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

2022-05-30 10:48张彩云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2年40期
关键词:新课程创设课文

张彩云

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到小学语文教学,则要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文化认同能力等与学生未来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核心素养。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其教学效率问题是广大教师长期以来关注的教育重难点。本文主要围绕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展开讨论,仅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

一、情境创设阅读

要想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首先需要让学生的情感代入,对此教师应该创设相应的阅读情境,导入阅读教学,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例如在讲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语言引导为学生创设阅读情景:“想象这样一幅图景,你常年在外地工作生活,很久没有回到家乡,就连记忆中父母的长相、兄弟的样貌都变得模糊。恰逢过节,可你忙于工作,还是无法回家与父母相见,此时你是怎样的心情?”教师借助问题创设情境,学生可以通过想象和联想的方式代入阅读,从而提高对于文章内容的感悟和理解。学生通过回答问题畅谈获得的感受、体悟,再加上教师合理的引导,就能够有效培养自己的情感认知能力。

二、媒体代入阅读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活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多媒体课件中音频、视频、图文结合的方式,为学生创设阅读情景。通过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感官刺激,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认知和体悟,从而提高阅读效率。例如教师在讲解课文《詹天佑》时,就可以播放黑白纪录片《京张铁路建成史》,从京张铁路修建的历史背景入手,让学生通过观摩纪录片,了解课文内容的历史背景,从而更好地代入自身情感。除了利用网络媒体引入课文,教师还可以采用音乐导入的方式。例如教师在讲解课文《长相思》时,可以播放歌曲《长相思》,让学生先聆听音乐,从音乐中概括自己脑海中看见的画面,总结自己体会到的情感,然后再带着情感学习课文中的诗词。教师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视听结合的手段开展教学,能够很好地给学生营造阅读氛围,使学生快速体悟文章感情,将文字与音乐等联系起来,从而培养良好审美。

三、角色扮演阅读

要想将口语教学与阅读教学联系起来,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开展阅读教学,让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内容,体悟不同角色之间的感情变化,从而产生更深层次的代入感。这种教学手段适用于篇幅较长的课文,例如《金色的鱼钩》《小英雄雨来》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分饰不同的角色,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并让学生在朗读结束后点评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心情,总结其情感变化,反思阅读时需要注意的细节。分角色阅读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同时这种阅读方式将长篇故事拆解成不同的部分,能够精简课堂内容,有助于学生的感悟理解。

四、增强课堂互动

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应该多设置提问环节,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把握课堂节奏,同时,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能够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从而据此调整课堂节奏,打造高效的阅读教学课堂。例如在讲解课文《少年闰土》时,教师就可以设置问题:“闰土是谁?‘我跟闰土是怎样认识的?他对‘我有怎样的影响?‘我与闰土有怎样的不同?”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完成阅读,并最终掌握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想取得高效成果,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通过创设有效情境、导入多媒体等形式,给学生营造阅读代入感。教師还要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活动,以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只有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才能真正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多元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新课程创设课文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背课文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