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培养与提高小学生晨读效率的路径与方法分析

2022-05-30 04:33王有虎
新课程·上旬 2022年7期
关键词:效率小学生目标

王有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将晨读作为一项关键的环节,

不论是在培养小学生语感还是学习习惯等方面,均可产生显著的效果,由此可见,晨读的优势十分显著,务必要重视提高小学生的晨读效率。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晨读也是主要部分,通过清晨时间组织学生朗读课文,唤醒学生学习思维并丰富学习体验。小学语文晨读效率低、形式单一,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师有必要采取多样化方式组织晨读,实现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从当前的晨读状况分析,发现存在晨读效率较差的状况,所以,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应认真分析产生此种状况的主要原因,而后制订有效的路径以及方法,提高小学生的晨读效率,而这样也可在提高小学生语文素质以及学习成绩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师生互动,培养晨读兴趣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晨读中,发现很少出现师生一同朗读的情况,对于教师而言,其通常处在观看教材内容或是书报的状态下,会对学生的晨读情况进行一定的检查。但在学生的晨读过程中,教师却未能充分参与,导致在晨读过程中,缺失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1]。所以说,在晨读中,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晨读效率,还应通过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对晨读的兴趣,晨读兴趣增强,那么学生在晨读过程中,则会更具备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再者,教师和学生一同晨读,还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亲切感,将教师作为良师益友,还可在晨读时间中,对教材内容实施深层梳理,以便提高自身文学素养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在具体的师生互动晨读中,师生能够一同阅读某些富有美感的文本内容,或者是精彩的句子,并和学生探讨交流阅读感受,还可以通过写书评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优秀书籍[2]。采取上述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进行语文晨读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晨读效率。

例如,在围绕《夏夜多美》一课内容进行晨读时,教师应积极和学生互动,以此来培养其对晨读的兴趣,如教师应和学生一同阅读其中的优美语句,并提出自身的看法,让学生充分地体会到文章的优美之处,这样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晨读效率,同时彰显晨读的

价值。

二、提升晨读时间利用效率

大部分小学生对语文课程充满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渴求知识的欲望,这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最佳时机。语文教师要重视晨读课堂的设计,充分利用晨读时间,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实际晨读课堂上可以发现,部分学生缺少明确的目标,影响了晨读效率的提升。由于学生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如果漫无目标地诵读,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转移,影响晨读质量提升。语言的艺术性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依托,只有学生掌握足够的知识,讲出来的话语才会有内涵,充满艺术感。但就当前小学生晨读教学情况而言,大多数学生都将注意力停留在语文教材上,只注重课文的背诵。并不是说学生按照课标要求背诵不对,它能锻炼学生记忆力,对学生语言培养和文学素养的增加也有一定帮助,但是只记忆不理解,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不利。小学语文教育要转变这一情况,结合学生实际制订晨读课目标,使学生可以围绕这个目标展开学习,通过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提升晨读质量。

同时,语文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规划能力,使他们对语文初步形成框架,接着利用晨读时间弥补不足,实现培养自学能力的同时,又能提升晨读效率。

三、明确晨读目标,进行有效晨读

在晨读之前,务必要先明确晨读的目标,进而保证晨读的有效性。不管是文本内容的阅读,抑或是语句的背诵,均应确定适宜的目标,将确定的目标展现在黑板上,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明确的晨读目标的推动下,积极、主动地晨读。小学生的阅读水平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同样的时间范围内,不能确保全体学生均有一致的阅读量。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晨读的时间往往较久,所以若采用一致或是单一的阅读方式,会使学生对语文晨读丧失热情,也会使学生产生思维疲劳。所以,教师务必要重视完善晨读的主要内容,就算均为阅读,也需划分为品读、朗读以及诵读等,要结合相应的形式确定不同的晨读目标。在确定目标之后,若未能进行客观的评价,则会使目标的确定失去意义,因而,在确定目标之后,还要实施有效的、客观的评价,这样则可切实激发学生对晨读的愿望。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最好阶段,也是培养学生文化底蕴的最好时机。对于未知事件,小学生内心充满好奇,同时小学生学习能力极强,如果教师合理把控学生这一优点,就可以通过调动学生注意力,改变学生兴趣的形式来提升晨读教学质量。对于小学生而言,最吸引他们的就是不知道的事物,而语文涉及的内容和知识极其丰富,有很多都是学生不知道、不了解的内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利用这一特点,在晨读时为学生引入一些课外文学内容,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增加学生文化底蕴,提升教学质量。例如,在进行《童年的发现》一课的晨读时,就需结合与本文内容确定适合的晨读目标,以此来推动学生有效晨读。对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以品读的方式阅读本文,使学生能够向晨读的目标前进,以期保障学生的晨读效果,之后还需对学生的晨读表现、晨读收獲以及晨读态度等方面进行积极的评价,以此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晨读意识,提高学生的晨读热情。

四、结合实际丰富晨读内容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黄金时期,也是丰富学生文化底蕴的最好时机。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未知的事件都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同时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如果教师能够合理把握学生这一特点,就可以在晨读时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注意力,改变自身兴趣的形式来提高晨读的质量。然而当学生进行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单一的阅读模式会导致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减弱。为此,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对晨读内容进行拓展以及丰富,在课本内容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拓展阅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教师可以在晨读时带领学生阅览一些与课本内容有关的文章,让学生能够在拓展阅读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的历史背景情感特点等有所了解。利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吸引学生进行阅读文本,还可以在拓展阅读的基础上,有效累积学生的相关知识。有一部分教师将所有的晨读时间都花费在背诵和记忆上,这样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

最终难以收获良好的效果。晨读时期应当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充知识面,使学生的知识视野变得更加开阔,而不是强制性的要求学生背诵课文。教师在开展晨读时,更应当选择一些内容丰富且新颖的作品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阅读兴趣,并提高晨读的质量,教师在选取晨读内容时,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和阅读能力而定,尽量选择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作品,这样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晨读效果。

五、提高学生晨读自主性

有效的晨读,不但可以对教学产生积极的作用,还可强化学生的阅读水平以及自学能力,而这两项能力如果可以一同提高,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所具备的应试能力也会获得显著进步,因此,在确定晨读内容时,除了要具备确定的目标之外,还应为学生的自主化阅读预留充分的时间,确定适宜不同学生进行阅读的相关内容,而后让学生自主选择自身想要阅读的内容。这样在阅读过程中,使小学生获得良好的熏陶,也会对其思想发展产生一定的引领作用。如此学生晨读的自主性也会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晨读效率。除此之外,如果想要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成效,那么在晨读时,还可积极组织阅读交流活动,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的体会以及感知程度,也可强化其对文本内容的总结意识及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六、结语

总而言之,有效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晨读效率,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有巨大作用,所以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务必要大力探索提高学生晨读效率的路径以及方式。通过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晨读兴趣,通过明确晨读目标促进学生的有效晨读,提高学生的晨读自主性,从而实现提高学生晨读效率这项重要目标。学生的晨读效率若有所提升,那么其语文学习水平也会获得一定程度的进步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叶婷.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晨诵课的效率[J].新课程,2020(29):165.

[2]张爽,周春玲.小学语文晨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职业技术,2020,19(1):101-104.

[3]陈升友,李霞飞.淺析基于多种形式提高小学生语文晨读效率[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7):96.

[4]林硕.探求有效培养与提高小学生晨读效率的路径与方法[J].中华少年,2017(2):40-41.

注:本文系2020年度张掖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小学‘经典阅读校本晨读微课程开发研究”(课题立项号:ZYLX[2020]082)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效率小学生目标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