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落秋雨

2022-05-30 10:48书芸
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 2022年20期
关键词:夜阑寄情归期

书芸

暮秋的夜晚,天空飘下绵绵的雨丝,越来越密集的雨声,在檐下滴答作响。我冲一杯花茶,边啜边翻开一本诗词鉴赏,不知不觉地沉浸在诗情画意中。

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作者用明月清泉、竹喧莲动、浣女归舟三个场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动静皆宜、清晰和谐的雨夜秋山图。这首诗清新宁静,寄托了诗人寄情山水的执着追求和高洁情怀,含蕴丰富、轻灵隽永,让人赞叹不已。

李商隐在《夜雨寄北》则描绘出了身在他乡,渴望早日回家团圆的情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独在他乡的诗人,面对涨满了秋雨的池水,对共剪西窗烛的期待,加剧了眼前归期未有期的惆怅。似乎秋池里涨的不是秋水,而是诗人难以言说的寂寥和无限乡愁。

白居易在《秋雨夜眠》里则云:“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我暗自思忖,此时此刻和诗里的情景何其相似,窗外秋雨淅沥,屋内寒气逼人,明日也定是红叶满地的凄凄惨惨戚戚吧!对照诗中“老翁”闲坐听雨的安然恬淡,迟睡迟起后坦然面对霜叶满阶的坦然和豁达,自己的确过于惆怅和悲观。

借雨表达友情的诗人也为数不少,王昌龄在《芙蓉楼送辛渐》一诗写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面对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友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抒情言志,表达了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

聆听秋雨,也有诗人借此表达爱国之情。最负盛名的莫过于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当六十八岁高龄的陆游,一身病痛地躺在荒凉的乡村,在风雨飘摇的夜晚做梦都是一身戎装,骑着战马同敌人在疆场厮杀。诗人的豪迈悲壮之情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態度,让人油然生出一种豪情。

千百年来,赋诗寄情的文人墨客很多,也留下了不计其数的名句佳作。于我而言,“夜阑卧听风吹雨”是一种韵味,独坐雨夜品茶、赏诗更是一种享受。暮秋的夜晚,用轻灵唯美的诗词给心灵洗澡,让自己在“睡美雨声中”酣然入梦,不安和阴郁慢慢地被雨声湮没,心中波澜不兴。

猜你喜欢
夜阑寄情归期
《夜雨寄北》:归期未定,先约通宵畅聊
不忘初心,以“版”寄情
雪橘
心向辽东
归去来
夜阑听雨
听雨
寄情于人、事、物、景中
喜欢你,不问归期
浊酒天涯是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