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学实验室管理新变化

2022-05-30 10:48乔立波
天津教育·上 2022年10期
关键词:心理学仪器实验室

乔立波

《中華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心理学作为探索人类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学科,在国家发展战略和基础科学研究的作用不言而喻。为进一步完善心理学教学体系、培养多层次人才,国家对高校心理学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心理学实验室作为心理学师生教学、科研、实践的重要场所,其作用和地位愈发凸显。国家和地方对心理学实验室的投入逐渐增加,实验室拥有的设备日益增多,心理学设备和软件持续更新,实验室管理方式不断改进。

一、心理学仪器使用变化

(一)大型贵重仪器增多

随着中国脑科学计划的提出,认知神经科学已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话题,高校新购置了脑磁图、脑电图、功能性磁共振、经颅磁刺激、近红外光学成像仪、脑电事件相关电位系统等多台高精尖的大型贵重仪器,实验室的硬件设施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中国政府采购网检索数据显示,仅2021年全年心理学相关采购信息多达3677条,其中天津地区涉及82条采购公告,脑磁图和功能磁共振的中标金额均超过2000万元。磁共振兼容型眼动、脑电仪和视听刺激系统等兼容性设备相继研发,不同仪器同步使用俨然成为未来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

(二)仪器外借频率变高

近十年来,心理学科迅速发展,心理学实验仪器也在不断更新。随着材料和内部结构的不断改进,实验设备的尺寸越来越小,因此仪器厂商也在不断研发各类便携式心理仪器,例如便携式眼动追踪系统。该系统在保证采样精度的基础上,全套设备仅有背包大小,小体积极大改善了仪器的使用环境。通过CNKI数据库检索2003—2012年心理学研究论文,统计分析发现:近十年来,心理学研究对象以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儿童等人群为主,研究方式倾向于跨单位合作型研究,因此间接促使更多的心理学研究者,需要将仪器带出实验室完成数据收集工作,从而发挥好心理学服务社会的职能。

(三)电子软件广泛使用

随着信息化时代逐渐发展,各种功能的心理学软件应运而生,80%以上的心理学实验可以借助计算机开展,依托电子软件呈现刺激、采集数据、结果处理已逐渐成为开展心理学研究的趋势。行为实验作为心理学数据的重要来源,依托问卷星、金数据等大数据采集平台,不仅操作简单、统计方便,而且扩大了实验对象的收集范围,解决了心理学研究代表性不足和可重复性差的问题,使实验结论更加真实可靠。

二、心理学实验管理变化

(一)实验建设规范化

规范化的实验建设是开展实验室工作的重要保障,主要涉及实验布局建设和实验制度建设两方面。实验布局建设属于硬件基础设施,包括实验场地规模、实验布局安排、仪器设备选购、管理人员占比等;实验室制度建设属于内部管理规范,主要涉及实验室准入指南、仪器操作指南、设备管理指南、突发事件应急指南等。内部管理规范通常基于硬件基础设施条件而制定,而硬件基础设施更需在内部管理规范优化的前提下,才能发挥最优的效果,两者相辅相成。当前,高校为心理学实验室建设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实验规模、实验布局、设备数量、人员配备等基本满足实验室配置要求,实验室也根据自身情况基本形成了系统、规范和科学的管理体系。

(二)实验管理智能化

5G大数据时代下,实验室管理逐渐步入智能心理学实验室建设阶段。基于智慧心理实验室管理平台,不仅有利于实验室资产管理,而且实时评估仪器使用情况,及时报修设备故障,按时提醒仪器养护和报废。内部的在线培训模块包含在线学习和抽题考试,确保实验室准入的师生掌握仪器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在线预约登记功能方便师生按需选择实验时间,也利于管理员实时掌握实验室情况,避免实验室使用拥挤。此外,智慧心理学实验管理平台还可依据使用情况定制开发,并结合公众号、小程序等智能提醒,全方位精细化实验室管理。

(三)管理团队专业化

实验室管理团队的优化提升需要综合考虑数量配备、学科专业、职责划分、层次提升等四个方面优化提升。首先,根据各心理学实验室规模、设备数量、仪器使用情况,按需分配管理人员的岗位数量,保障教学和科研事务的日常开展。其次,提升实验管理人员的选聘条件逐渐提升,使得越来越多科班出身、专业对口的人才加入管理团队,为实验管理注入新思想。再次,将心理学实验室管理工作详细划分,以文件形式签订岗位责任书,明确各管理员的工作职责。最后,定期开展心理学实验室管理专项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全方面覆盖仪器设备操作维护、管理业务理论和人员职业素养等,稳步增强实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

三、高校心理学实验室管理建议

(一)设备利用有待提高

截至2015年,教育部评估了多所直属高校5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的实验情况。数据表明30%的仪器利用率较低,约30%的仪器利用率基本达标,26%的仪器使用率较高,仅13%的仪器经常使用、利用率优秀。可见,高校大型实验设备的利用情况不容乐观。高校心理学实验室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大型仪器在日常科研和教学中的使用有限,影响了我国心理学的研究进展和教学质量。心理学实验室应逐渐加大开放力度,不仅鼓励校内师生应用大型仪器开展心理学实验研究,而且从社会服务角度提升设备利用情况,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学生能力培养放光发热。

(二)信息管理还需规范

高校心理学实验室逐渐迈入智能化、信息化建设的阶段,大部分实验测试的程序、数据以电子文件形式留存。如果缺乏整体的管理规划,当遭遇黑客、恶意软件、病毒、后门程序等攻击时,极易导致数据文件丢失,给实验研究和管理工作造成巨大损失。除此之外,实验室网络的硬件设施情况也需要持续关注。所处机房环境的温湿度、电力供给、尘螨情况等均会改变电子器件的运行状态,影响服务器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高校心理学实验室应搭建较为完善的物理、网络、主机、应用和数据的信息安全防护设施,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逐渐形成科学合理的信息保障运维策略和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并在日常管理维护中严格执行,确保心理学实验室安全、稳定的运行。

(三)服务工作仍应细化

实验室管理工作具有管理面积大、仪器设备多、工作内容零碎等特点,工作稍有疏忽或管理安排不合理,较容易出现管理漏洞。因此,不断细化实验室工作内容,优化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是规避实验室隐患最科学有效的办法。实验室负责人可依据实验室情况制定对照检查表,定期开展管理员自评和实验室互评,逐渐改进完善管理制度,尽可能排除实验隐患。此外,每学期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师生对实验室制度的认知情况,听取师生的意见建议,从而及时调整实验管理工作的重点。针对师生重视程度不够的情况,可以采用真实事故案例融入课堂教学的形式,持续增强师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和制度理念。

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各高校响应国家号召,着力培养创新实用型人才。在此背景下,各心理学实验室的仪器使用和实验管理均有所改变。心理学实验室设备种类日益增多,实验规模越来越大,各类高精尖仪器陆续研发引进,管理方式愈发智能科学,科研成果不断产出。未来,高校心理学实验室仍应继续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保障规范实验的信息安全,并尽可能细化实验室工作服务,为高校师生营造更加良好的心理学实验环境。

(焦  佳)

猜你喜欢
心理学仪器实验室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