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见“伤”,父母怎么做才能抚平伤痛?

2022-05-30 10:48汪艳芳
中学生博览 2022年20期
关键词:鱼缸小鱼陪伴

汪艳芳

心理老师有话说:

作为老师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我既了解孩子的痛苦,也能理解家长的不易。

我是一位从教14年的心理老师,发现最近几年心理咨询的学生越来越多。一方面,我庆幸孩子们懂得倾诉,能将心里的苦如实道出;另一方面,我又为一些孩子的心理状况深深担忧,那些童年带来的“伤”,时时伴随着他们。在咨询中,因家庭教育不當引发的心理问题占总咨询案例的85%以上,最爱孩子的父母却是“伤”孩子最深的人。

作为老师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我既了解孩子的痛苦,也能理解家长的不易。所以急切地想分享出工作中遇到的真实案例,希望能引起家长们对家庭教育方法的思考。

案例一:在打骂中成长的他

一个给父母写绝交信的孩子

我终于鼓起勇气给父母写了绝交信,这辈子都不会再见他们。我恨他们,从小学到初中,他们对我都是打骂、讽刺、挖苦,我只要考不好,就会被他们打骂。有时候我也会努力地做他们心中的好孩子,可是无论我怎么努力,都得不到他们的肯定,我实在受不了了,干脆自暴自弃。我不喜欢所有人,以后也不打算从事和人打交道的工作。

心理老师支招:孩子放弃自己,作为父母我们该怎么做呢?

首先,如果您的行为确实已经对孩子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我们要想办法去弥补。比如,敞开心扉地和孩子交流,放下家长的架子,向孩子真诚地道歉。也许孩子写绝交信只是想表达自己的委屈和不满。

第二,多使用鼓励的方式进行教育。孩子不是不想成为“好孩子”,不是不想成为父母的骄傲。而是,他们尽了自己的努力,得到的却仍是打骂、讽刺、挖苦。于是,他们自暴自弃、怀疑自我,从而在“不好”的路上越走越远。

第三,好的亲子关系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想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影响,必须要处理好亲子关系,要让孩子感受到对他们的爱。

案例二:在监控中成长的他

一个爸爸不在,才觉得自由的孩子

我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爸爸回家带我,刚开始我很开心,终于可以和爸爸生活在一起了,但是,这却是我痛苦生活的开端。

他特别看重我的学习,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就是让我学习,我不能离开学习桌半步。后来,爸爸因为要外出工作,不方便时刻监督我,就在学习桌旁安装了监控,以方便对我的实时掌控,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初二。

整整6年的时间,我过得特别压抑,最开心的是初三那年,因为他又去外地打工了,那一年我是一个人过的,虽然很多事都要自己做,但我觉得很自由。由于我从小很少和同伴一起玩,导致现不知如何与同学打交道。

心理老师支招:孩子沉默寡言,父母该怎么做呢?

首先,给孩子独立成长的空间。有这样一个故事。鱼缸里的小鱼,每天都得到精心的照料,可2年过去了,小鱼始终只有三寸长。直到有一天鱼缸被打破,小鱼被放到了院子里的水池中。仅两个月的时间,小鱼就从三寸疯狂地长到了一尺!小鱼需要自由的成长空间,孩子也是。一个被圈养于鱼缸的孩子,他的世界被收窄到课桌的方寸之间,没有选择、没有自由,成长之路自然无比艰难。

第二,要信任您的孩子。我想这个爸爸之所以去监视自己的孩子,就是对自己孩子极不信任。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做任何事都被人监视,你是什么感觉。孩子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健康的身心才是第一位的。

案例三:在“寄宿”中成长的他

一个习惯了自己一个人、重度抑郁的孩子

我爸妈是做生意的,没有时间照看我,当别的孩子还在妈妈身边撒娇,我却被寄宿在幼儿园老师家。我不敢在老师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时候太想爸妈了,就一个人躲在楼梯下面哭。

因为从小情绪没有合适的宣泄渠道,导致我现在情绪不好时,就会采取自残的方式缓解压力,被诊断为重度抑郁。妈妈知道后,也很着急,开始关心我,但我不需要她的关心,在我最需要她的时候,她在哪里?!

心理老师支招: 父母该如何平衡工作和孩子呢?

首先,要尽可能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幼时的陪伴能帮助孩子养成安全的依恋关系,让他确信遇到任何困难、挫折也没有关系,因为父母会陪在身边,帮他共同度过。而幼年时缺少父母的陪伴,孩子容易陷入焦虑、恐惧之中,像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说的,“很难发展社会兴趣,很难对他人产生情感。”

其次,不要让孩子过早寄宿。从小被送到寄宿学校,孩子很自然地会产生一种想法:“是不是爸妈不爱我?他们是不是不想要我了?”孩子们会担心父母不爱他,害怕被抛弃,影响到成人之后的生活。

所以,请在孩子幼时用心陪伴,你与他之间爱的宝塔,便由那点点滴滴的时光构筑而成。

留言板: 小编喊你来投票啦!

动动小手,选出本期杂志中您最喜欢的3篇文章。您的留言被选中刊登,编辑部将为您送出一份小礼物!

我最喜欢的文章(3篇)

因为

留言请标注您的姓名(笔名)和身份(老师、家长、学生)

联系方式:嘉琳编辑微信:miaohaha2014(添加时注明:参与留言板活动)

编辑/苗嘉琳

我最喜欢的文章TOP榜    

邬鹏(家长):我是一个数学老师,同时也是一位初中生的家长。我是无意间在学校的阅览室看到这本杂志的。当时封面上的话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当你知道应该往哪走的时候,你才会强大。我儿子正处在叛逆期,还有点厌学的情绪,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也没有什么目标。看了贵刊对赵老师的采访后,我很有触动。杂志里还有几篇文章是揭秘时间管理的,有故事也有解析和方法,非常好,后来我也跟孩子分享了这些方法。这是一本非常好的杂志,浅显易懂,能帮我们这些不了解心理学的家长更容易和孩子沟通。

猜你喜欢
鱼缸小鱼陪伴
陪伴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鱼缸里的杀手
鱼缸水
陪伴
家里的小鱼缸
小鱼
小鱼
小鱼
冰立方鱼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