创客规划能力强调幼儿教师在具备其他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幼儿园软硬件条件,对幼儿园开展创客教育的愿景目标、行动计划、经费安排、设备配置、活动组织、师资培养等进行精细设计的能力,其最终的展现形式为幼儿园创客规划方案。幼儿园创客规划能力不是幼儿教师初始就具备的,而是经过长期实践积累和学习、思考而得到的,是创客教育活动中的高阶能力。

三、幼儿教师创客教育能力的培养策略

幼儿教师创客教育能力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从基础到高阶的螺旋式上升发展过程,因而需要长期系统化的培养和培训。本研究从幼儿教师职前职后培养培训一体化的视角提出幼儿教师创客教育能力从基础到高阶的发展策略。

(一)强化师范生创客教育基础能力的培养

高等师范院校是教师教育的主阵地,师范院校应面向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开设前瞻性创客教育课程,进行幼儿教师创客教育能力的职前系统化培养,为幼儿教师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创客教育课程内容可借鉴“产出导向”理念进行课程设计,即围绕幼儿教师创客教育能力结构对应分解出幼儿教师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点,反向设计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创客教育课程的内容(如图2),使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掌握创客教育的技术和创客教育教学方法,为职后顺利开展富有创造性的幼儿创客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二)提升师范生创客教育教学实习的质效

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在实习阶段,应把创客教育能力培养深度融入实习各个阶段和环节。在岗前培训阶段,充分利用理实融通的创客空间或者创客实验室等模拟环境为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创设体验情境,也可利用幼儿园等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开展现场观摩与体验活动。在跟岗实习阶段,学校通过实习指导教师“一对一”辅导、观摩创客教育示范课、与实习指导教师及時交流等手段,帮助实习学生深度体验创客教育活动,掌握基本的幼儿创客技术应用能力和创客教学能力。在毕业设计阶段,学生可总结幼儿创客教育实习经验,以创客教育为选题提炼形成毕业设计。在顶岗实习阶段,学生进一步在实践中提升幼儿创课教学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学校要为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创设“观摩—体验—反思—提升”的能力进阶路径,较好地提升幼儿教师创课教育实践能力。

(三)打造创客空间创设理实融通的学习环境

创客教育的实践性、创新性、复杂性意味着幼儿教师创客教育能力提升难以在职前阶段通过单一的创客教育课程实现。创客空间是创客课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创客项目孵化、创客团队构建的创新型平台。一方面,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高等院校应结合众创空间建设,前瞻性地面向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开设创客空间,为幼儿园创客教育教学提供仿真实训环境和创客教育资源,帮助学生提升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通过创客空间的专题展示、研修、竞赛等常态化活动促进初学者、创业者以及校外创客之间进行研学交流、互学互鉴和资源共享,发挥众创“聚变”效应。另一方面,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联合高等院校建设面向幼儿的创客空间,打造创新实践基地。为幼儿创客教育提供开放学习环境,为幼儿教师研修和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实习实训提供创意实践、交流分享平台,促进幼儿教师在观摩、模拟和不断实践中形成幼儿创客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四)构建创客教育共同体推动高阶能力发展

幼儿教师创客教育高阶能力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如系统化的创客教育课程开发、幼儿园创客空间建设和幼儿园创客规划等,既不能在职前简单习得,也不能在职后仅靠幼儿教师个体自发而完成能力提升。已有研究与实践表明,幼儿教师创客教育能力长效发展需要依托教学实践共同体。教学实践共同体可以聚焦三个层次构建:一是加强园内协同,在幼儿园内鼓励和支持教师构建园内协同的创客教育实践共同体,促使幼儿教师常态化实践反思;二是加强外部协同,构建幼儿园、高校和第三方企业协同的创客教育实践共同体,以创客课程开发建设为纽带,通过高校的理论引领和企业的技术支撑,帮助幼儿教师在幼儿创客教育实践中提升园本创客课程开发的能力;三是加强区域协同,区域教研(电教)部门汇聚创客教育专家、幼儿园教师等多方力量,构建区域创客教育实践共同体,使普通教师通过专家引领、观摩示范等从“边缘性参与”逐步走向“深度参与”,形成创客教育高阶能力。

(五)建立研训机制助推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建立长效的教研和培训机制是幼儿教师创客教育能力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是以项目引领幼儿教师开展常态化教研。教研(电教)部门应将在区域幼儿园教学改革项目中设立幼儿创客教育专项,以幼儿教师园本教研为着力点,通过幼儿园常态化教研打造幼儿创客教育示范项目,把园本创客课程开发、幼儿教具制作和数字资源建设等融入幼儿五大领域教学活动中,推动幼儿创客教育与五大领域教学活动“双向”融合,推动幼儿教师创客教育能力提升。二是以培训带动幼儿教师园本研修。教研(电教)部门应把幼儿教师创客教育能力发展纳入区域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项目中,通过集中培训方式提升骨干教师的创客教育能力,并将之作为“种子”示范以带动园本研修并形成规模化,提升幼儿教师创客教育能力。三是以活动为平台展示幼儿教师创客教育能力。教研(电教)部门应定期举办幼儿创客教育展示活动,或者举办幼儿园玩教具创新设计大赛等活动,组织专家围绕幼儿教师创客教育能力制定活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活动集中展示区域幼儿创客教育水平和幼儿教师创客教育能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训的目的,助推幼儿教师创客教育能力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创客教育能力是幼儿教师开展幼儿创客教育必备的专业能力。但幼儿教师又不同于其他学段教师,幼儿教师创客教育能力有其独特内涵。学校可依据能力结构理论,开展创客教育活动,进行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促进幼儿教师的创客能力从基础能力向高阶能力发展,促进幼儿创客教育。

参考文献

[1]万超,魏来.创客教育: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视角[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

[2]李敏,郑杰.智能创意时代的创造力培养:基于创客与创客教育的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2).

[3]祝智庭,雒亮.从创客运动到创客教育:培植众创文化[J].电化教育研究,2015(7).

[4]傅骞,王晓辞.当创客遇上STEAM教育[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

[5]王怀宇,李景丽,闫鹏展.高校创客型师资培养策略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16(3).

[6]祝智庭,单俊豪,闫寒冰.面向人工智能创客教育的国际考察和发展策略[J].开放教育研究,2019(1).

[7]李彤彤,王志军,邹蕊,等.创客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6).

[8]赵慧臣,马佳雯,姜晨,等.创客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的反思与建议[J].现代教育技术,2019(5).

[9]闫志明,孙承毅.论创客教师的知识基础[J].教育研究,2018(6).

注:本文系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1年度校级课堂革命专项研究项目“产出导向、技术赋能:‘幼儿园实用教育技术课堂革命的研究与实践”(2021YZKTGM01),以及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SPOC的幼儿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教学模式的重构与实践”(17612000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阳(1984— ),陕西西安人,副教授,现就职于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信息化、智慧校园;柯小华(1983— ),通讯作者,陕西西乡人,一级教师,现就职于广西教育技术和信息化中心,研究方向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欧启忠(1970— ),广西藤县人,教授,现就职于南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信息化。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能力结构幼儿教师培养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构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评价体系研究
基于能力结构的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