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教育思想在当今高等教育中的适用性

2022-05-30 06:22高鑫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7期
关键词:教育思想高等教育庄子

高鑫

内容摘要:庄子的思想是一个由自然哲学到生命哲学的思想体系,对其现代社会的启发是多元且简朴的。我国的现代教育所存在的困难大多都来自于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全面性精神消沉与意义缺乏,但由于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着众多的矛盾,导致人们严重违背了尊重自然。我国现代教育存在的众多问题都急切的需要找到有效的理论来支持,溯本清源,庄子的教育思想对目前我国现代教育具有启迪的作用。研究《庄子》思想,可以观察到庄子对待学习的态度;研究庄子对外部世界达观、超脱的态度可让教育工作者对待多元世界有一个全新的视角,并使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学生从无序和零和竞争的成长环境中走出来。而目前对庄子进行研究,大多数学者都集中于自然、哲学和生命科学的角度,鲜有从教育学的角度对庄子进行研究,尤其是从高等教育学的角度。

关键词:庄子 教育思想 高等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会议中多次提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带来的重大影响与意义,并赋予其新时代的内涵,突显出用文化复兴来推动民族复兴的坚决态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的传统文化广博高深,只要学习和把握住里面所具有的思想精华,就可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创造出广博高深的中华文化,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进行西方国家访问过程中,曾多次着重提出诸子百家思想到现在都依旧拥有世界性的文化传播影响。尤其是庄子的思想,简直是一个珍贵的宝库,我们目前使用多种角度对其进行详细的研究,并发掘其中所代表的教育思想,以便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良好健康发展。

一.相关介绍

(一)庄子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二)主要作品

庄子的作品被编入《庄子》一书。《庄子》约成书于先秦时期。司马迁说“庄子著书十万余言”,《汉书艺文志》载“《庄子》五十二篇”,而今本《庄子》仅三十三篇六万五千多字,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

二.庄子的教育思想在当今高等教育中的适用性研究

(一)庄子的教育思想和高等教育所倡导的内涵存在相同性

庄子的教育思想中技道观不只是表现在“技”的熟练上,更加表现的主要是从“技”增加到“道”上,通过工作者对于“技”的熟悉操控程度,归纳出一个具有更深层面的东西,这种“技”进而发展成为一种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以及日常生活态度,且已经上升到艺术的层面,进而成为了一种道。

在《庄子》书中,关于描述从“技”到“道”的句子有许多,例如,“大马之捶钩者”由二十岁着手,再到八十岁,这期间没有停止过,因此打造兵器的手段已经愈发娴熟,乃至精练的地步;庖丁解牛的刀法已经到达出神入化的地步,眼中从整个牛再至不见其牛,至“游刃有余”,至“刃历十九年若新发于硎”,在解牛过程中没有一个不“合乎桑林之舞”。庄子通过对工作者长时间的艰难磨炼进行详细的描述,创造了把学生学习和日常生活熔于一炉的自在意境,进一步升华了生命的自由价值与心灵的神采飞扬。

以上这种从“技”到“道”的心灵升华和目前现代的高等教育所提出的“工匠精神”一模一样,比如,最先开始的由英国所提出的“工匠精神”与德国所提出的“学徒精神”,全是依据这种研究精神来进行的,还将这种对于技术的刻苦研究精神与对技术的精雕细琢都转化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态度与日常生活方式,并可以从里面取得事业上的荣誉感与骄傲感,进一步使生命价值得到升华。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也随之飞速发展,政府将高等教育的发展当做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但随着这十几年的飞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也随之显露出一些相应的问题,由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都缺少一定的创新创造性与技巧性,部分学生缺少一定的审美态度与文化修养,一部分学生就变成了只学技术的机器,缺乏一定的文化陶冶与文化教导,缺乏浓厚的传统文化内蕴,这样就很难使学生形成优良的个性与健康完善的人格。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主要注重的使知识的教学和技术的培养,从而忽略了对于人的培养问题。而庄子从“技”入“道”的思想正好契合了高等教育思想的灵魂,庄子的这种“技道观”对发展现代高等教育具有较好的启示性。

(二)庄子的教育思想为高等教育变革提供了独特的的文化视角

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庄子的教育思想不仅依据了《周易》与《道德经》里面的道法自然的思想,还加入了庄子自身的浪漫主义情感,尽管庄子距离我们大概有两千多年,但他的思想从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最珍贵的精神来源。技术的变革决定着知识的变革,技术的状态与呈现方式决定着文化的方式,而文化又取决于技术目标,技术目标的表现形式大多都是由对于美好生活与关注美好生活的知识理念来一起决定的。技术变革与文化变革一同发生,因此,文化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决定因素。在此基础上,我国就需要从头确定好在技术变革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因素、技术文化与教育文化的实质,从头确定好我国高等教育所存在的价值,确定出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于人的生命价值与意义,重视对人的关怀,实现人的生命意义,提升人的尊严和精神信仰,实现自我价值。庄子给我们提供的这一文化视角是我们高等教育思想变革的一个独特视角。

(三)庄子的教育思想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念

在庄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非常明显的功利性价值,例如《庄子逍遥游》中的无用之用。惠子作为庄子的唯一朋友,虽然惠子是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且两个人之间时常产生争论,但这些都不会影响到他们之间的友谊,他们会在相互争论中获取收益,特别是庄子比较擅长在惠子的思想里得到启示,并领先于惠子,庄子在与惠子的“无用”与“有用”争论中,庄子认为在这个世界中不存在完全的无用,惠子马上驳斥并举大瓠为例,虽然大却不适用,所以需要放弃。接着惠子又举大樗树的例子进行反驳,说明大树盘根错节且不合标准,长在路旁连木匠路过时都不会看一眼,进而表示出大而无用的看法。庄子则以“厕足而垫之致黄泉,人尚有用乎”的假想进行反问,意即大地不可谓不大矣,但如果只保留足够脚踏的一块土地,不用的部分将它全部挖掉,直通黄泉,这样大地还会对人有用处吗?可是如果将它安放在一无所有的地方,广大的平原,人和动物可以在树荫下进行游戏或休息,遮挡阳光和风雨,还能说它无用吗?同时,也正因为大树这种在木匠眼中的一无所用,才避免了斧钺斫伐,长成超级大树,成为可以为人们遮挡阳光和风雨的大树。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制定人才培养的方向时,通常会给出详细的可行方向,但学生在工作阶段时所获得的成果,往往也来源于专业以外。例如,与本专业有关的职业道德、与本专业有关的外语水平、与个人相关的兴趣爱好、个人的沟通交际能力等,以上都是在进行各个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往往看不出来有何作用,但卻在某些时间段中成为自身职业技能培养的主要构成要素。

三.庄子的教育思想对高等教育的有益启示

(一)庄子的教育思想有利于高等教育价值形态的形成

我国的高等教育目前担负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对于高技术人才培养的主要重任,占领着我国教育的半壁河山,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政策又把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升到了另一个高度。

庄子的思想中存在大量的对于工作者技术高超的赞扬,例如,庖丁解牛里面的庖丁,痀偻者承蜩里面的痀偻者,梓庆削木里面的梓庆,工倕旋而篕规矩,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他们的技艺在升到一定的境界时,主体和客体互相交融而适然无分,忽略外界的急功近利与外界的纷纷扰扰,将自身的创新创造力和创新创造对象的本质进行有效结合,根据庄子对于事物的详细描述,可以了解到一个伟大的创新创造既是对于创新手法的培养,也是对于自身心灵的刻画与精神的聚集,而这类精神是目前高等教育正在缺少的教育精神,所以更需要对其进行强力推广。在庄子的世界里,道的意境是根据其精湛的技术与心境的互相聚集而展现出来的,“道”与“技”是一个整体。我国的高等教育虽然目前比较注重于其职业性质和技术性质,但如果没有其精神价值来支撑,就好像是没有源头的水,很难培养出我国社会目前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庄子的教育思想有利于高等教育伦理的形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人们对于高等教育价值的推断,大多数是来源于对经济以及社会发展要求的了解与认知,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的技术性认知与职业性认知,使得高等教育慢慢发展成为了物质教育,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所提出的技术性与符合性替换了我国高等教育中所存在的伦理价值,致使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变成纯粹的技术性教育与职业性教育,与传统的教育理念形成悖论,导致鄙视技术或者技术至上的矛盾,导致我国高等教育伦理的不足与反论。

庄子重视精神作用的主要思想在《庄子内篇达生》里面有着充分的说明,懂得生命真相的人,大多都不注重一些外在金钱、利益、地位、权利;健康的生命体魄应当追求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并同大自然结为一体。例如,在描述关尹和列子的交谈中所指的精神聚集的作用,驼背的老人唯有意志专注、心无旁骛,才可以充分发挥出修身养性的作用;从颜渊和孔子的交谈可得出,善于游泳的人,会忘记水的存在,这都是由于思绪过于专一的缘故;从恒公由于心神不定导致生病,而又由于心神专注而不药而愈的过程中,可得出养神的严重性;从梓庆削木的故事中可得出唯有专心致志做事,将自身的创造技能达到一个精致工巧的娴熟地步,同所创造的对象融会一起的最高境界等等,这种精神概括为“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形精不亏,是谓能移,精而又精,反以相天。”事物之间只有遵循事物规律的精神聚集,事物才能形成创新与聚合,一旦精神离散则物体瓦解,只有精神不离散,则万物随自然变化而更新,精神的一再升华,最后就会反过来辅助事物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和自然融为一体,这是一种最高境界的精神与物质的融合。

(三)庄子的教育思想有利于高等教育自身的文化的形成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存在着相对而言比较严重的文化不足现象,存在着过分注重于经济效用最大化的利益目标,缺乏对于学生进行的传统文化教育。目前学校就如同生产加工厂中的标准流水线,格外注重于进行就业方向,将人当做物品进行创造与制作,将学生视为生产流水线上的标准物品,缺少对于学生本身的精神关怀和技术关注,忽视了对人的文化素质的培养,也漠视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需求,过分强调培养人的高技术和高技能性,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和感染,忽视人的文化生命的诉求,将人进行“技术化”培养。这种片面追求适应社会经济需要,而忽视高等教育的人文意义和价值维度,忽视技术文化价值和人的发展价值的培养,进而呼唤当前高等教育加强对文化建设的重视。

我国的传统文化向来都是我国高等教育所注重的内容,尤其是那些先秦诸子百家思想、近代爱国的有志之士所带来的革命精神以及中华民族中那些优秀的民族精神都是我国高等教育所注重的内容。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脚步不断加快,导致市场经济产生出名利主张以及实用主张,这些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传统教育所带来的价值,致使传统教育边缘化,当然,这也不只是源于多元价值观的撞击,更多的是源于我国传统教育的自身不足,比如,传统教育的内容古老且生涩,教育手段的单一,教育观念的落后等,制约了传统教育功效的发挥,影响了高等教育的效果。因此,高等教育工作者应对传统教育进行大胆改革,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打造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的平台,加大传统文化在教育内容中的比例,增强传统教育受众的普及性。在此过程中,应着重注意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如诸子百家思想等,还要注重吸收近代以来所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如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将它们作为高等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创新教育方法,使其精神力量在今天重放光彩,为高等教育效果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海东.庄子思想与现代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9.

[2]杨玺.庄子思想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16.

[3]许立莉,张丛林.庄子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代教育的启示[J].科技和产业,2009,9(04):97-100.

[4]郑其龙.试论庄子教育思想[J]. 湖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02):90-97.

[5]任爱珍.庄子思想对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适切性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6,25(05):11-14.

本文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先秦道家教育思想在当今高等教育中的适用性研究---以老庄为例”(2021SJA0654)阶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商务贸易学院)

猜你喜欢
教育思想高等教育庄子
浅论罗家伦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庄子说》(二十二)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庄子说》(二十)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贯彻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强师德建设的研究
《庄子说》(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