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姐”和她的10米流动工作室

2022-05-30 10:48
党员生活 2022年10期
关键词:襄阳驾驶员公交

熊会萍,女,中共党员,现任襄阳公交集团二分公司副经理、工会主席、27路党支部书记、驾驶员,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爱岗敬业驾驶员”等称号。

“萍姐”是普通的,普通到全市像她一样的公交车司机有上千名;

“萍姐”又是特殊的,特殊到连续两届当选全国党代会代表;

“萍姐”是亲切随和的,乘客和同事们都喜欢喊她一声“姐”;

“萍姐”又是精益求精的,服务乘客的标准丝毫都不能偏离。

“萍姐”本名熊会萍,是襄阳市公交集团二分公司的一名公交车司机。平凡的岗位上,她把服务做到极致。她创立的“首站站立式微笑服务”在全市推广,被乘客称为“最美丽的笑”。

10米长的流动工作室里,她“以车票为请柬,视乘客为亲人”,让27路党员示范线成为了“乘客路上的家”。

“公交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乘客路上温暖的家”

天微微亮,整座城市渐渐从沉睡中苏醒。

熊会萍一手拎着水壶,一手拿着随身携带的小音箱,快步走向驾驶室。车辆“体检”、车内清洁,脚踩离合器、手握方向盘,动作一气呵成。

每驾驶一次完整的线路,她要踩上1000多次刹车、开关门600多次。这项在旁人看来繁琐又枯燥的工作,却让熊会萍眷恋不已。如今走上管理岗位的她,每到周末,还是喜欢回到那个熟悉的驾驶室,见一见线路上的老朋友。

27路公交的首站是人民广场站,每当车辆到站,熊会萍总是会起身站在驾驶室旁,微笑着同上车的乘客打招呼。

这是熊会萍首创的“首站站立式微笑服务”。她用简单的动作拉近司乘距离,用真诚的微笑温暖乘客的心。在她看来,“公交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乘客路上温暖的家。”

“你就是那个全国党代表吧?”一位老年乘客认出她来,亲切地同她打着招呼,“我在电视上见过你。”

2017年,熊会萍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赴北京参会回来后,10米车厢就成为了她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舞台。

“熊会萍流动工作室”应运而生。作为27路线路长,她带领线路上的党员成立“创新工作小组”,将创新成果应用到车组的营运、安全、节能、创收、服务等方面。

“为乘客服务热心、照顾乘客细心、对待乘客耐心、听取意见虚心、接受批评诚心”是她总结的驾驶员“五心工作法”。在她的带领下,27路公交先后荣获全国城市公交优秀线路、全国敬老文明号、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工人先锋号等荣誉,成为全国公交行业的一面旗帜。

2020年初,疫情来袭,熊会萍率先将27路公交转变为转运人员的“120”。

“现在急需持有A1、A2驾驶证的驾驶员,作为120救护车应急人员,负责人员转运任务。”2020年2月5日上午,襄阳市公交集团二分公司线路管理群弹出了一条紧急通知。

看到消息,熊会萍第一时间拨通了公司负责人的电话:“我是党员,危险时刻应该挺身而出,请一定算我一个!”

公司开通医护人员通勤专线,她踊跃报名;接到转运密切接触者的紧急任务,她带领同事冲上一线,每天转运30余人;在征召驰援武汉转运医疗废弃物驾驶员时,她又再一次报名参加……

她说:“组织培养了我,在群众需要的时候,再艰苦、再危险的工作我都要去完成!”

“車辆与站台有多近,我与乘客的心就有多近”

从事公交驾驶工作22年来,熊会萍安全行车6000余次、行驶里程66万多公里,做到了零违章、零投诉、零事故。成绩的背后是她全身心的付出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27路曾经是个“老大难”的线路。线路车辆车况不佳,故障率较高。高温天气时,驾驶室温度直逼50摄氏度。又因线路复杂,驾驶要求高、时间长,导致服务质量不佳,常有乘客投诉。

为提高线路服务质量,襄阳公交二分公司党支部以双向选择方式,抽调一批素质高、技术好的优秀党员到27路线上。自此,熊会萍在这条线路上一干就是10年。

她从细节处着手,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把“一切为了乘客”的服务理念落实到每趟运行、每次停靠、每个微笑中。

27路公交路线有21个站点,途经8所学校和6家医院,乘客以老年人和孩子居多。

进站停靠时,如果车辆离站台太远,老年乘客上下车不方便,存在安全隐患。于是熊会萍尝试着在站台旁的路面上做标记,停车时瞄准标记,确保车辆平稳停靠,又方便乘客上下车。

“我们用尺子量过,30厘米是最佳停靠距离。”熊会萍一边比划着,一边向驾驶员介绍道。“如果到站时有障碍物,就执行‘二次进站,为乘客提供方便。”

线路中会遇到特殊群体乘车,于是她将乘客逐步细分,针对不同的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

盲人群体摸不到车门,脚下容易踏空,上车后找座位困难。熊会萍便组织同事进行蒙眼体验,通过亲身感受盲人群体的难处,摸索制定出针对盲人和残疾乘客的“两个必须,五个一点”服务规则。

“遇残疾乘客必扶、有残疾乘客必等;车辆起步慢一点、进站靠边近一点、行车时间均一点、复杂路况稳一点、斑马线上让一点”,她将服务规则推广到全线,确保特殊乘客能安全出行。

聋哑人群体无法用语言表达,与驾驶员存在沟通障碍。熊会萍便请来手语老师,集中组织27路公交驾驶员学习手语。“比如诸葛亮中学站点,我们就用摇羽毛扇的手势代表诸葛亮,既形象又好记。”熊会萍说。

炎炎夏日,她在座椅上摆上小扇子,供乘客纳凉;寒冷冬日,她自费买来保暖垫铺在座椅上,为乘客驱寒;下雨天,她还会在车上备上雨伞,供乘客取用……

一桩桩一件件小事,一点一滴地温暖着乘客的心。

“公交线路有终点,但服务群众没有终点”

如今,熊会萍所在的襄阳市27路线,不仅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公交驾驶员,也成立了襄阳公交集团唯一一个建在线路上的党支部。

作为27路线的党支部书记,熊会萍把党建文化融入公交车厢,打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车厢,号召党员在服务一线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2018年初,襄阳遭遇暴雪天气,为保障线路首末班准点运营和车辆顺利发班,熊会萍带领27路全员夜以继日奋战在营运一线。

线路长吴世秀凌晨4点起床步行到车场,撒盐融雪、预热车辆;党员骨干张士银从家中带来棉被,在地上铺上硬纸板将就睡了两三个小时,为的就是能准点发车……

2020年初,在熊会萍的带动下,徒弟王先明报名驰援武汉18天,往返两地127趟,处置医疗垃圾574吨,安全行驶76200公里,圆满完成保障任务。

“公交线路有终点,但为群众服务没有终点。”这是熊会萍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带领着车组成员们走出车厢,深入线路沿线,为沿途社区及单位提供优质服务。

在华中制药厂,熊会萍像看望父母一般探望老年乘客,老人们都亲切地叫她“女儿”;在铁路社区,她像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帮扶残障儿童,孩子们称她为“公交妈妈”。

9月15日,熊会萍又走进了磁器街小学,通过寓教于乐、融学于趣的方式,为小朋友们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安全课。

在公交车厢里,她拿出精心制作的安全出行和文明乘车卡通图片,一一为孩子们讲解。在公交盲区体验环节,她邀请孩子们坐进驾驶室,亲身体验公交驾驶员视线范围,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

20多年来,熊会萍没有陪伴自己的母亲出过城区,没有陪伴丈夫和女儿出过远门,她把一颗真心全都奉献给了乘客。

“一家不圆万家圆。我们的付出,能给人们带来更方便的出行,就会有更多的人感受到团聚的欢乐!”熊会萍说。

猜你喜欢
襄阳驾驶员公交
襄阳市第七中学
基于高速公路的驾驶员换道意图识别
驾驶员安全带识别方法综述
一元公交开进太行深处
襄阳销售打响春耕攻坚战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等公交
起步前环顾四周是车辆驾驶员的义务
坚持改革创新 强化履职尽责——襄阳市公安局
“王牌驾驶员”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