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纹样的数字化传承与创新设计研究

2022-05-30 02:15张似晨
艺术科技 2022年19期
关键词:传统纹样创新设计传承

摘要:在中国历史的沉淀中,古代人民的智慧造就了无数的文化瑰宝,在岁月的洗礼中,部分中国传统纹样消失在时光的罅隙里,而人们可以利用现代数字化技术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文章对数字化技术和中国传统纹样的交叉融合进行研究分析,并从数字化角度对中国传统图案的资料收集、分类整理、创新设计、文化传承进行探讨,对其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应用进行实践研究,以期为数字化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化;传统纹样;传承;创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9-0-03

0 引言

数字时代,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被重新架构,科技的发展使生活更加丰富,从慢到快,由繁至简,从单一到多元,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传统纹样在我国流传下来的多为平面形式,在历史环境、天气条件等不可预测的情况时,其多数遭到损毁,如今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对中国传统纹样进行复刻与创新,并且易于保存、易于传播。创作时要考虑纹样和材料的结合是否巧妙,可以是色彩上的改变,也可以是材质上的创新,用更新颖、更直接的方式展示给大众。传播中国传统艺术,对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1 传承中国传统纹样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纹样和雕刻艺术的融合,自古以来就有。例如新石器时期的彩陶图案,中国传统图案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长期的沉淀形成了形式多样、造型优美、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纹样,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中国人的审美和习俗。中国传统纹样形式的多元化,可以从时间维度来看,多个时代的变更迭代,展现出不同时期的纹样;而就空间、民族的跨度而言,由于地域上的差异,表现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就其表现形式来说,其载体不同,传达的意蕴也不尽相同[2]。中国传统纹样的运用在雕塑数字化作品中体现了雕塑作品的文化性,恰恰数字化的雕塑艺术作品也要借用中国传统纹样来彰显其独特性[3]。丰富多样的图案与纹样,凝聚了各个时期珍贵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人文精神和民族内涵,而随着世界文明的不断碰撞,文化软实力逐渐成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促进中国传统纹样的保存与传承,有利于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和发展[3]。

2 数字化设计的好处

2.1 数字技术的发展对艺术的推动作用

纹样原本是一个平面的概念,选择由二维走向三维的切入点进行创新创造,不仅能展现中国传统纹样的魅力,还便于储存与传播、多元化地改造与应用。当代数字科技为传统创作与保存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用三维数字化技术展现中国传统紋样(计算机软件如ZBrush、Maya、3Ds Max、Nomad、C4D、Blender等),能够使中国传统纹样的传播性强、易于保存,从而使中国传统纹样的三维数字雕塑得以保存传播,以立体现代化的方式为大众再现中国传统文化。如今科技进步迅速,当代数字科技为传统纹样创作与保存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为传统纹样和三维雕刻技术的融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整合创新了一套各朝代的纹样3D建模。数字化雕塑既创新了纹样的传承载体,又为文化创意产品的衍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当代数字科技突破了传统文化和数字场景的技术障碍,是对传统图案和文创产品的一次重大变革。

数字时代,数字化开启的文化创意和创新在内容层面促进了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行业的知识、技术、创意的融汇交互,充分展示了其多样性的特点,也使数字文创具备了从产品向产业层面增值的可能。新观念的学习与应用,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探索了一条文化与科技相互赋能的新路径。合理运用计算机软件制作出复杂的图案,利用新型数字化雕刻技术,既可以将我国的传统雕刻技艺发扬光大,改变“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状况,又能节约人力、物力,还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普及推向一个新的层次。将这种创意运用到各个领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让生活不再古板沉闷,让人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特别意义,更好地领略传统文化的美与生机。

2.2 数字技术对中国传统纹样的保存与传承

如今,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可以对传统的纹样进行扫描、绘制、建模等,将其保存下来,使其从单一的平面储存形式,逐步转向三维立体空间的多元化储存形式,进而利用数字化技术对传统的图像、图案进行概括、分解、重构等,提取要素,再以具象、抽象、重叠、对称、夸张等方式组合,最终形成新的传统纹样。

以几何图案为例,多个不同的图案组合在一起,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因而受到了大众的欢迎。另外,利用数字技术保存中国传统纹样,能让纹样更方便地应用于生活中,平面或是立体打印出纹样可以不受限制地放大或缩小,免去了在现实生活中缩放的烦琐步骤,只需要在电脑和打印设备上完成,且不受天气、时间、地点的影响。

在目前的社会群体中,人们已经习惯了数字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可以通过APP、小程序、视频、网站等传播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其内容有“中国传统纹样的科普视频”“中国传统纹样的三维数字雕刻展示”“中国传统纹样系列文创产品”等。当拥有越来越多的数字化纹样信息后,可以整理成库,进行不同类的整理,如时代分类、图案分类(古典、民间民俗等)、艺术手法分类、纹样分布形式(单独纹样、角隅纹样、边缘纹样、连续纹样、适合纹样)等,逐步完善我国传统纹样数据库。

我国的传统图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而对现代设计而言,既要传承传统的图案,又要对传统的纹样图案从形、质等方面进行革新。应积极响应时代号召,不断创新思维和技术,赋予巧妙的设计理念,创作出更多具有装饰意义的时代标志性图案,让美既有图案彰显装饰的韵味,又不失现代风格。

3 中国传统纹样的数字化实践创新与应用

3.1 数字化中国传统纹样的创新理念

纵观中国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祈求和渴望,一直是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话题。童子抱鲤的图案中,鲤鱼的“鱼”与“余”同音,寓意生活富裕,到年节之时,家中殷实富足;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喜欢挂一张童子抱鲤鱼的年画,以表欢庆之情,图来年吉利,作为希望、福禄这一鲜明的文化符号的象征。不同样式搭配的鱼纹,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已经获得了人们的普遍认同。人们一见到“凤”的形象,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凤”“智慧”“吉祥”的文化意蕴,这与现代人对快乐的追求是一致的,因此,“凤”图案的创意设计应具有文化属性。

以笔者的数字创作《大医精诚》为例(见图1),其采用了部分中国传统纹样,如月季、菊花纹、团花纹等,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创作。月季,苏东坡诗曰:“花开花落无间断,春来春去不相关。牡丹最贵为春晓,芍药最繁只夏初。唯有此花开不厌,一年长占四时春。”它被人们视为和平美好、幸福长存、友谊真诚的象征,有光荣的花语含义,寓意着带来了光荣,可以将月季花送给带来光荣的人,以感谢他的付出和努力。菊花纹是传统寓意纹样之一,在西风凌霜、百花凋零之时,菊花却顽强地开放着,这种不怕艰辛的精神,使它成为吉祥、长寿的象征。“团花”形式的基本元素是“圆”,“圆”是对太阳外形的抽象概括。团花纹样可以定义为以生活化、社会性、文化性的内容填充为主,以圆形为主要外形的吉祥图案[4];多种元素的结合,一是在疫情中,医务工作者克服了重重困难,给人们带来了希望,表达了对他们的感激;二是以团花为造型,寓意吉祥,同时也寄托了早日战胜疫情的愿望。

另一创作《人民卫士》(见图2)以莲花纹、盾、虎头、火纹等为元素,并进行了融合创新。莲花纹是中国古代汉族传统纹饰之一,自佛教传入我国,便以莲花为佛教标志,代表“净土”,象征“纯洁”,寓意“吉祥”,是常用的传统图案之一。莲花的“莲”字与“连”和“廉”谐音,使莲花除了本身的文字含义外,更有“连”“廉”的连绵持久、清白廉洁等寓意,如“连年如意”“连年有余”“一品清廉”等。盾,《鸿门宴》载:“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古时的盾牌由皮革、木材和藤条制成。清兵之盾形,以坚藤制,上漆,面朝外,中间有一个小洞,以方便抓取。如今,有些国家仍然在使用盾牌,但并非用于战斗,而是用于警方维持社会治安,防范暴乱,大部分是由高强度的透明有机玻璃制成,它的外壳是透明的,便于观察。在古代,盾形图案多为虎、狮头,在早期亦有用青铜器上的饕餮纹作装饰纹图的。用这些食肉动物的面相作装饰纹图,旨在从精神上压倒敌人,并借此对敌人起威慑作用。火纹是太阳的象征,古代人将火视为一种强大的自然之力来膜拜,在这里指代一种正义的威慑力与勇气。几种元素的组合象征着当代警察的廉洁和无私奉献,他们在危险面前挺身而出,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品质值得当下青年崇敬和学习。

3.2 数字化中国传统纹样的设计应用

文化创意产品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顺应时代发展的一种物质载体。针对特定研究方向的文创产品,应围绕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积极提取、吸收、融合历史文化和艺术要素,才能体现出它独特的历史价值。

首先,中国传统纹样本身就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而采用不同朝代的不同纹样图案来进行数字化文创产品的设计,可以直观地提升其文化魅力,并能提高环境的品位。其次,纹样通常具有一定的含义,通过提取纹样来创作各类作品,它自身就是一种具有思想文化象征意义与主观精神的结合体。在认识和研究各种装饰图案和载体的基础上,提取、简化、重构组合形态,运用现代设计的方法设计文化创意产品,既能充分反映出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民族风格,又能彰显出其鲜明的时代特征[3]。同时,能使中国的传统纹样在新时期得到物化和更新,使数千年来积淀下来的文化基因受到尊重和认同,可以将更多的文化元素融入日常生活中,使大家能够更轻松、更有趣味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它融合了传统和跨界的文化,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产品,使人们在享受艺术的同时,也让民族文化走上了国际舞台。

4 结语

数字化技术对中国传统纹样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加速了中国传统纹样的传播。数字化技术在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纹样的过程中,不仅能为其提供科技上的支撑,还能为中国传统纹样的推广提供多种形式,对继承与应用中国传统纹样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数字化技术已经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但其在中国传统纹样的保护与传承上没有得到更广泛、更深入的应用。从科技與传统文化的融合来看,中国传统纹样的数字化创新是其先驱,其技术与人文价值都无可替代,希望日新月异的科技能够使新技术更广泛、更深入地应用到传统文化领域,助力中国传统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 张江书芳.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在雕塑中的运用[J].天工,2020(2):64-65.

[2] 张雨晴.人工智能在中国传统纹样保护与传承中的应用研究[J].今古文创,2022(17):72-74.

[3] 常娜.基于形态语义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族文创产品设计[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22.

[4] 沈明月.“团花”纹样的历史蕴涵与重组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20.

作者简介:张似晨(1998—),女,江苏常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雕塑。

猜你喜欢
传统纹样创新设计传承
传统纹样融入现代图案设计教学研究
园林道路设计创新应用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