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SMART”原则助力调整学习目标

2022-05-30 10:48涂玉丽
中学生博览 2022年20期
关键词:投球爱迪生不合理

涂玉丽

【设计理念】

中学阶段的智力发展核心素养重点在于元认知的发展,中学生元认知发展核心素养包括学法调控、自我监控、反思调节、时效管理、质疑探究和系统整合6个方面。其中,反思调节是警觉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能反馈矫正,调整学习目标是初中生必须具备的元认知核心素养之一。

本节心理班会课就是围绕反思调节展开,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会反思学习目标是否合适,以及如何调整学习目标使之更加合理有效。

【活动目标】

1.了解与理解:了解调整学习目标的重要性,知道合理目标的“SMART”原则。

2.尝试与学会:尝试分析学习目标中遇到的问题,初步学会调整学习目标的方法。

3.体验与感悟:体验调整学习目标对于人们成长和成功的重要性,并通过调整学习目标激发践行学习目标的自信心和行动力。

【活动准备】

事先准备乒乓球、小盒子,目标反思调节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投球游戏

教师:篮球是我们班同学很喜欢的体育运动,而且我们班的A同学是我们班篮球主力健将,下面我们就请A同学为我们展示投篮风采。要求是从讲台向教室后面的一个小盒子中投乒乓球,目标是球投进盒子里。

由于投球距离很远,篮球健将几乎都投不进。

教师:接下来,老师还需要一位对于投篮不是很内行的帮手,要求是站在这个盒子旁边(伸手就可以够到盒子的地方)向盒子里投乒乓球,目标也是把球投进盒子。

虽然B同学不是很擅长篮球,但现在由于他是从很近的地方投球,几乎都是顺手就能丢进去的,所以他很容易就把球投进盒子里。

老师问两位投球同学的感受。

B学生分享:感觉没有什么意思。因为太容易了没有挑战性,或难度太大,根本不可能进球,投球就不成功,所以没意思。

老师问全班同学:请小组讨论,如果要两位同学都感到投球有意思,这个游戏该怎么调整?

学生1:两次投球的距离设置不合理,应该调整一下。

学生2:投球的目标一个太大了,几乎达不到;一个太小了,很容易达到。可以把目标改一下才有意思。

学生3:……

教师点评:大家通过投球游戏分析了开始的目标是不合理的,要想使投球更有意思就需要调整我们一开始制订的不合理目标。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与学习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目标需要调整的时候,所以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一下“学习目标的调整”。

设计意图:通过投球游戏,引起学生注意和参与课堂,引出本节课主题。

二、头脑风暴:为何要调整学习目标?

1. 教师:今天分享的话题是学习目标调整,首先第一个问题我们要弄清楚,为什么要调整已经定下的学习目标呢?请各小组讨论5分钟,想出的理由越充分越好。

各小组反馈:

学生1:原有的目标已经实现了,比如初一开学时我的目标是考进年级前100名,通过努力我已经进前90名了,那我接下来的学习目标就需要调整一下。

学生2:我的兴趣爱好发生了改变,我就会重新再定一个目标。

學生3:原来小学时我的成绩都是年级前三,所以初中也给自己定了年级前三的目标,但是尽管我非常非常努力,但是几次大考都没有达到目标很受打击,我觉得这个目标需要调整一下了。

学生4:……

教师小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我们制订过很多目标,目标实现后需要调整之前的再定下一个目标;而且随着我们成长,我们的兴趣会改变,我们的能力会发展,我们的潜能会增长,一旦发现我们前期制订的目标不再适合当下的实际情况,就需要做出修改和调整。

2. 爱迪生成功的启示

PPT展示故事 

一天,爱迪生正专心致志地看书,有位绅士向他走来,问道:“我时常在这里遇到先生,请问您读了多少书?”

“我已经读了15英尺高的书了。”爱迪生看了看这位有点古怪的绅士,认真地回答。

“哈哈哈哈……”绅士大笑起来,这使爱迪生感到惊异。过了一会儿,绅士又认真起来:“啊,15英尺,值得佩服。请问你读书有什么确定的目的吗?据我观察,你以往读的书与今天读的书性质不一样,你是不是随便读的呢?”

爱迪生忽闪着明亮的眼睛说:“不!我是按照次序来读的。我下定决心要读完这个图书馆里所有的藏书。”讲完这番信心十足的话,爱迪生直盯着那位绅士,盼望着他说出一句表扬的话。不料那绅士却说:“你要读完这个图书馆里所有的书,真是精神可嘉啊!

但是,你这种读法是会浪费精力的。经济有效的读书方法是,应该先有适合的目的,之后再去选书读。你要定一个方针计划,有了这些就可以循序渐进了!”

一番话,犹如一道阳光透过心扉,射入了爱迪生求知欲强烈的心田。他牢牢地记住了这位绅士的指点,开始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不再按照书架次序读书,而是更加有计划地选书学习。

为了研究发明电灯,爱迪生在图书馆使用的笔记本达200本,共计4万多页。这种带着一定目的,有计划积累知识的学习、读书方法,给爱迪生带来了莫大的好处。最终,爱迪生成了非常著名的发明家。

请学生在小组里分享调整目标对于爱迪生成长和成功的重要性:

学生1:调整学习目标为爱迪生发明电灯提供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储备。

学生2:调整学习目标也使爱迪生有更多时间去专攻一件事。

学生3:如果爱迪生还是照着原来的目标前进,可能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光明。

3. 教师追问:同学们,请结合实例谈一谈,在我们自己的学习生活中,调整学习目标有什么重要性呢?请在小组内议论后分享:

学生1:学习内容变难的时候,适当调整一下作业速度的目标,可以让我们不那么挫败。

学生2:调整学习目标可以让我们不断地进步,比如这次超预期很轻松达到了班级前10名,后面你的学习目标就可以再调高一些。

学生3:……

教师归纳:适时调整学习目标,既可以减少一直实现不了目标的挫败感,提高成就感,也能更好地激发和维持我们学习的自信心和内动力,让我们更加合理利用有限的时间,学习更加高效!

设计意图:以学生都熟悉的爱迪生为对象,说明调整学习目标对于个人成长和成功的重要性。通过结合身边实际情况的讨论,为后面引出如何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做铺垫。

三、如何调整学习目标

1. 教师:适时调整学习目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步,那么我们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呢?我们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样的目标才是合理的,请小组讨论,并写出3个你们认为是“合理目标”的关键词。

小组代表上来写在黑板上,请同学们找出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可达到的”“有挑战性的”“适合自己的”……

2. PPT展示:

美国著名学者洛克(EdwinLocke)于1967年提出,设置的目标应满足“SMART”原则。

一个合理的目标有五要素,就是常说的SMART原则,SMART是5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S就是specific,即具体的;M就是measurable,即可测量的;A就是attainable,即可达到的;R就是relevant,即相关的;T就是time-based,即有时限的。

3. 教师出示两个案例,全班分组活动:

小红的学习成绩总是处于班级的下游水平,这次她想有一个大的进步:“我今年的学习目标是达到班级上游水平,这样每一科的成绩都需要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凯凯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满怀信心地说:“我的学习没有问题,我的目标是所有学科仍保持前列。”

分小组结合案例讨论洛克提出的一个原则,并在海报纸上写下你们的观点,然后全班分享。

(1)第一组:根据“Specific”原则来判断以下目标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该怎样调整呢?

小组观点展示:“上游水平”和“很大程度提升”都是不明确的,应该具体到分数名次更好。前3和前10都是“前列”,描述的不清楚。

(2)第二组:根据“Measurable”原则来判断以下目标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该怎样调整呢?

小组观点展示:目标也应该是可衡量的(如通过测验衡量)。在确立学习目标时,化繁为简,尽可能地量化学习内容和任务,这样便于实施,也便于检查学习效果。

(3)第三组:根据“Attainable”原则来判断以下目标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该怎样调整呢?

小组观点展示:制订的目标可以有挑战性,有一定的难度,但决不能达不到。制订目标时应从实际出发:一是从自身实际出发,既知己所长,也知己所短,把目标建立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上;二是从环境条件及所要学习的内容和任务的难易程度出发。

教师结合学生发言,回顾爱迪生的故事,体会“从实际出发制订合理的目标”。

(4)第四组:根据“Relevant”原则来判断以下目标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该怎样调整呢?

小组观点展示:在制订个人学习计划和目标时,如果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和学校的培养计划相关,与学习课程结合,这是最理想的。

教师结合学生发言,播放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视频,体会目标的“相关性”。

(5)第五组:根据“time-based”原则来判断以下目标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该怎样调整呢?

小组观点展示:目标必须是有时限的,形成一个在时间轴上步步向上的阶梯,知道一定时期要达到的高度。因此,可以把目标分解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长远目标,然后从近至远按部就班做下去,这是实现最终长远目标唯一的智慧的选择。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讨论和结合案例、名人故事对“SMART”原则的介绍,让全班学生积极思考明确什么是“合理的目标”,为后面反思自己之前定下的中考目标是否需要调整,以及如何调整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

四、尝试调整学习目标

1. 教师:合理的目标应该满足“SMART”原则,了解了怎样的目标才是合理的,现在我把同学们课前写下的中考目标表(表1)(只填写第一行,其他都是空白)发下去,请根据“SMART”原则反思分析之前定下的目标是否合理,合理的打√,不合理的打×,并试着把调整后的目标写下来。

2. PPT呈现表格(表2),背景音乐响起,让学生在缓和的轻音乐中沉静下来,反思书写。

设计意图:应用“SMART”原则反思分析自己之前的学习目标是否需要调整,重新激发学生更清晰的斗志和对中考目标把握的明确程度,让学生认识到调整学习目标的重要性和时效性。

【教学反思】

调整学习目标是元认知中反思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比较难以用语言外化表达清楚的内部心理活动,所以为使学生快速进入主题并与目标制订厘清关系,本课开始用已定下目标的投球游戏导入,并在后面的活动中尽可能将抽象的概念用可操作的活动或者实例表现出来,從而让学生对调整学习目标有更直观的感受和清晰的认识。本节课的不足之处:问题设计不够开放,学生讨论氛围不够热烈;内容上还需要提炼,要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静静反思和调整。

特约编审/苏林

猜你喜欢
投球爱迪生不合理
投球手和击球手的较量
——基于博弈论视角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人人认识的爱迪生
一种新型分层压裂连续投球检测装置的设计方案
发明大王爱迪生
发明大王爱迪生
爱迪生的“135岁”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阻止接球
不合理上访与信访体制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