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学科综合性探析

2022-05-30 04:29黄钰婷李晓囡
求知导刊 2022年14期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内容课堂教学

黄钰婷 李晓囡

摘 要:关注学科综合对音乐学科本身、教师和学生都有重要的价值。在实际的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和其他姊妹艺术之间的综合以及音乐和艺术之外其他学科的综合越来越普遍。文章梳理了学科综合的理论来源、重要价值以及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了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的综合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音乐课堂“学科综合”教学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教学内容;学科综合

作者简介:黄钰婷(1999—),女,青岛大学。

李晓囡(1983—),女,青岛大学。

一、学科综合的理论来源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课程基本理念部分的“提倡学科综合”修改为“关注学科综合”,这一修改提升了学科综合的地位,同时阐明了学科综合包括音乐课程不同教学领域之间的综合,如音乐与诗歌、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不同艺术门类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还在课程总目标的知识与技能中增添了音乐历史与相关文化知识板块[1]。这些举措淡化了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界限,促进了学科之间的综合,能够更好地实现音乐的美育价值,对音乐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音乐课堂“学科综合”教学的重要价值

纵观我国音乐的发展进程,音乐始终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原始社会时期,音乐的特征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乐舞。到了近现代,音乐和其他学科的综合越来越频繁。这些学科之间的综合不仅对音乐学科本身、教师和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还推动了彼此之间的发展。笔者现将其重要价值分类整理如下。

(一)从音乐学科本身来看

1.拓展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

以前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主要偏向课本中的音乐知识,上课时教师围绕音乐作品来讲解,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词作家和曲作家的生平,再带领学生欣赏、演唱音乐作品。虽然教师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也收获了音乐知识,但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不能完全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也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而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关注学科综合”,有利于拓展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速度、力度、节奏等音乐要素,而是以音乐学科作为出发点向外延伸,扩大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的外延,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2.丰富音乐学科的内涵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知识与技能部分增加了“音乐历史与相关的文化知识”板块,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有代表性的音乐家,掌握一定的音乐历史知识。从中可以看出,学生不仅要能够欣赏、演唱音乐作品,还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能力,尤其是要了解、掌握音乐历史的相关知识。这一举措,既丰富了音乐学科的内涵,也强调了学科综合的重要性。

(二)从教师方面来看

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以前在教唱歌曲时,往往是教师唱一句,学生跟着唱一句,导致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如果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进行学科综合,这种教学模式就会得到改变。教师将由教授者变为引导者,带领学生主动思考、探索音乐与其他学科的相關知识,这能够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音乐课堂教学。

2.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强调,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教师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领路人,要加强自身的知识学习。在教学之余,教师要尽可能阅读大量书籍,钻研教学,潜心备课,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综合。

(三)从学生方面来看

1.开阔知识视野

当今学生生活在信息更迭频繁的时代,可以通过互联网、纸质书籍等渠道获得课外知识。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有限,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学科综合”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2.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很多事情无法靠一己之力完成,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共赢。合作意识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相关音乐知识进行分析,能够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进行交谈,在实现学科综合和教授音乐知识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基本意识和能力。

三、初中音乐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的综合

在实际的教学中,音乐课堂教学内容体现学科综合性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初中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初中阶段的学生知识面较为宽广,也拥有了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因此,过于单一的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这凸显出了学科综合的重要性。笔者采访了青岛大学附属中学刘毅涛老师,并调查研究了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学科综合理念的教学案例,现分类整理如下。

(一)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与其他姊妹艺术之间的综合

1.电影

电影的发展与音乐密切相关,在音乐课堂教学里也有关于电影知识的讲解。例如,在讲解人音版七年级下册中的《眺望你的路途》时,刘毅涛老师会播放学生熟悉的电影音乐作为课程的开始。课堂上,学生大胆地猜测这首歌出自哪一部电影。在新课教授环节,刘老师会给学生介绍该电影的故事内容,便于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情感。同时,课堂上刘老师会对电影音乐知识进行讲解。课堂接近尾声时,刘老师会和学生共同进行一个音乐知识小测验。刘老师用电影开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电影与音乐紧密结合在一起。课程中既对本节课的音乐知识做了总结,也不忘在学科综合当中回扣音乐主题。

2.舞蹈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之一,自古以来就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两者也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在教授人音版七年级上册中的《青年友谊圆舞曲》时,刘老师会带领学生打三拍子的节奏,让学生感受三拍子的律动感。同时,刘老师会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比较三拍子和二拍子之间的不同,并示范三拍子的舞步。等学生熟练掌握后,刘老师会将音乐加入其中,带领学生一边演唱歌曲,一边让身体随着旋律摇摆。本堂课刘老师抓住了舞曲的节奏特点,并将其贯穿在整节音乐课堂中,既推动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也让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舞曲知识的理解,较好地实现了音乐与舞蹈之间的综合。

3.美术

虽然音乐与美术的欣赏方式不同,但在音乐课堂中也有两者综合的教学实例。例如,在教授人音版八年级上册中的《图画展览会》时,刘老师会分别播放《图画展览会》中的音乐片段,让学生一边聆听,一边思考音乐作品中的画面,并引导学生对所听到的画面进行描述。在音乐课堂中,除了描述画面,旋律线的运用也十分频繁。又如,在讲授《辛德勒的名单》的旋律时,刘老师会带领学生一边聆听歌曲,一边在纸上画出旋律线,帮助学生感受音乐作品旋律的高低起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以上两个音乐与美术结合的教学实例在教学中较好地实现了两者的综合。

(二)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之间的综合

1.地理

不同的地域、国家和民族,它们的音乐形式和风格也各不相同[3]。在教授人音版九年级上册中的《布谷催春》时,刘老师会给学生播放大自然的视频,让学生在视频中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在讲解时,刘老师还注意到了侗族大歌这一音乐体裁。刘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学生讲解侗族大歌的相关知识,带领学生聆听、欣赏有关侗族大歌的音乐作品。学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到了其中的魅力。从这节课的教学中能够发现,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演唱方式,由此让两者之间产生了密切的关系。这也提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发现、运用、综合音乐与地理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使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生动。

2.历史

音乐与历史有着不可磨灭的关系。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例如,在教授人音版九年级下册中的《游击队歌》时,刘老师会给学生讲解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知识,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为后续歌曲的演唱做铺垫。又如,在教授人音版八年级下册中的《我和你》时,刘老师带领学生观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片段,学生深受震撼,激发出了内心的情感。在当今的音乐课堂教学里,离不开历史知识的讲解。历史就像波涛汹涌的大海,奔流向前;而音乐是曲折蜿蜒的江河,一泻千里。慢慢地,江河汇聚到大海,与大海融为一体,实现了与大海的融合,也实现了音乐与历史之间的综合。

3.文学

在诸多文化门类中,音乐和文学的融合是最为紧密的[4]。很多音乐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文学作品。在刘老师的音乐课堂教学中,也有音乐与文学综合的实例。例如,在教授人音版七年级下册中的《长江之歌》时,刘老师会带领学生朗诵文学作品《长江之歌》。学生在朗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了长江的气势磅礴和雄伟壮阔。从这节课可以发现,在音乐课堂中加入文学作品的讲解,学生能透过文字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实现音乐与文学之间的综合。

四、初中音樂课堂“学科综合”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重视学科综合,导致音乐本体的缺失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将音乐与其他学科进行结合能够拓展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开阔眼界。但是,有时教师会过度重视音乐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在音乐课中对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过多的拓展和讲解,占用了很多的课堂时间,导致教学的主题发生偏离,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生对音乐本体知识的学习,也背离了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单一的教学设计导致学科内容之间的叠加

教师会运用“学科综合”教学模式来组织课堂教学,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没有做到学科综合,而是学科之间的叠加。在备课时,教师没有将其他学科的知识巧妙地设计到自己的课程中。同时,课堂上教师也没有将音乐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无缝衔接,而是生硬地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和理解。这样一来,不仅没有起到好的教学效果,还会使学生降低对音乐课堂的兴趣。

五、初中音乐课堂“学科综合”教学建议

(一)以音乐作为课堂教学主线,其他学科知识贯穿其中

在一节音乐课上,音乐知识是课堂教学的主要部分,应放在课堂教学的首要位置。而其他学科的知识为次要部分,应贯穿在整节音乐课中。教师在音乐课程中增添其他学科的知识,对音乐课堂教学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但如果没有把音乐知识放在课堂教学的主要位置,讲解再多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对整节音乐课来说也是本末倒置。

(二)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将音乐与其他学科融为一体

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对教学内容进行巧妙设计和合理安排,才能使音乐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知识紧密结合。这说明教师在讲课时,要在恰当、合适的时机加入其他学科知识的讲解,才能让两者相得益彰。如果教师没有做好细致的课程安排,过多地讲授其他学科的知识,不仅会让这节课看起来略显单一和枯燥,还会导致课程主题的偏离。

结语

学科综合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很普遍,对音乐学科本身、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有重要的价值。但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学科综合容易造成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本体缺失、教学设计单一的弊端。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供研讨。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张莉莉.音乐“学科综合”教学及实施策略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4.

王晓棠.对音乐教育中的“学科综合”理念的理性思考[J].大众文艺,2010(22):262-263.

曹小健.学科综合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大众文艺,2011(13):256.

猜你喜欢
初中音乐教学内容课堂教学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