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高水平开放增创新优势,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2022-05-30 10:48王宗和
走向世界 2022年41期
关键词:门户双循环枢纽

王宗和

根据《青岛市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五年规划(2022-2026年)》和《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今后五年,青岛将通过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提升投资贸易集聚能力、提升重大平台开放能级、提升国际交往合作水平四个方面推动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建设。到2026年,青岛全球通达能力、链接能力、配置能力、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在全球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中具有一定地位。港口集装箱国际中转比例达22%、国际通航城市数量达50个。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7600亿元,货物进出口超1.3万亿元,服务进出口1800亿元,跨境电商进出口过千亿元,实际使用外资达75亿美元,在青各类总部企业超500家。

开放“基因”提供坚实基础

国际门户枢纽功能是青岛增强城市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枢纽是全球投资贸易网络的枢纽节点,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门户是国际资本、技术、人才、数据和货物等各类要素进入中国的首选通道。多年来,始终走在国家开放最前沿的青岛,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基础优势愈加成熟。

青岛的战略叠加优势日益凸显。在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中肩负重大使命,在推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中处于重要地位。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重大开放平台获批建设。

青岛的交通通达能力显著提高。青岛港链接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2021年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居全球第4位、第6位。4F级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通航覆盖全球126座城市,洲际直飞航线11条,新开行27条国际国内班列,海铁联运量稳居全国沿海港口城市首位。

青岛的开放经济能级不断提升。投资贸易合作遍及230个国家和地区。2021年,货物进出口8498亿元,规模位居全国第9位,服务贸易进出口超1100亿元。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壮大,跨境电商进出口突破300亿元,全省首单以人民币计价的跨境易货贸易完成通关测试。实际使用外资61.7亿美元,位居计划单列市第二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接近6000亿元。

青岛的国际交往水平持续提升。成功服务保障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等重大国际活动。外国驻青领事机构3家,友好城市、友好合作关系城市达83个,与61个国家(地区)的111个城市(省州、机构)建立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连续10次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城市”。

明确“打法”落实具体举措

对标香港、上海、新加坡等城市,青岛确定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并制定《青岛市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五年规划(2022-2026年)》和《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将聚焦“门户”和“枢纽”两大功能,围绕构建国内大循环重要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战略链接,打造服务山东、辐射黄河流域、东接日韩、北接蒙俄、南连东盟、西接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未来五年,主要通过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投资贸易集聚能力、重大平台开放能级、国际交往合作水平四个方面推动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建设。

实施的“八大具体行动”分别是:“门户通道畅通行动”,包括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提升胶东国际机场门户枢纽功能,完善“四网五向”铁路交通网和“路网畅达、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公路体系;“物流体系增效行动”,包括高质量发展现代物流产业链、创新应用供应链体系和提升多式联运综合服务能力;“招商引资突破行动”,包括提升招商引资质效、总部经济培育增能和发展外资研发中心;“对外经贸拓展行动”,包括高质量发展货物贸易、创新发展服务贸易和提升对外投资竞争力;“国际消费提质行动”,包括培育消费品牌矩阵、打造消费新地标、创新引领数字消费、释放文旅消费潜力等方面;“数字经济赋能行动”,包括建设数字信息港、提升数字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数字贸易平台能级和完善数字贸易治理体系;“开放平台提升行动”,包括高质量建设上合示范区和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创新发展临空临港产业示范区和经开区综保区;“国际交往深化行动”,包括推广世界城市形象、拓展国际交往渠道、培育高端交流载体和优化国际公共服务。

四方面发力构建双循环战略链接

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三个走在前”,其中第一个就是“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这与中央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一致的。围绕“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突出“枢纽型”发展导向,就是要放大开放通道作用,深度链接国内外资源和市场,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猜你喜欢
门户双循环枢纽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关隘:要道门户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西域门户——两关遗址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枢纽的力量
淮安的高铁枢纽梦
枢纽经济的“三维构建”
基于内外网门户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