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

2022-05-30 02:29李巧宁
校园英语·月末 2022年7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高职

摘 要:课程思政如今已与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有机融合,有效开展可以帮助学生抵御西方不良思潮,可以促进学生成才,可以推进高职教育改革发展。不过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还存在理念渗透不深入、思政效果不明显、教材内容不丰富等问题。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对课程思政高度重视,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加大课程思政的力度,提升课程思政的成效。

关键词: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作者简介:李巧宁(1987-),女,甘肃平凉人,南通职业大学国际合作教育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2019 年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指出,要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中;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020 年 5 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的育人作用。课程思政是一种与时俱进、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教育理念,与高职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高度一致。课程思政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理论和技能的过程中,增强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有利于学生适合当前国际化、全球化发展环境,具有坚定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高职课程体系中,大学英语是所有在校生的必修课,涉及面广。大学英语课程课时较多、周期较长,其既具工具性又具人文性,因此在加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十分重要。

一、高职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高职大学英语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内容,进一步丰富了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对培养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可以使高职学生批判地吸收西方文化

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通过阅读等途径深入了解了西方国家的现状、文化、习俗、道德观和价值观。中西方文化差异较大,大学生思维活跃,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期。这种情况下一定要防止西方不良文化对他们的冲击。将课程思政融入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提高学生批判的吸收西方文化和辨别是非的本领,有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课程思政有利于英语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二)高职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可以促进高职学生成长成才

我国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必须适应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健壮的体质、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还需要具有强大的民族自豪感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涉及社会文化的传播,如果不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很难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有了正确的思想观念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大学英语是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时最多、花费精力较大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思政教育内容的融入可以使这门课更好地发挥育人。

(三)高职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适应当前高职教育发展方向

2022年4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中指出,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这体现出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职业教育的技能培养模式已非常成熟,培养了大批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在大学英语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可以促使学生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握和踐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既顺应了中外合作办学的日趋频繁和多样化,又能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

二、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在高职院校已经实施,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大学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不强

通过听课评课发现,部分告职大学英语教师的授课过程中,英语知识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合不紧密,课程思政内容数量微乎其微,有的甚至没有涉及思政内容。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有:一是较多英语教师没有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课程思政意识不强,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职教20条”等不了解,偶尔在教学中加入一点课程思政内容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二是个别教师对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这种形式并不认同,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教师的任务,他们的责任是英语语言的教学。三是有的学校在体制机制方面不完善,未提供课程思政的大环境,没有进行过专门培训和辅导,教师缺乏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条件。

(二)思想政治教与大学英语课程的融合不够深入

一是在日常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方式比较直接,两部分内容相互独立,简单堆砌,导致学生不感兴趣,甚至产生负面效果。二是教师选用的教材或讲义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比较少,没有深挖教材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三是部分大学英语教师缺乏把思政元素巧妙融入课堂教学的技巧,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安排和设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大学英语教材中的课程思政内容不够丰富

教材是传授知识和育人的重要载体,一本好教材可以使课程变得丰富多彩,可以使课堂教学和育人效果事半功倍。目前的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材,其内容题材整体缺乏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有的教材有思政内容但比例非常小。大学英语教材更多呈现的是西方文化,如果学生一直接触西方文化内容,会影响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传承。

三、对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建议

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教学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及每一位大学英语教师共同努力,通力合作,改变传统观念,高度重视课程思政,把每一堂课、每一次实训、每一个活动作为课程思政的阵地。

(一)增强大学英语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

教师是授业解惑的主体,是课程思政的实施者。学校层面构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体制机制后,实施课程思政关键靠大学英语教师,大学英语教师的思政水平与思政意识直接决定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一是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英语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和认同感。学校出台相关的实施办法,使英语教师有据可循。学校召开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相关会议,让英语教师了解学校政策,了解实施课程思政的时代背景、重要意义、路径和方法、考核办法等。二是对大学英语教师进行专门培训,邀请著名专家、学者到校开展讲座,使教师掌握良好的授课方式。对大学英语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业指导,特别是对“职教20条”、职业教育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等进行系统学习,掌握一定课程思政素材。通过开展研讨会、大纲修订会、互相听课评课等方式营造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良好氛围。三是建立激励机制。通过课程思政专项知识问答、课程思政说课比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专项课题立项等方式,提高大学英语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积极性和深入性。

(二)加强课程改革,加大课程思政内容比例

大学英语课程在高职院校是必修课和考试课学生的重视程度很高。大学英语课程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方面有独特优势,但要有效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仍需更深入地研究和探讨。一是有效挖掘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二是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和讲义,将思政内容加入教材中,建立思政素材资料库,方便师生根据需要选取,这样极大地方便了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三)改善教学方法,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成效

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对不高,要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教师应积极改善教学方法,以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效果。一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师可采用线上教学和在线互动来改善传统课堂教学的固定模式;采用任务教学法、混合教学法、翻转课堂等方式可让学生带着目的去学习,学习效果更好;视听教学法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使其领悟人生哲理,有效培养学生的恒心和耐心。二是采用多模块方式教学,例如板书、PPT、视频以及其他教具一并使用、互相配合、互相補充,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更乐于融入,记忆更牢,学习更快,便于树立正确价值观。三是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时,教师应把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内容的时代性和发展性,知识量、思政观念和讲课方式都要与时俱进。

四、结语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是保证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举措。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的思政意识和思政素养是课程思政顺利实施的关键。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要积极转变自身角色,丰富思政教育资源,不断探索课程思政教育方法,让英语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毛现桩.“三全育人”视角下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程群的价值意蕴、建设现状与路径优化[J].安阳工学院学报,2022(1):115-119.

[2]杜雪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1):144-145.

[3]方耀,许宗瑞.大学英语公选课“课程思政”建设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1):249-252.

[4]邓楠,潘杰.“三全育人”视域下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1(12):19-21.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