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

2022-05-30 09:24何守刚
中小学管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混合式教学微课

何守刚

摘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河南省郑州市第八十二中学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在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形成了课前自主学习、课上合作展示、课后巩固提升的三循环教学模式。有效实施混合式教学,需要进一步厘清其适用场景,探索适应不同学科和课型的多样形态。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微课;问题导学;任务清单;个性化知识模块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2)06-0056-03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面对偶发疫情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干扰,如何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发展带来的巨大技术优势,突破传统线下教学模式的局限,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思考的新课题。河南省郑州市第八十二中学基于对传统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反思,把微课、慕课等教学平台应用到课程教学当中,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路径。通过在语文、数学和英语学科的混合式教学中进行摸索,目前学校已初步形成了课前自主学习、课上合作展示、课后巩固提升的三循环式教学模式。

一、课前线上自主学习

教师首先要预设课前学习目标,该目标一方面简要描述学生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另一方面将课前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展示给学生。在目标的引导下,教师利用线上资源链接等手段展示立体化的知识内容,在线上发布本节课相关知识模块的微课视频,展示新授知识点,帮助学生提前梳理知识体系,掌握重点知识结构,提出课前预习的具体问题。同时,课前学习目标附带任务清单,将学生带入课前学习场景中,最后教师通过互动环节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其一,制定课前学习目标。不同于常规授课的学习目标,课前学习目标是教师为了让学生快速融入新课,为课前学习环节特别设定的目标,具体分为知识学习目标和技能学习目标两种。知识目标设计为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能够完成的任务清单,主要包括知识体系的搭建、大单元学习下前后章节知识点的关联、围绕任务清单进行项目式学习所能够解决的问题。技能目标根据课程内容和对应的课程标准来确定。

其二,独立开发微课资源。教师的微课设计围绕课前学习目标展开,要做到三个控制:一是控制微课时间,尽量在10分钟以内为宜;二是控制内容,要将教师的讲解与线上资源进行结合,通过视频动画、实景录制、思维导图讲解等多维度的呈现方式增强知识的丰富化和立体化特征;三是控制效能,对微课进行双向评价,既要求教研组内组织微课磨课,也倡导学生积极观看不同教师的微课并给出评价,从而不断提升微课质量。

其三,开展课前学习评价。课前学习评价可以参考一般学习性评价,通过签到打卡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参与度,通过线上问卷的方式评价学生的课前任务完成情况,通过线上群组互动讨论的方式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二、课上混合式合作探究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的主体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的核心环节。在保留传统课堂教学风格的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增强了基于信息化的混合教学设计,主要分为三个环节展开。

1. 问题导学(约10分钟)

教师梳理学生课前完成任务清单的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和难点,在课堂上进行集中展示,让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具有针对性。学生依托“微课任务清单”对基本知识点进行梳理,教师利用平板发布知识模块相关习题进行快速测评,了解学生基本学情,反馈相对集中的问题。

以中学语文阅读课为例,教师通过课前任务反馈导入课堂后,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并归纳主要问题疑惑。学生重点研读疑惑点,并使用平板线上完成教师发布的相关练习,教师结合练习反馈引导学生思考。

2. 合作提升(约20分钟)

知识内化学习、疑难问题研讨、思维能力培养,是课堂学习能力形成的关键。本阶段有三个基本环节。一是答疑解惑。教师结合掌握的学情,对新知识的预见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目标,明确小组分工,强调学习的重难点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二是合作探究。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来设定解决方案,教师点拨学生对于关键问题的理解。此阶段要注意结合课堂重难点,加强组内互助学习。三是展示提升。学生分组完成任务展示,在汇报展示中梳理内化、相互借鉴,体现合作学习的价值。

以一节中学数学探究课为例,教师呈现课前微课任务完成情况,对一元二次方程不同解法的选择方式进行集中讲解,布置任务让学生分组对不同解法的选择进行阐述并说明理由。各组学生轮流展示小组合作成果,归纳如何选择不同方程的最优解法,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3. 总结测评(约10分钟)

总结测评是课堂学习的盘点收获阶段,主要是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提升,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诊断。针对学生完成的学习内容,教师在线上发布诊断性测评,利用线上软件及时高效地进行反馈和评价,通过数据分析学习效果。学生可以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还可以对任务完成度和小组合作程度进行评价。此外,教师还需要结合整个教学过程和课堂效果对学生进行总体评价。

以中学英语听说课为例,教师通过平板发布主题对话任务和示例,学生朗读示例后分组完成新对话,使用平板实时录音并上传分享互评。教师从不同维度对学生作品进行星级评价,选出最优小组的作品在全班分享。

三、课后线上作业鞏固

为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课后作业应体现“减量提质”原则,这正是混合式教学的优势所在。

首先,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教师分层次给予学生课后指导和练习。通过线上发布相关知识模块练习,学生分层选择自己的任务进行巩固学习、查漏补缺,并有针对性地完成课后分层作业。通过数据反馈分析结果,教师为学生建立个性化知识模块,持续推送针对性练习,使学生通过精准练习达到熟练掌握的效果。个性化知识模块的建立首先是基于学科特点,大体分为简记类(作业目的是强化记忆)、一般技巧类(作业目的是查漏补缺、巩固基础)、难点突破类(作业目的为培优,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尤其针对优秀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升)。

其次,课后作业是下节课课前自主学习阶段的主要内容,也就是说课后即课前,让课前和课后达到无缝连接,形成闭环。教师发布下节课知识模块微课和任务清单,让学生结合本课所学,拓展新课,融会贯通,使课后学习达到巩固旧知、引导新知的效果。教师对于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不同的学生还可以实施个性化辅导,并通过学习后的交流和问答环节,更好地了解班级的共性问题并集中解决。

最后,课后作业评价充分利用线上优势,从传统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对与错”,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想与做”方面改变。第一,改变作业结果评价。作业结果应该从学生的字体与卷面、解决方法、完成度等多维度进行评价,重视作业质量,提升育人效果。第二,强化作业过程评价。教师利用恰当的评语,指导学生学习方法,获取更有价值的学习信息,提升教学效果满意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第三,建构作业增值性评价。增值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关注学生的进步,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和阶段变化,借助线上平台工具,量化学生学习效果增量,让每个学生都能收获进步的快乐,达到科学育人的目标。

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而且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与规范。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综合考虑与合理安排线上线下的教学内容,对于一些基础性知识或基本技能的内容,采取线上教学为主、线下教学为辅的模式;对于一些以实践性、动手性、团队学习和个性化辅导为主的课程,采取以线下教学为主、线上教学为辅的模式。针对混合式教学中出现的“教师微课制作水平不高、课堂角色不适应”“线上内容作业化”“学生线上学习自主性差”等问题,学校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培训,厘清混合式教学的适用场景,转变师生观念,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完善线上线下组织管理,实现课程设计重构。

(编辑 崔若峰)

注释:①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电化教育专项课题“信息时代新型教学组织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18-JKGHDHZX-007)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混合式教学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