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当代德育相融合的探索

2022-05-30 19:13
语文建设·上 2022年8期
关键词:中华德育传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德育思想,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生活。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并将其应用到语文实践活动中,对提升德育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由游爱娇主编的《融合与创新:德育·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一书,为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发实践课程资源、拓展实践活动实施路径、构建新时代德育体系提供了经验借鉴,对开展德育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全书分为六个篇章,“试点探索篇”主要强调远足主题实践活动可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四大领域的融合,真正落实学校德育工作;“区域推进篇”重点介绍在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成果、实施策略、资源开发、质量标准与评估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提炼推广篇”重点论述德育、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融合与创新的实践探索过程、操作模式以及三者融创的作用;“拓展提升篇”基于三者融创的实践探索,分析了实践式德育课程的内涵、设计与实施,对远足研学实践教育案例、特点、实施路径等进行了解读;“课程构建篇”聚焦传统文化融入德育主题实践课程的意义、目标、实施路径及初步成果,介绍了龙岩市研学课程资源开发与教材编写、创新及影响等内容;“案例分享篇”中重点展示了“走进永定客家土楼探寻世界文化遗产”“土楼楹联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个案例。

作者经过多年实践,创新探索出“课程、文化、德育”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即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依托,以传统文化传承为主线,充分发挥主题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同时提炼出“选择主题—制订计划—实践活动—总结汇报—拓展提升—体验服务”六环德育步骤。通过设计多种主题班会,可以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让学生全方位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树立文化自信。

作者还提出要切实推进传统文化育人活动。第一,学校要做好顶层设计和统筹工作,对当地现有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筛选,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学校自身特色制订传统文化传承的实施方案。第二,组建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创新应用特色传统文化的能力,模拟学生开展全过程实践活动。第三,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教育资源,做好课程开发与建设,利用当地历史人文场馆开展教学,选择有区域代表性的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国防科技等作为课程内容,设计适合不同阶段学生的课程体系。第四,建立多维有效的评价机制,将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學过程,以提高学校的德育水平,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贺韵旨)

猜你喜欢
中华德育传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