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预防接种卡介苗期间综合护理对于安全性的影响

2022-05-30 06:08陈秀莹江敏红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3期
关键词:卡介苗预防接种综合护理

陈秀莹 江敏红

【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预防接种卡介苗期间的安全性影响。方法:将本院自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预防接种卡介苗的2108例新生儿当做对照组,本院自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预防接种卡介苗的1672例新生儿当做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家长满意度评分以及新生儿配合度。结果: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为1.2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家长满意度评分,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新生儿配合度,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新生儿预防接种卡介苗时应用综合护理方式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安全性和家长的满意度,让新生儿配合工作,确保预防接种工作顺利进行,值得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新生儿;预防接种;卡介苗;综合护理;安全性;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13-0050-03

卡介苗能够起到预防结核病的效果,所以新生儿需要及时预防接种,确保自身产生特殊的抵抗力。而在接种的时候,因为年龄较小,依从性比较差,这就导致接种期间会出现较多意外情况和不良反应,或者直接失败,影响卡介苗接种质量,导致结核病发生,从而对新生儿的生活和健康产生影响。所以,在预防接种卡介苗期间需要使用有效的方式为新生儿护理,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家属满意度,保证接种工作顺利进行,减少疫苗对新生儿的影响[1]。基于此,本院对使用优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血液透析新生儿预防低血糖的效果进行了研究,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本院自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预防接种卡介苗的2108例新生儿当做对照组,本院自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预防接种卡介苗的1672例新生儿当做观察组。对照组男性和女性新生儿的数量为1250例和858例,年龄1~25 d(13.52±2.14)d;观察组男性和女性新生儿的数量为845例和827例,年龄2~26(14.23±2.35)d。所有新生儿临床资料没有明显的差别( P >0.05),可以进行对比。

纳入标准:未接种过卡介苗;结核素试验结果为阳性;没有出现中途转院或退出的情况。

排除标准:肝、肾功能障碍者;先天性畸形者;心肺功能不全者;有脓包疮和湿疹者;精神类疾病者;发热高于37.5℃的新生儿。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包含做好消毒工作,观察新生儿的生命体征等。

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1)接种前的护理。在进行预防接种之前,需要检查新生儿的实际情况,其中包含新生儿的意识、现阶段皮肤情况以及生命体征等情况,还需要做好环境护理。接种室的温度和湿度需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当中,保证空气清新,室内需要定期打扫和消毒。除此之外,还需要在走廊和室内贴上卡通贴纸,为新生儿创造良好的接种环境。为新生儿家属讲解接种的必要性,以及帮助新生儿配合接种的意义、注意事项以及禁忌症等。(2)接种时的护理。接种的时候,需要保证新生儿接种的部位完全干燥,没有皮肤受损的情况;认真核对新生儿的姓名、性别以及出生时间等;观察疫苗的状态,如果出现异常不要使用,防止出现异常情况。医护人员还需要询问家属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如具有心脏病或正在发热的情况,不要继续注射;叮嘱家属不要使用水为新生儿清洗注射部位;使用播放音乐或者是播放动画片等形式,让新生儿可以稳定情绪,并主动的抚摸新生儿和他们交流,使用玩具转移注意力。接种的过程当中实时观察新生儿的表现,如果发现了异常应该立刻采取对应的措施,减少对新生儿的影响。(3)接种后的护理。在接种卡介苗之后的2周可能会出现局部的不良反应,此时家长会出现惊慌和焦虑等情况。在接种后需要告知他们这是正常现象。接种部位可能红肿,然后化脓,转化为小溃疡,此时家长需要做的就是保证接种的部位干燥卫生,不要使用手对此部位挤压和抚摸;告知家属在接种当天注射的部位不要用水冲洗,并且让新生儿多饮水,加快机体代谢,还要防止新生儿出现着凉的情况;指导家属观察新生儿的接种后反应,确保作出正确的措施。而如果出现了发热的情况,温度比较高,需要使用物理降温的方式帮助新生儿降温。如果症状严重需要及时到医院诊治,以保证新生儿安全。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家长满意度评分以及新生儿配合度。

评估家长满意度评分的时候,使用的是自制评分表,满分为50分,分数越高說明满意度越高[2]。

评估新生儿配合度的时候,使用的自制评分表,分为完全配合、部分配合以及不配合三方面,总分30分,分数越高说明新生儿越配合[3]。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1.0软件将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计数资料用 t 和χ2检验,( x(—)± s )表示计量资料,[ n (%)]表示计数资料。当 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对比

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为1.2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新生儿家长满意度评分的对比

对比家长满意度评分,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2.3 两组新生儿家长配合度的对比

对比新生儿配合度,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见表3。

3 讨论

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升,促使健康意识提升。我国近些年开始重视预防接种疫苗工作,并且提倡的力度非常大,很大程度降低了部分疾病的发生,确保了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提升生活质量,为临床预防和控制疾病工作带来了较大的益处[4-5],并且能够保障其健康成长。卡介苗接种是计划免疫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在1978年将卡介苗接种纳入儿童免疫计划,至今我国已经接种数亿剂次卡介苗,基于卡介苗接种的实施,可以有效防止结核病的传播扩散。其中,卡介苗是致病性牛型结核杆菌经人工培养后,所转变的一种不致病活菌疫苗,在进行卡介苗接种后,新生儿可获得相应的免疫力。因此,预防接种卡介苗是计划免疫的其中的重要项目项目,将卡介苗注射到新生儿的身体当中,便可以产生抗体,并起到预防疾病的目的[6]。卡介苗是一种能够预防结核病的疫苗,而在新生儿接种的时候,因为其年龄比较小,很容易出现抗拒和不配合等情况,导致疫苗接种失败,或者产生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此时需要使用有效的方式为新生儿护理,同时减少家长的不良情绪,配合接种人员帮助新生儿接种[7]。常规护理较为传统,针对性较差,可能会出现降低依从性的情况,也无法有效缓解不良情绪[8]。并且没有分析新生儿和家属的实际情况,为其进行全面护理,也会让满意度降低,无法发挥护理的效果。综合护理更加全面且具有针对性,护理中能够为家属和新生儿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9]。在接种之前创造良好的环境,可以让新生儿感受到亲切,减少陌生感。健康教育能够让家属充分了解卡介苗,并明确接种的重要性[10],还可以明确接种之后的注意事项,消除他们的担忧和顾虑,积极地配合接种工作。接种的过程当中,使用音乐和玩具等方式能够转移新生儿的注意力,消除接种为新生儿带来的疼痛感,而抚摸能够带给他们安全感,消除新生儿的紧张以及恐惧心理[11]。接种之后的健康教育,能够让家属明确出现不良反应是一种正常的症状,了解干预的方式,并对不良反应引起重视,确保新生儿在接种之后没有异常表现,或在出现异常时及时的进行救治,避免不良反应为新生儿造成较为严重的伤害[12]。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护理期间需要重视新生儿所出现的表现,如果非常的抗拒,应该及时的安抚他们的情绪,并配合家属完成接种工作,保证接种不会对新生儿产生影响,从而降低对他们的伤害[13]。此外,在对新生儿接种卡介苗的过程中,医务人员若要保证卡介苗接种的安全性,还要特别注意卡介苗的注射部位、剂量,确保疫苗接种的精准性,不然会使疫苗接种质量受到制约。另外还有报道指出,接种时间的不同可能会对接种质量造成影响,这是因为,胎儿娩出前会浸泡在羊水中,故而皮肤会表现出水肿样,同时还覆盖有胎脂,此种情况下,便会使新生儿皮肤光滑、油腻,所以医务人员进行卡介苗接种的难度也较大,尤其是难以有效掌握进针角度,这无疑会影响都接种治疗。而在胎儿娩出后12小时,皮肤状况会有所改善,主要表现为皮膚水分蒸发以及胎脂的吸收,这时新生儿皮肤松弛有度,有助于医务人员予以操作,故而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在不超出时间限制的基础上,实现对卡介苗的接种,从而提高卡介苗的接种质量。同时这也表明,门诊方面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指导,提高人员操作水平,使其能够熟练操作,在保证卡介苗接种安全性的基础上,保证卡介苗的接种质量。此外,当下我国的卡介苗接种率虽然相对较高,但仍存在接种不及时、未接种的情况,该种情况的发生主要与接种的禁忌有关。其中,新生儿出生后存在免疫缺陷疾病、恶性疾病亦或是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者,均属于接种禁忌,而通过对新生儿的接种禁忌予以把握,能够在综合护理实施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卡介苗接种的安全性。但应予以注意的是,在卡介苗接种时应避免“一刀切”的问题发生,若患儿无严重情况,可以结合临床对新生儿情况的评估,对患儿接种卡介苗,不应将所有疾病都列入接种禁忌,但具体还是应根据新生儿实际情况对疫苗接种进行取舍。

总而言之,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的注意事项相对较多,所以在通过综合护理应用的同时,还需要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其专业能力,强化医务人员对接种禁忌、接种时间的掌握,使医务人员可以通过综合护理保证接种安全性的同时,进一步提供卡介苗的接种质量。在本次研究中,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为1.2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家长满意度评分,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新生儿配合度,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对满意度和配合度的提升有着较强的作用,也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见,综合护理方式在新生儿预防接种卡介苗期间可以发挥护理的优势,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新生儿家属的满意度和新生儿的配合度,成为一种更为安全的护理措施,让新生儿在接种疫苗的时候更为顺利,配合接种人员的工作。

综上所述,为新生儿预防接种卡介苗时应用综合护理方式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安全性和家长的满意度,让新生儿配合工作,确保预防接种工作顺利进行,值得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陈才,吴丽萍,安斌斌,等.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后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探讨[J].中国基层医药,2020,27(9):1124-1127.

[2] 林冬梅.60例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后脓肿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8):122.

[3] 徐心爱.对接受卡介苗接种的新生儿进行无缝链接式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212-213.

[4]黄海桃,蒙莉萍,陈珊娜,等.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的环节管理模式对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安全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0,37(10):87-90.

[5] 马萍.无缝链接式护理在保障新生儿卡介苗接种质量和安全中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3):285-286.

[6]张迈月,尹纯礼,朱奇,等.2014-2017年上海市宝山区孕产妇 HBV 感染及新生儿疫苗接种情况[J].上海预防医学,2019,31(4):270-273.

[7]张敏.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新生儿首针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接种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0):128-130.

[8]刘育红.预防接种卡介苗的质量控制管理及医学伦理学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9,32(11):1444-1446.

[9]李敏.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引起的淋巴结炎和发热反应的临床特点、因素分析及对策[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9,41(2):236-238.

[10]陈才,高艳霞,韩凤.310例早产儿卡介苗接种后免疫效果回顾性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7):190-191.

[11]吕莉,史永群.一起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后偶合死亡事件分析[J].预防医学,2020,32(3):295-297.

[12] 倪晓宏,李娜.预防接种卡介苗的护理干预策略和效果的相关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9,19(9):418-420.

[13]高舒,辛丹,邢瑞婷,等.北京市房山区孕产妇及新生儿麻疹抗体追踪及影响因素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35(2):121-125.

(收稿日期:2021-10-19)

猜你喜欢
卡介苗预防接种综合护理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为何要对新生儿接种卡介苗?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湖南:开启预防接种“掌上时代”
皮内注射灭活卡介苗对哮喘大鼠CD4+CD25+Treg细胞数量和CTLA-4 mRNA表达的影响
卡介苗感染人B细胞诱导细胞凋亡
接种卡介苗婴幼儿家长健康教育信息需求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