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古诗情境 培养诗词素养

2022-05-30 04:33李春桦
新课程·上旬 2022年7期
关键词:古诗词诗词创设

李春桦

古诗词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财富,其语言凝练,情感细腻,优美且寓意深刻,经过数千年的沉淀,现如今已是我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古诗词更是占据着半壁江山,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知识面相对狭窄,也没有过多的人生阅历,所以在古诗词的学习中,会存在词汇量储备不足的问题,他们没有办法理解这些古诗词所代表的社会背景,也不能理解其中的内涵,以至于这部分学生无法理解诗词中的深意。加之传统的教学多数采用老师讲,学生听讲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不仅让古诗词变得更加晦涩难懂,还让学生觉得烦闷,甚至不愿意继续去学。信息时代下,教学应该有所创新,老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轻松的教学场景,让刻板的文字活起来,让绚丽的画面将课堂变得充满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乐趣。

一、构建现实畫面,营造意境

古诗词实际上是古代文人骚客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所以古诗词纵使再晦涩难懂,他们在写这部分诗词的过程中,多数会采用形象搭建,意境渲染的方式,并给予协助性的语言以及文字进行恰当的表达。所以说,古诗词中,形象的描绘是关键,之所以会有“诗中有画”的说法,就是因为古诗词在撰写的过程中,有形象描绘的部分。而古诗词的这一特点,恰好给小学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多的灵感。例如,在教学《四时田园杂兴》的时候,老师就用多媒体播放农民辛苦劳作的画面以及旁边的篱笆上蝴蝶在飞舞的画面,让学生感受这种静谧

与繁忙之间的反差,更加容易理解古诗词。多媒体的应用,可以让原本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的语言变得形象,利用多媒体创造画面,可以将古诗词转变成学生便于观察的事物,对于小学生而言,一张简单的图片,一段简短的视频,都会成为他们关注的点,不仅可以将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还可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有利于古诗词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创设音乐情境,引起共鸣

有人说,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所以音乐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也是最好的打开情感感知的钥匙。纵观流传下来的古诗词,不难发现,其中饱含感情的杰作并不少,所以为了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感情深意,创设音乐情境是最好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感悟诗词中的情感是最困难的一部分,例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没有过多生活经历的小学生来说,又如何让他们感悟其中的离别之情呢?如果在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配以音乐,就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效果。例如,老师可以采用《送别》的音乐,利用古筝版配乐,让舒缓的旋律充斥课堂,以此促进学生更好地感受离别这一感情。而且音乐对于学生而言有莫大的吸引力,能够在抓住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听到音乐,仿佛置身于诗词描写的场景当中,被带入李孟依依惜别的场景中,而诗词教学也因此变得简单。

三、利用影视情境,助力感知

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是丰富多彩的,其中不乏故事性的古诗词,例如,《回乡偶书》这种故事性的古诗词十分有趣,也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类型,但是会因为难以理解其中的词句,使学生不愿意继续去学。这时,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用不同于前两种情境创设的方式,利用影视营造一种场景,往往能够收获不一样的效果。《回乡偶书》本就是讲述主人公少小离家,等头发花白回到家乡,纵使乡音未改,但却无人认识的故事,这一刻,诗人的情感是复杂的,为了更好地营造回乡的场景,可以利用春运相关的电影片段让学生感知思乡情怯的感情。而电影片段出现在诗词教学的课堂上,也可以瞬间抓住学生的眼球,让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上,在如此教学方法之下,学生更容易理解诗词的内容和感情,教学事半功倍。

古诗词在我国经历了数千年的岁月洗礼,在我国浩瀚且灿烂的文明中,不仅没有褪去颜色,反而更加熠熠生辉。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基本上对诗词的理解都有一定的困难,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词,老师可以采用情境创设的方式,营造具象画面,让学生代入其中,收获不一样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姜成君.小学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策略[J].课外语文,2021(28):92-94.

[2]张翠莲.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1(29):143-144.

[3]张玉.小学古诗词情境教学研究[J].教师博览,2021(27):41-42.

注:本文系兰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应用情境教育理念进行小学中段古诗词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LZ[2020]GH072)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古诗词诗词创设
踏青古诗词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诗词之页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