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工作室:党报培育创新型团队的机制探索

2022-05-30 10:48张智荣
新闻潮 2022年7期
关键词:贵港日报社党报

【摘 要】贵港日报社推进媒体融合机制创新,在广西地市党报中率先创建融媒体工作室,进一步激发采编队伍的创造潜力,激发内容生产的“源头活水”,取得了初步成效。文章介绍了贵港日报社组建10个融媒体工作室的创新实践,从引入人才、强化审核、严格考核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对地市党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地方党报;融媒体工作室;媒体深度融合

融媒体工作室是媒介深度融合背景下出现的新型媒体组织,在建设移动传播体系、全媒体传播平台中扮演重要角色。[1]2022年初,贵港日报社以深化内容供给侧改革为目标,创新推出10个融媒体工作室,并给予经费和政策支持。半年来,10个融媒体工作室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前进,对于带动采编队伍深度融合、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传播影响力的创新型团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探索机制创新,组建融媒体工作室

贵港日报社以融媒创新工作室机制为牵引,在报社原有基本框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优化运行机制、突出结果导向、提升工作效率,提升专业化、垂直化优质内容生产能力,创造“天天有内容、时时出爆款、频频受关注”的媒体价值,营造全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不断激发模式创新的源头活水,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传播影响力的创新型团队,推进报社媒体融合稳步向纵深发展。

2022年初,贵港日报社出台融媒体工作室管理办法,经过申报、评选等环节,首批组建了爱拍摄影工作室、荷城文化工作室、安企工作室、一点红工作室、竹蜻蜓工作室、蒲公英工作室、老高工作室、诗和远方工作室、西江潮网评工作室、寻味荷城工作室等10个工作室。

半年来,各工作室积极谋划、各显其能,生产出不少有影响力和传播力的好作品,取得初步成效。

比如,西江潮网评工作室在微信号上以“时评+漫画”“时评+视频”等创新形式发布评论,聚焦本地社会热点事件、民生政策、生态环境、家校教育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内容,加以评论,同时,开设视评、微评、读者评等子栏目。自运营以来共发表评论100多篇,阅读总量逾10万人次。

竹蜻蜓工作室以航拍为视角,打造“飞阅贵港”系列,全方位展示贵港城市风貌、美丽乡村、航运港口、秀美风光等,目前已经成为贵港日报社的一个品牌专栏。半年来,该专栏系列作品的点击量达200多万次,并多次被《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学习强国”等平台采用。

二、打通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通道

半年来,贵港日报社融媒体工作室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中进行积极探索,着力打通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通道。

(一)拓宽新闻产品的领域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目的是要生产出更多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内容,不断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贵港日报社创建的10个融媒体工作室涵盖人文风情、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美育教育、网络时评、摄影摄像、休闲娱乐等内容,拓宽了新闻产品的生产领域。

如贵港日报社创建荷城文化工作室以后,其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制作漫画,且不局限于新闻漫画。除了为《贵港日报》的《周末时评》《西江潮网评》等栏目制作新闻漫画外,还积极探索结合本地历史文化制作出历史文化类漫画《漫谈贵港史》。此外,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探索儿童故事绘本的制作,创作了以“蚂蚁奇奇”为主角的《蚂蚁的故事》系列绘本,画风清新可爱、对话通俗易懂、情节有趣生动,以音频配合浏览,深受孩子和家长欢迎。

爱拍摄影工作室是贵港日报社开展“摄影进万家 温暖全家福”摄影公益活动的工作室。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工作室派出摄影小分队下乡村、进社区、进学校、入企业等,为市民尤其是老人、儿童、学生拍摄个人留念照、全家福照、团队合影等。同时,进一步挖掘拍摄对象的感人故事,通过图文、视频等形式做成有深度、有广度、有力度、有温度的专题,用镜头服务好群众,传播正能量。自2022年1月以来,爱拍摄影工作室跟踪拍摄百岁老人、老党员、抗美援朝老战士,为他们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深受社会各界好评。“摄影进万家 温暖全家福”摄影公益活动获得2022年贵港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二)经费支持为融媒体工作室的产品创新提供保障

为支持和鼓励采编人员更多地采用微视频、可视化数据、H5、VR、VLOG等新媒体技术手段,策划制作出形式多样、受众爱听爱看的融媒体产品,贵港日报社设立专项经费,为融媒体工作室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例如,荷城文化工作室制作的融媒体作品《野生稻的守护人》,采用了手绘动漫、VLOG、H5等新媒体技术。工作室在选定保护野生稻这一题材时,广泛参考了新华社、《人民日报》、《广西日报》等媒体的融媒体产品,特别是获得中国新闻奖、广西新闻奖的融媒体作品。工作室认为,只采用简单的“视频+图片+文字”的方式会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但工作室不具备VLOG、H5等新媒体技术能力,遂决定用工作室的經费向高新技术企业购买技术服务,于是采用了时下流行的H5、VLOG等方式。

如融媒体作品《野生稻的守护人》所采用的新媒体技术尽管在全国、全区范围内不算先进,但对于贵港日报社来说已经是一个突破,大大地拓宽了采编人员的视野,带动更多工作室采用新技术制作融媒体产品。随后,《百岁老人影音档案》《你有一张历史穿越券请查收》等一大批的融媒体作品纷纷出炉,推动了一波工作室制作融媒体产品的热潮。

(三)创新工作和评价体系,激发生产活力

贵港日报社融媒体工作室实行扁平化管理,实行首席执行官总负责制,相关人员实现“跨部门、跨媒体、跨专业”的自由兴趣组合,通过小团队共同策划、协同生产,重构新闻生产方式。在考核上,要求工作室以创新融合为己任、以传播效果论英雄,打造站位高又接地气的融媒体精品;争做先进技术的探索者,顺应趋势做好转型升级大文章,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争做创新合作的急先锋,激发团队更大的活力和创造力。

运营半年来,10个融媒体工作室以项目为导向开展工作,其中不少工作室跨部门联合打造融媒体产品。如荷城文化工作室、爱拍摄影工作室联合贵港市港北区融媒体中心,合作打造《你有一张历史穿越券请查收》,运用H5、短视频等新媒体手段,以3个标志事件回顾从国家“一五”计划时期的重点项目——贵糖(资源型企业)到贵港发电厂(能源消耗型企业),再到中国—东盟电动车生产基地(高新技术企业)的贵港工业发展历史。在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背景下,该报道受到读者广泛关注,社会反响良好。

三、地市党报融媒体工作室面临的挑战

贵港日报社在创建融媒体工作室的实践中,仍面临一些问题和不足,亟待解决和完善。

(一)技术实力、创新能力不足,难以支撑发展需求

贵港日报作为一家传统媒体,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时间才短短几年,经验、能力还不足;新闻生产仍以文字、图片、短视频为主,尚不具备H5、VR、VLOG、动画等融媒体新技术制作能力;财力、实力不足,难以吸引高水平人才,在选题、制作思路方面难有突破性的发展。

(二)内容审核、考评機制有待完善

部分工作室为了增加曝光率、提高影响力,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抖音号,并在这些平台上发布新闻作品,但由于落实“三审三校”制度不严,导致一些新闻作品在内容上把关不够到位,片面追求点击率,文章格调不高;一些工作室要么作品很少,要么作品质量不高、没有创新,达不到预期效果。目前,对制度工作室新闻作品的质量、效益考核机制还在摸索当中,亟待健全和完善。

四、地市党报融媒体工作室的发展方向

自2016年《人民日报》创建融媒体工作室以来,许多中央级、省级媒体纷纷跟进。其中上海报业集团于2022年6月启动“融媒工作室赋能计划”,计划在集团内催生一批导向鲜明,富有影响力、感染力、号召力的红色大V和“塔尖”IP,打造上海主流舆论的“金字招牌”。[2]

而从贵港日报社创建融媒体工作室的经验看,还是要立足地市党报实际,找准影响地市党报融媒体工作室发展的根本原因,突破融媒体工作室发展的瓶颈,稳步推进融媒体工作室创建工作。

(一)引入人才,“借力”破解能力不足难题

人才是一个地方、部门能否加快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地市党报亦是如此。近些年,在每年评选出的广西新闻奖作品中,贵港日报社的获奖作品不多;历年的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贵港日报社获奖情况目前是空白的。究其原因,还是人才匮乏,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从地市党报的实际情况看,由于综合实力有限、吸引力不强,难以招聘到以及留住高水平的人才,因而也难以制作出新闻精品尤其是融媒体新闻精品。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创新机制,打破人才藩篱,引入人才活水,打通工作室的能力瓶颈,“借力”壮大工作室。

以贵港日报社蒲公英工作室为例,这个工作室主要以开展各类美育研学活动、交流会为主。除了在《贵港日报》上开设美育专版,还在港北区奇石乡河净屯、港南区东津镇冲口屯挂牌成立研学基地,目前已开展10多次“绘美新荷城”户外写生活动,举办多次线上画展、线下交流会。但工作室自身没有师资,主要是借助社会上的美术人才资源为己所用。目前工作室运营良好,报名参加美育研学活动的学生已有300多人次。

西江潮网评工作室只负责运营平台、编辑稿件、把握导向,网评员都是各行各业的通讯员和读者。而荷城文化工作室、爱拍摄影工作室在制作融媒体产品时,在路线设计、具体操作、内容把控等方面也与上级媒体的专家进行深度合作,有效地提升了工作室的能力上限。

(二)强化审核,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地方党报融媒体工作室是党的新闻战线的一部分,必须担当起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牢牢坚持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因此,要在内容生产、审核上严格把关,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在具体的制度设置上,地方党报首先必须强化对融媒体工作室人员和发展方向的管理,确保方向不走偏。其次必须严格执行新闻作品“三审三校”制度,将工作室的发展方向、新闻作品等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纳入严格的审核范围。

(三)严格考核,优胜劣汰提升竞争力

成立融媒体工作室的目的,是要激发活力、创造出有影响力的新闻产品,打造一批能够适应媒体融合发展要求、有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新闻团队。因此,在工作室的考核评价和管理上,就必须以结果为导向,以成败论英雄,严格实行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考核机制,工作室才能保持活力和竞争力。

具体来说,在考核中必须有一定的量化指标,对新闻产品数量、质量、传播效果及工作室的经营效果做具体要求,超出考核要求就给予奖励,反之,则实行末位淘汰,让成绩突出的工作室得到更多支持,落后的工作室被淘汰。这一考核机制,结合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强调作品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明确了优胜劣汰的考评方向,使工作室压力与动力并存,促使工作室不断调整完善发展方向,努力打造精品栏目、品牌工作室。

五、结语

综上所述,创建融媒体工作室是地市党报推进媒体融合机制创新的实践,一方面,激发了地方党报采编队伍的生产潜能,并借力提升新闻产品的规划、设计和制作能力;另一方面,助力打造协作更高效、反应更快速、考核更科学的工作机制、新闻制作团队。尽管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但只要坚持创新思维,在探索中不断纠偏、不断完善,地方党报融合发展将会结出累累硕果。潮

参考文献

[1]左小麟,郑伊健.党媒融媒体工作室的新闻生产与创新研究[J].出版广角,2021(10):62-64.

[2]新京报传媒研究.主流媒体为什么纷纷组建“融媒体工作室”[N/OL].(2022-06-28)[2022-07-03].http://www.ttacc.cn/a/news/2022/0628/71989_2.html.

(编辑:黄佳君)

作者简介    张智荣,贵港日报社党组成员、副社长

猜你喜欢
贵港日报社党报
广西贵港
贵港港美图欣赏
2019年de第一场雪
梦幻老君山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贵港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探讨
集体“失忆”
以“专、新、深”做强党报文化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