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语文课堂规范学生语言行为的研究

2022-05-30 10:48高桂英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18期
关键词:小学低段有效方法语文课堂

高桂英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差,且处于认知初期阶段,语言行为很容易出现不规范的情况,尤其是小学低段学生,对语言体系尚未形成清楚认知,语言能力较低,为语文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难度。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了解小学低段学生的语言特征、存在问题,而后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规范语言行为。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小学低段语文课堂规范学生语言行为的方法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的有关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小学低段;语文课堂;语言行为;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18-0073-04

Research on the standardization of students' language behavior in the lower Chinese classroom of primary schools

GAO Guiying (Longgang Primary School, Chengguan Town, Yongdeng County, Lanzhou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Students in the primary school stage have poor learning ability and are in the early stage of cognition, and their language behavior is prone to irregularities. In particular, students in the lower grades of primary school have not yet formed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language system, and their language ability is relatively low, which brings certain difficulties to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teachers. This requires that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ers should understand the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students in the lower grades of primary schools, and then adopt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to improve students' language ability and standardize language behavior.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methods of regulating students' language behavior in the lower-level Chinese classroom in primary school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related work in the future.

【Keywords】Lower grade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Language behavior; Effective method

語言行为是基于学生自身语言认知、语言能力形成的。小学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规范学生语言行为的最佳场所,必须保证教学有效性,为学生的良好语言行为培养创造条件。然而,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现下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教学更注重理论知识讲授,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最终导致学生语言行为不规范这一消极后果。任课教师应充分了解这一点,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规范语言行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联系实际分析小学低段语文课堂规范学生语言行为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1.语言行为概述

(1)语言行为的内涵

语言行为与“语言能力”相对。指用本国语言所说的话语,认为由于先天的语言能力的作用,人可以构造出无限多的句子,而他并不知道是语言能力控制着他的语言行为。从这一定义不难看出,学生个人的语言能力,直接决定着学生的语言行为,若想要规范学生的语言行为,就必须注重培养较好的语言能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通常情况下,语言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五大类型:①承担性语言功能,主要指说话人表示将要干什么,如恐吓、许诺;②指示性功能,指具有使对方做某事的语言行为,如建议、请求或者命令;③宣告性功能,指能改变世界上某种事态的语言行为;④表达性功能,指说话人表达自己对某事物的情感和态度,如道歉、抱怨、致谢、祝愿等;⑤描述性功能,指描述世界上的状况或事件的语言行为,如断言、主张、报告等。

(2)规范学生语言行为的必要性

语言是人类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方式,每个民族都具有独特的语言形式,由语音、语法、词汇三个重要因素构成,语言行为即将语音、语法、词汇三个要素相互结合,用于表达产生的行为活动。对学生来说,由于年龄偏小、认知能力较弱,尚未建立较为完善的语言体系,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理解错误,影响知识接收、日常交际。小学语文教师作为语言教学主体,在课上应寻求有效方法规范学生的语言行为,一方面有助于深化学生对语言的理解,精准表达自身诉求,为同学、师生、亲子间的顺利沟通提供保证;另一方面有助于深化课文理解,语言教学与知识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交际中,学生运用自身学习的知识,在良好的交际环境中,能获得更多经验、体验,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综合素质十分重要。

2.小学低段学生语言行为不规范的影响因素

小学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自身的语言行为通常会受到周围事物、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个体差异化,再加上现下社会环境复杂,学生很容易接触到新鲜事物与环境,最终导致不规范语言行为出现。具体来说,其影响因素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剖析。

(1)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童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家长的行为、语言、家庭氛围等,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语言行为,家长情绪、语言影响深远,这是由于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力,自控能力弱,模仿过程即学习过程,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模仿家长的语言行为,若家长易怒、语言不规范,学生就会受到影响,导致语言行为不规范的消极结果。

(2)社会因素

现下学生会通过多种渠道与社会建立关联,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均会受到来自社会层面的影响,尤其是互联网中充斥的各类信息,很可能会对学生的语言行为产生错误引导,需要教师在课上加以纠正,并指导学生分辨正确的语言行为,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育、思维成长奠定基础。

(3)学校因素

校园是一个大的集体,由学生、教师、教务管理人员等构成,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者、参与者,是所有学生的学习榜样,若教师出现语言不规范的情况,学生也会模仿、学习,影响学生对正确语言行为的认知与判别,另外,由于小学低段学生处于一个集体中,在相互交流间,部分学生的不规范行为也可能对其他学生造成影响,需要教师在教学、管理中予以重视,注重整体语言的规范教学。

3.小学语文教师在规范学生语言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规范学生的语言行为,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并掌握语言知识是教师的主要职责。小学低段学生正处于思想发育、语言认知形成的关键阶段,教师需结合教材知识,教授学生语言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然而,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教学过程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语言行为的本质是对语言知识的实践,也是学生语言能力的具体体现,从目前语文课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师未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课上教学以知识讲解为主,学生被动记忆,没有从理解的角度出发,指导学生的语言行为,且课上缺少练习环境、空间,部分不规范语言行为很难在第一时间纠正,对学生的认知形成造成阻碍。

其次,师生互动较少,教师在语言行为上存在不足,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语文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一言一行均会影响学生的行为,教师在课上可能存在不规范的语言行为,干扰学生的语言认知,再加上教师与学生间缺乏良好互动,主要以师生关系维系课堂,致使学生很难参与课上活动,无法与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为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再次,教学活动单一,语言行为规范教育重视程度不高,在应试教育思想下,教学通常按照教学大纲来完成,语言知识教学为主要内容,如何运用并未受到重视,在授课结束后,教师通常以习题练习巩固知识,学生较少有机会表达,长此下去,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明显下降,且语言知识运用、情感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难以提升,与素质教育要求不相适应,影响未来学生的语言学习,在缺乏实践的情况下,语言行为很难得到规范。

最后,学生语言素材累积较少,无法支撑其语言行为。由于小学低段学生缺乏足够的生活阅历,以及阅读体验,语言知识获取主要依靠课内知识,具有局限性,难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语言行为是基于个体经验、知识发展而来的,若学生语言素材匮乏,很难清晰地表述自身情感、语意,制约学生语言行为规范化发展。

4.小学低段语文课堂规范学生语言行为的有效策略

基于上述分析,学生的语言行为很容易受到外部语言环境、课堂教学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产生不规范的情况,教师应充分了解各种影响因素,而后利用课上时间,采取有效策略规范学生的语言行为,加快学生语言体系的构建,为其后续的学习、身心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1)创设良好的语言情境

情境创设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办法,可以将学生置身于贴近现实的环境中,调动学生情绪,为学生的学习、掌握语言知识奠定基础,对规范语言行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应紧密结合教材,教材中往往蕴涵了丰富的知识点,是学生语文知识获取、学习依据的主要材料,通过贴合教材创设语言情境,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也能起到锻炼学生语言知识运用能力的作用,指导学生的语言行为。另一方面,教师可利用多种方法,创设语言情境,如多媒体、角色扮演、游戏活动、朗诵演讲等,具体可根据小学低段学生的兴趣与教材内容确定,以多元化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保证后续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展开。

比如,教师在讲授《江南》这篇课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语言情境,将满湖面的莲叶展现在学生面前,然后提问:“同学们在看到这一场景后,想要表达些什么呢?请大家举手发言。”这时,部分学生很有可能会直接回答教师的问题,忽视了教师要求“举手发言”,在无视规则的情况下随意讲话,属于一种不规范的语言行为,教师应予以引导,耐心讲解,而后重新提问,选择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然后,教师可继续进行言语引导:“如果我们跟着采莲姑娘,一起乘着小船,穿行在这无穷莲叶之中,闻着这淡淡的花香,看着这成熟的莲蓬,你想干什么?心情是怎样的呢?”为学生创设一个遐想空间,依次选择举手发言的学生回答,让其表述自己的心情、想要做的事,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空间,而这一过程中,小学低段学生也能学会“听”教师讲话,并较好地表述自身的想法,逐渐规范语言行为。

(2)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师生关系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課堂由教师与学生构成,教师为指导者,学生为主体,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小学低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语言行为特征、兴趣爱好、学习成绩、综合能力与素质等多项要素,制订课程计划与教学方案,做到因材施教,保证教学针对性,这是新时期下国家教育部门对学科教师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教学工作的着力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转变自身思想观念,与学生建立平等沟通、互动的关系,拉近师生距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为了解学生的语言行为、指导学生的语言学习奠定基础。

首先,教师必须明确一切教学活动均应以学生为中心展开,由于小学低段学生很容易受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发生变化,教师应予以动态关注,在密切关注的同时,了解学生现有不规范语言行为的成因,而后寻求解决办法,并利用课上知识讲授、教学等,引导学生对语言知识、语言行为产生正确的认知。

其次,所谓“为人师表”,就是要求教师为学生做好示范,起到表率作用,树立榜样,让学生以教师为标杆。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自身言语,规范语言行为,同时积极与小学低段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以自身规范言语影响学生,促使其学会如何正确地应用语言知识、语言情感。

最后,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语言行为通常由学生的语言能力驱动,教师可利用课上、课下时间,为学生创造语言表达条件,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比如,课上教师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而后鼓励学生在小组或课上表达自己的想法,表述过程中若发现学生存在不规范语言行为,可利用案例、文字、角色互换等方式,引导学生发觉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正,其他小学低段学生也能引以为戒,形成良性效果。

(3)开展多样交际活动

交际活动能够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语言行为,了解自身语言行为中的不规范之处,而后在教师的讲解下加以纠正,起到一定的训练作用。为避免出现学生难以理解的情况,教师选择、开展的交际活动,应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与生活紧密联系,帮助学生分辨生活中的一些不规范语言行为,提高其分辨能力,一劳永逸。比如,教师在讲授《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时,可选择“向日葵”作为延伸点,大多数生活在城市中的小朋友对向日葵这种植物缺少了解,教师可以先对向日葵进行详细介绍,分析“向日葵”这一名字的由来,讲解向日葵的生长习性,这时学生会了解到,原来向日葵可以分辨方向,这一趣味现象会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也会发表自己的喜爱之情,愿意主动地进行语言表述,与教师、同学进行互动、沟通,提高语言能力,促使语言行为规范化发展。

再如,教师在讲授《小蝌蚪找妈妈》这一篇课文时,可以组织学生排演情景剧,将这一则故事从书本中“搬运”到课堂上,模拟“找妈妈”的场景,为了营造真实感,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故事情节,配合不同的音乐,最终形成情景小短剧。这种方法能较好地激发小学低段学生的参与热情,且集体活动更有助于学生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在交际平台上,学生会根据故事主题表述自身的想法、意见,以较好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组织学生排演情景剧前,应说明规则,保证秩序,在明确规则后,可让学生重新自主阐述,将“听”与“说”相互结合,以提高锻炼效果。

(4)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

语言素材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且课内课外均应予以体现。教师应考虑学生的个人因素、能力等情况,采取有效方法,帮助学生完成语言素材积累。具体可有以下措施:

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积累教材中的词句,积极摘抄课外读物中的名人名言,对于这样的积累训练,需要教师为学生多推荐一些与他们认知相符的课外读物,促使学生在不断地阅读中积累大量的语言素材。

②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从整体角度出发开展语文教学,其中任何一个过程均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且语言素材并非完全是书面上的内容,也可以是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的一些知识体验、语言兴趣认知等,这也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学生语文素材的广度,除了阅读课外书籍,还可以选择一些高质量、具有学习、借鉴价值的动画短片供学生学习,不仅可以对语言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其中蕴涵的一些文化元素、思想道德品质等,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对学生规范语言行为起到促进作用。

③课内知识也应做好积累,教材往往包含较多优美的词句,可作为学生语言积累的素材,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积累,教师还可以开展随文练笔活动,鼓励小学低段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知识仿写句子,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后组织学生在课上大声朗读自己写的句子,说明自己的想法,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持续锻炼。另外,教师也可以开展看图说话、看图写话活动,图片也是一种素材,通过开展写话、说话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语言的具体应用场景、方式,规范语言行为,构建语言认知体系。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教师教学难度明显增加,尤其是小学低段学生教育,课上教学往往会受学生自身因素制约,且小学低段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思维、语言、个人能力等,为教学工作带来诸多挑战。从现下小学低段学生的教学情况来看,语言行为不规范现象较为常见,虽然教师为较好地规范学生的语言行为,采取了一系列教学措施,但仍存在问题,难以保证教学有效性。因此,教师在今后应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为核心,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情境、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开展多样化的交际活动、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等方式,改变学生的语言认知,引导其朝着规范方向发展,从根源转变学生的语言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育,提高综合语言水平。

参考文献

[1]达吾勒·巴哈达什.课堂教学管理对小学低段学生的学习行为影响[J].中外交流,2020(01).

[2]杨莹.小学语文低段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研究[J].中外交流,2020(32).

[3]陈梅梅.小学低段语文看图写话课堂教学策探讨[J].语文课内外,2020(23).

[4]罗淑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及运用能力的培养探讨[J].中外交流,2020(16).

[5]王思昊.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J].新智慧,2020(08).

[6]陈其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理解能力的策略[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13).

[7]項莹莹.关于小学语文课堂规范学生行为的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6(03).

[8]段畅.关于小学语文课堂规范学生行为的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7(28).

[9]张文侠.“学讲方式”下语文课堂学生行为新规范[J].课外语文(下),2018(10).

[10]李玲.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行为的控制策略[J].魅力中国,2017(21).

猜你喜欢
小学低段有效方法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试论体育教学中语言的巧妙运用
敢“问”路在何方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无人驾驶智能车障碍检测方法探讨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