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新技术改革创新传统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

2022-05-30 14:35丁大琴刘慧
关键词:机器翻译教育变革人工智能

丁大琴 刘慧

摘 要:人工智能时代, 翻译技术层出不穷、 迭代更替, 给语言服务行业和传统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巨大挑战, 迫使高校改革创新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文章基于以机器翻译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新技术的蓬勃发展,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改革创新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性,并围绕翻译人才培养目标、实践能力培养、 培养范式以及师资培养等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了相关革新途径, 提出高校应着力培育“翻译+专业+技术”多元复合型翻译人才, 广泛开展校企合作以提升翻译人才实践能力, 打造特色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师资力量,提升高校翻译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人工智能;机器翻译;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变革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1101(2022)02-0099-05

The Reform of Traditional Training Mode of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ING Daqin,LIU Hu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ainan,Anhui 232001,China)

Abstract: In the 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the endless creation of translation technologies brings great challenges to China′s language service industry and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training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which forc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reform the training mode of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The paper analyzes the inevitability of the reform of the traditional training mode of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in the era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ased on the booming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ies represented by machine translation.Then in order to innovate traditional training mode of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this paper gives some specific suggestions including cultivating multi-disciplinary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combing translation,professions and techniques,extensively conducting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to enhance the cultivation of translators ad interpreters′practice ability,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with characteristics,and developing a strong talent pool of teachers to improve teachers′ strength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target of translation talents,practical ability cultivation,cultivation paradigm and teacher cultivation.By doing so,it can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achine translation; training mode of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education reform

隨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AI+”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推动着人类社会向智能化时代迈进。机器翻译也不甘落后,不断与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等新技术进行融合,推动翻译技术革新发展,极大提高了翻译速度和质量,扩大了语种覆盖面,增长了知识获取方式,成为名副其实的宠儿。从技术角度来看,机器翻译共经历了“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翻译”[1]13个发展阶段。目前,与深度学习等新技术进行深度融合的神经机器翻译,直接从源数据中学习语言知识,不但弥补了规则机器翻译和统计机器翻译只能从原有语料库中学习这一缺陷,而且还可以更高效地处理深层次语言信息,实现数据自动存储、技术自动升级;同时,神经机器翻译通过“基于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的递归神经网络”[2]1735获取长距离依赖以解决源语和目标语语序差异问题,使得译文更具有人性化。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技术上不断推陈出新,算法上不断优化升级”[3]97的机器翻译,既给社会各界注入了新鲜活力,又深刻影响了翻译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紧跟技术赋能的数字化时代发展,很多高校进行了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如香港中文大学早在21世纪初就设立了“世界上首个计算机辅助翻译硕士学位”,“强调现代计算机技术与翻译的结合”[4]5;美国蒙特雷高级翻译学院、爱尔兰利默里克大学等高校开设了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翻译记忆、语料库等课程,教授学生灵活运用“Trados、Déjà Vu等翻译记忆技术系统”[5]36,以增强翻译技术素质。近年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等国内高校也尝试开设计算机辅助翻译专业,教授翻译技术和本地化工程与技术等相关课程。但是除了极少数高校外,国内大多数高校存在翻译技术课程不完善、不深入、不透彻,师资力量和翻译技术工具相对匮乏等问题,尚无法应对技术赋能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高校必须革新传统的思维模式,创新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出“懂语言+懂技术”[6]59的国际化翻译人才。

一、人工智能时代改革创新传统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性

自2016 年谷歌发布“神经网络机器翻译(NMT)系统”[7]123以来,机器翻译得到迅猛发展,不仅支持多语言、多方向翻译,更是实现了与“语音识别、语音生成、字幕技术等多技术相结合”[8]87,极大提高了翻译质量和效率,降低了翻译成本,满足了多元需求。最重要的是,机器翻译的发展重塑了翻译行业的工作模式和商业模式,导致市场由最初的人工翻译迅速向高效实惠的机器翻译转变,所以翻译专业毕业生要想在机器翻译迅猛发展的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充分掌握翻译技术。基于此,高校在培养翻译人才时就必须调整培养策略,革新传统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市场发展。然而,根据王宇康等所作的一份问卷调查,“88%的调查对象认为目前高校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无法适应市场变化和革新”[5]35。毕业生技术能力与企业需求不匹配,引发学生难就业、企业难招聘等问题。因此,现行高校翻译人才培养的焦点亟需转向集语言知识、技术知识以及专业知识为一体的优质高效翻译人才的培养。

(一)传统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不适应性

人工智能时代,国际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因此对“懂语言+懂技术+懂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都在逐渐加大。对于高校来说,必须重新审视教学观念、教学体系,认可并履行“识变、应变、求变,新使命、大格局,新文科、大外语”[9]3的改革理念,培养出优质高效的技术性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市场需求。

然而我国大多数高校仍然沿用传统单一的外语教学模式,尚未摆脱外语人才培养的陈旧理念和做法,尤其在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还存在如下主要问题:(1)部分高校过于注重学生的语言知识及翻译理论知识培养,忽略了学生“翻译技术素养”“职业素养”“杂学素养”[10]147的培养,造成课程体系相对滞后,学生综合能力与社会需求不吻合。(2)各大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理念存在同质化问题,缺少地方特色、学校特色。(3)高校翻译人才培养忽视了翻译实践的重要性,造成教学与实践相脱节,学生实践、实战能力不足。(4)大多数高校翻译教师毕业于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虽然精通外语,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相应的口筆译实践经验,往往不能紧跟技术发展向学生提供面向市场的翻译教学。

(二)机器翻译对当前翻译人才培养的挑战性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下,机器翻译得到了长足发展,逐渐呈现出“专业化、集成化、智能化、云端化、泛在化、平台化和生态化”[8]94等特色,无论是“咪咕灵犀”、搜狗旅行翻译宝、魔芋AI翻译机等设备,还是Trados、Déjà Vu、MemoQ等翻译记忆库,都凭借自身的便捷、高效、低成本等优点得到了社会青睐。因此,越来越多的翻译文本投向机器翻译,而非人工翻译。

上海交通大学的朱一凡和管新潮教授曾将翻译人才分为四种类型:“高端口笔译人才、高级翻译及研究人才、复合型翻译人才和应用型翻译人才”[11]40,并对此展开分析,认为高端口笔译人才和高级翻译研究人才凭借灵活的跨文化沟通能力、高超的知识结构、人文素养、创造性思维,远远优于机器翻译。但是,面对程序性及应用性文本翻译时,机器翻译往往凭借其容量大、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可控性和一致性强等特点拥有巨大优势,甚至在某些环节上可取代人工翻译。因此,原本社会需求量最大、高校视为培养目标的应用型翻译随着机器翻译的普及,逐渐呈现出萎缩状态,这就给高校翻译人才培养带来了严重打击。

(三)机器翻译给高校翻译人才培养带来的机遇

机器翻译技术的发展给高校翻译人才培养带来的不仅仅是严峻的考验与挑战。 机器翻译凭借自身与人工翻译的互补关系, 大大拓展了高校翻译人才培养领域, 促进高校不断改革创新翻译人才培养模式, 给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理念, 带来了新机遇。 就如北京语言大学刘和平教授2019年5月在“人工智能的挑战与翻译专业的发展”高层论坛上所说,人工智能时代“不可抗拒,只能拥抱”[12]110。

机器翻译虽然可以取代应用型翻译中基本的文字转换工作,但对于文字中所包含的跨文化交流,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来说,是无法识别的,所以机器翻译仍需要人工协助完成译前和译后的编辑工作,这就为高校译后编辑、校审、翻译与本地化技术管理等课程的开发提供了现实需求与依据,有助于改革创新翻译人才培养方案。与此同时,机器翻译的发展也推动着翻译人才培养重点由传统的翻译方法、翻译理论、翻译课程转向职业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重点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机器翻译的发展深度融合了计算机和信息科学技术、语言学、神经学以及其他学科知识,加强了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有助于增强学生跨专业、跨学科理解力,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机器翻译一定程度上可以胜任一些应用型和复合型翻译工作,有助于高校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扬长避短,培养高端口笔译人才、高级翻译及研究人才、语料库人才和翻译技术人才。因此,高校必须抓住机遇,充分利用翻译技术,向培养“高层次编译译审人才、翻译技术和翻译管理人才”[13]90转变,培养学生“人机耦合”[14]94翻译观。

二、人工智能时代的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时代,机器翻译技术的迅猛发展给高校传统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巨大挑战和难得的机遇,高校应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从培养目标、实习实践、培养范式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进一步完善翻译专业教育体系,实现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懂技术、懂专业的高层次翻译人才的最终目标。

(一)革新培养目标:转向培育“翻译+专业+技术”多元复合型翻译人才

随着机器翻译技术迭代更替、“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以及全球语言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翻译、翻译技术与其他领域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日益复杂的翻译实践要求译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双语功底、广博的百科知识、高超的翻译技能、优秀的人文素养与精湛的业务能力,还要精通翻译技术与专业领域知识。然而,当前我国很多高校,仍采取传统翻译人才培养模式,重基础知识教育、轻语言外专业知识培养及翻译技术培养,造成学生跨专业、跨学科素质和技术素质不足,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对翻译人才的多元需要。因此,高校應紧跟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探索、创新现代化翻译人才培养方式,着力培养“翻译+专业+技术”多元复合型翻译人才。

具体而言,首先,要加强翻译专业教学,巩固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翻译理论水平及跨文化理解能力,确保学生能够在准确理解原文和流畅表达译文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多种翻译技巧和方法进行翻译活动。其次,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打破学科界限,开设多领域、跨学科专业课程,推进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增强学生的跨专业、跨学科理解和表达能力,提升翻译的专业性。最后,促进翻译教学与技术教学的结合,增添语言服务课程,开设计算机辅助翻译、术语库、本地化、译前编辑、译后审校等语言技术类课程和排版、文本分析、信息检索等信息技术类课程,鼓励学生使用语料库和 Trados、MemoQ、Déjà Vu等翻译工具进行辅助翻译,增强学生的翻译技术素质、技术思维能力,提高翻译效率,增强业务水平。

(二)革新实践能力培养:转向广泛开展校企合作、重视翻译实践能力

翻译作为一门偏重“职业性”和“实践性”[15]71的学科,更看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然而,一些传统高校往往更注重理论知识和翻译技巧的培养,尚未意识到翻译实践的意义,从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课堂教学与实践、实习脱节,学生很难获得有效的训练。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翻译实践的重要性,广泛开展市场调研,了解翻译公司的人才需求,主动谋求合作,为学生搭建并拓宽翻译实践平台,以提供更多的翻译实践、实习机会,为翻译人才培养提供一片沃土。

具体而言,(1)部分高校应转变培养观念,充分利用当地现有资源,主动联系校友、政府部门、其他高校以及翻译相关企业,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将翻译行业的实际需求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深度结合。高校可安排专职翻译教师牵线搭桥,帮助学生积极对接企业项目、社会翻译实践项目;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前往翻译公司、报社等实践场所实习,切实弥补学生翻译实践不足的问题,真正将企事业单位变成第二课堂。(2)地理位置欠佳、资源不丰富的高校,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国内资源,定期邀请有关企事业单位资深翻译员带着翻译项目走进校园,为学校设置实践教学、成立实践合作小组和建立翻译工作坊提供建议及项目资源;另一方面可利用互联网技术,采取线上实习、校内校外双导师制,鼓励学生在线接触语言服务业的翻译项目以及企业所使用的MemoQ、Trados等翻译工具。此外,还可以利用当前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信息技术与教学进行融合,开展“虚拟仿真实验实训课”[16]7。如高校教师可以通过模拟中小企业交流会,进行同声传译或交替传译训练,破解高校翻译专业实习、实践中的难题。通过实践,学生既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巩固所学翻译理论和技巧,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和企业之间的双向了解,为今后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革新培养范式:转向追求有特色的翻译人才培养体系

自2007年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成立以来,高校翻译人才培养体系大都千篇一律、相差无几,缺乏地方特色、本校特色。因此,各大高校应认真分析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学生知识水平、当地的资源优势、学校的特色专业以及既有的师资力量等制定特色翻译课程,进行特色培养,打造以学生为中心、学校为支撑、市场为导向的特色翻译人才培养体系。

一方面,高校应对自身进行精准定位,分析本校的办学优势、特色专业和专业特点,并深入了解当地实际发展需要,谋求专业与翻译人才耦合,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特色翻译人才培养体系。例如,(1)语言类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师资和生源优势,重点培养高级翻译人才和顶级翻译理论研究人才。(2)理工类院校和职业类院校应将本校的特色专业与翻译专业深入融合,形成“翻译+专业”特色翻译,如以土木工程学科为特色的院校应着力培养建筑学翻译人才,充分发挥翻译的职业性和技术性。(3)师范类院校则应该坚持维护自己的“师范”旗帜,除了传授学生翻译理论和技巧、教育教学知识,为地方、国家培养优秀师资力量外,还应着力培养学生翻译并研究国外教学理论的能力,深入学习国外优秀的教学体系,同时推动我国教学体系走出去,为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奉献一份力量。另一方面,位于特色文化地区的高校应结合地方历史、文化、旅游等独特资源,以当地的博物馆、文化旅行社、民俗展览馆等为依托,培养地方特色翻译人才,弘扬当地文化,引领中国文化走出去。例如,安徽省的高校可致力于打造淮南子、徽商、黄梅戏等特色翻译人才培养体系。

(四)革新师资培养:转向广纳贤才、实质性提高师资力量

“教学师资是提高翻译技术教育的关键”[17]85,优秀的翻译师资队伍是高校提高翻译教育质量、培养出色翻译人才的前提条件。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师资队伍仍以传统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为主,缺乏高端译员所具备的现代化翻译技术水平和翻译经验,无法满足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翻译教学需求,也无法培育出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翻译人才。因此,高校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翻译教师团队数量和质量。

具体途径有:(1)高校应加强教师翻译技术培训力度,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校内外的翻译技术培训课程和学术研讨会,提高教师自身的翻译技术素养和教学能力。(2)高校可以公派教师前往国外大学访学,学习借鉴国外优秀的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取长补短,优化高校师资力量和内部教学体系。(3)加强不同学院之间、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教师跨学科知识,培育多元复合型翻译师资队伍。(4)优化人才评价体系,深化高校翻译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强调以质量为导向,破除唯论文、唯学历等倾向,并将翻译相关证书、译著成果列入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和考核评级系统,激发教师对翻译实践的热情。(5)高校可聘请企业具有丰富口笔译实践经验的专业译员担任教师,从事翻译技术教学和翻译实践教学。

三、结语

机器翻译辅助人工翻译的时代已悄然而至,虽然到目前为止,机器翻译尚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但发展趋势有目共睹,高校应积极面对机器翻译飞速发展给其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从技术层面上看,机器翻译共经历了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翻译三大发展历程,凭借自身强大的学习能力极大提高了翻译效率和译文质量。从现实情况来看,传统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不适应性,尚无法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发展。因此,高校必须与时俱进,在翻译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设置、课程安排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各方面采取积极措施,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机器翻译带来的挑战,兴利除弊。在此基础上,笔者对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几点建议:培育“翻译+专业+技术”多元复合型翻译人才;广泛开展校企合作,重视翻译实践能力;打造特色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广纳贤才,提高师资力量。希望高校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及时追踪市场发展变化和翻译技术的更新情况,以市场为导向,紧跟时代发展潮流,随时做好调整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实践平台、师资力量等方面的準备,着力培养懂翻译、懂技术、懂专业的复合型翻译人才,以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最终实现“人机共舞”[18]75。

参考文献:

[1] 冯洋,邵晨泽.神经机器翻译前沿综述[J].中文信息学报,2020(7):1-18.

[2] HOCHREITER S,SCHMIDHUBER  J.Long Short-Term Memory[J].Neural Computation,1997 (8):1 735-1 780.

[3] 高璐璐,赵雯.机器翻译研究综述[J].中国外语,2020(6):97-103.

[4] 武光军.复合型翻译人才:我国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改革方向[J].外语界,2011(3):2-8.

[5] 王宇康,王晶晶,臧奕,等.AI+浪潮下翻译人才的培养策略研究[J].国际公关,2020(5):35-36.

[6] 韩林涛,刘和平.语言服务本科人才培养:“翻译+技术”模式探索[J].中国翻译,2020(3):59-66+188.

[7] GEHRING  J,AULI  M,GRANGIER D,et al.A convolutional encoder model for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A].BARZILAY,REGINA,KAN,et al.Proceedings of the 55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C].Vancouver: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2017: 123-135.

[8] 王华树,李智.人工智能时代的翻译技术研究:内涵、分类与趋势[J].外国语言与文化,2020(1):86-95.

[9] 吴岩.新使命 大格局 新文科 大外语[J].外语教育研究前言,2019(2):3-7+90.

[10] 郝倩,郭亚文.“一带一路”背景下翻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与对策[J].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147-152.

[11] 朱一凡,管新潮.人工智能时代的翻译人才培养:挑战与机遇[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37-45.

[12] 赵璧.积极应对,多元创新:“人工智能的挑战与翻译专业的发展”高层论坛综述[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9(6):110-112.

[13] 穆雷,仲伟合,王巍巍.从职业化角度看专业翻译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J].中国外语,2013(1):89-95.

[14] 余玉秀.AI+翻译:人工智能与语言行为人机耦合应用研究[J].传媒,2019(8):94-96.

[15] 张永泽,于广琮.构建以项目为依托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J].江苏高教,2017(4):71-73.

[16] 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17] 崔启亮.MTI翻译技术教学体系设计[J].中国翻译,2019(5):80-86.

[18] 唐林伟,黄思蕾.从“机器换人”到“人机共舞”:工业4.0进程中工程技术人才角色定位与教育形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4):75-82.

[责任编辑:吴晓红]

猜你喜欢
机器翻译教育变革人工智能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互联网+新时代下人机翻译模式研究
“语联网+行业” 助力中国伟大复兴
MOOC时代图书馆角色定位与创新服务
大数据背景下石油科技翻译
大数据背景下石油科技翻译
机器翻译不可盲取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