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活起来

2022-05-30 07:56乌洪银
科学导报 2022年62期
关键词:学具动脑圆柱体

曾读过《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了解到儿童之家的孩子们都喜欢用各种教具学具来学习新知,并且蒙台梭利也主张儿童的身体和精神发育都需要遵循自然规律、遵循人的本性。我们在进行教育时,也可遵循这个法则。那么怎样在数学课堂上合理利用教具、学具呢?又有什么作用呢?这里,我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合理利用教具学具,帮助学生数学概念形成

在概念的教学中运用直观实物教具教学,能使学生对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如在执教《圆柱体的表面積》时,如果只是要求学生记住“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学生得到的只是“死知识”。为此,我提前留给学生任务,让学生事先做一个圆柱体及其展开图。课堂上,通过让学生对比发现圆柱体与展开图之间的关系,从而发现圆柱体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学生边动手,边观察,边思考,边想象,圆柱体表面积的求法就通过自己探究出来了,学生理解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二、合理利用教具学具,促进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

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这节课时,先让学生观察比较自制教具——长方体实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最多能看到长方体的几个面,学生们通过观察,共同得出最多能看到长方体的3个面。接着再观察长方体实物的6个面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画一画,得出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接着在让学生们观察长方体的框架(实物教具),通过量一量,比一比,得出长方体有12条棱,这12条棱根据空间位置可以分为3组,相对的棱平行且长度相等。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学生动手操作和动脑思维活动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很轻松地得出长方体的“面和棱”的特征,在充满兴趣的活动中学到了新知识。

相反的,如果在这堂课上,我没有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实物,而是直接照着课本读出长方体的各个特征,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是不完美的。学生不会觉得知识的可贵,更提不起对数学课的兴趣。那么,上这样的数学课又有什么意义呢?

  三、合理利用教具学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育家皮亚杰的内化活动原理指出,通过感知操作—表象操作—理性操作,可使外部活动逐步内化为智慧活动。正如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学生们利用我发的两张同样大小的平行四边形卡纸,通过剪、拼、说等活动,利用转化思想,顺利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们通过操作学具,找到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合理利用教具学具,不仅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而且对完成课堂教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数学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教具学具,通过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和动口的探究活动,让课堂活起来!

(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昌路小学 乌洪银)

猜你喜欢
学具动脑圆柱体
动脑
附加整流装置的圆柱体涡激振动数值研究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找出圆柱体
圆柱体上的最短路径
肯动脑就会成功
小学数学学具在课堂实践活动中的创新应用
动手动脑多快乐
圆柱体对垂直其中轴并过其中心的转轴转动惯量的几种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