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策略

2022-05-30 00:49蔺君
新课程·上旬 2022年36期
关键词:史料高中历史历史

蔺君

历史作为高中阶段应试考试科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落实与完善,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逐渐意识到,将历史资料引入现有的历史教学课堂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对后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应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策略进行深度研究,以此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教学当中史料运用的作用

第一,可以有效强化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才会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兴趣化为一种内在力量进行学习。在课堂学习当中,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后,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历史史料的运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这对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历史史料当中有很多充满趣味性的故事,其中不光包括人物、时间、地点等。教师在课堂当中运用史料,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第二,教学中运用史料可以加强学生的领悟能力及探究精神。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高中历史课程不但要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历史知识,还要强化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提高自身的历史综合素养。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材料中的历史知识,感受到历史知识的本质与内涵,高效运用史料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发散自身思维,进一步深入研究历史、了解历史,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应用。

第三,史料运用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大部分历史教学材料是专家精心安排的,但是其篇幅相对有限,相关的一些知识内容教材中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要利用史料来为学生进行补充,让学生能够对历史有全面的了解,强化学生的记忆能力,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本质。另外,学生在探索历史观点以及结论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强化自身的研究经验,提高自身的历史综合能力。

二、结合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史料

教师基于不同群体的教学需求,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史料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将历史学科的学习平台由课堂内部延伸到课堂外部,拉近学生与历史学科的学习距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史料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以高中历史教材中“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课为例,教师对该部分内容展开讲解时,需要在课程筹备初期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的梳理,并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以及秦朝时期的历史热点,选择合适的史料引入课堂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教师可以将这部分内容分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萌芽阶段、发展阶段以及成熟阶段等三部分内容展开讲解,并根据不同时期的特征选择合适的史料作为教学切入点引入当前教材的教学讲解环节,以此激发学生深入探索秦朝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形成的过程。秦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成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其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度具有较强的历史研究意义。因此,教师在讲解该部分内容时,应结合秦朝大一统的时代背景对其颁布的具体措施进行梳理。秦朝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等措施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前期的政治土壤环境,且中央首脑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大力推行以中央为核心的大一统制度,而与之伴随出现的“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历史事件虽然并无正面意义,但也可以帮助学生从侧面了解秦朝推行中央集权制度所做出的相应措施,帮助学生加深对该历史事实的理解。

三、将史料作为课堂教学环节的重要补充部分

高中历史教师在对现有教材进行充分梳理分析后可以发现,历史教材由于自身篇幅限制,对部分历史内容的讲解过于浅显,因此教师应尝试将史料运用在现有课堂教学环境中,利用这一教学举措实现对现有课堂教学模式的合理优化。众所周知,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引入史料作為教学环节的补充内容,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领悟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探究精神。

高中历史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对教材中涉及的历史知识有充分掌握,也要求教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教师应遵循历史学科的必然发展趋势,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自学能力,其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教师应带领学生对历史教材进行深入讲解,帮助学生弄清历史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教师应以课堂为中心向课外进行历史知识的拓展练习。而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有效教学措施是在现有教学内容中引入史料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部分。以高中历史教材“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课为例,教师在讲解时可以发现,随着现阶段我国明清题材影视剧的出现,学生在课余时间也会观看该类影视作品。众所周知,改编自明清历史的影视剧作品往往与实际历史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将实际发生的历史信息与影视资料中提及的历史内容进行明确的区分,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历史价值观念的同时,引导学生正视历史。

首先,教师可以选择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历史资料,帮助学生构建与明清相关的历史场景。从形式上来说,历史史料大致可以分为文字史料、图片史料以及视频史料,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设备逐步走入现有的历史学科教学课堂。因此,教师在后续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自身的教学需求以及学生的学习心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与历史史料相关的影音资料,将学生带到明清时期的历史教学氛围中,从而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其次,教师在对明清时期的历史内容进行讲解时,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这一历史资料的理解与掌握,其中在涉及清代历史时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前播放与清朝历史相关的电视剧资料,由于大部分的电视剧作品与实际历史存在较大偏差,因此教师可以尝试用找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将正确的历史与改编的历史进行明确区分,以此实现历史资料在教学课堂的合理融入。

四、通过史料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高中历史课堂作为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重要教学平台,教师在后续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史料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历史学科知识。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尝试引入史料论据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部分。高中阶段的课程相较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其他学科而言,其教学内容中涉及的知识内容覆盖面更为广泛,因此,学生在后续历史学科学习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且历史是一门需要学生大量记忆理解的应试考试科目。以往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往往通过死记硬背的形式组织学生对其考试内容进行记忆理解,从而导致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点的记忆时间并不长久,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史料补充环节,从而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记忆理解。以高中历史教材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课为例,教师在讲解时应根据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选择不同发展阶段的史料进行讲解,通过将不同史料串联的记忆方式,可以使学生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有清晰明确的认知,也对不同时期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发展的哪一时期有更为充足的了解。在现有教学模式中引入史料环节,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点的理解,也可以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热爱由课堂延伸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引入与教材内容关联较强的史实资料,通过该史料信息的引入,增强学生对历史事物的探索精神,從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为后续深入学习历史学科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利用史料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历史史料为学生重现历史情境,强化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历史史料极为丰富,主要是由三大部分组成,文字史料、图片史料以及视频史料等。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当中应当结合本次课堂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相关特点,将历史史料融入教学内容当中。第一,教师应当为学生深入挖掘历史教材当中的内容。第二,通过历史史料分析,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沉浸到历史氛围当中,进而强化学生的情感共鸣。第三,在创设历史情境的过程中,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历史情境当中的知识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的形式为学生展示历史故事,用这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对历史内容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进而为学生的历史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历史教师应根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对自身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理,在不断的优化尝试过程中,历史教师可以发现,将史料作为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部分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史料高中历史历史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二则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历史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