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中学语文教学之本

2022-05-30 07:25
语文建设·上 2022年4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法教学内容

朱绍禹著的《中学语文教学法》一经面世就广受好评,它紧紧围绕“为什么教语文(语文教学的本质观)、教什么样的语文(语文教学的内容观)、怎样教语文(语文教学的方法论)”这三个“灵魂拷问”展开探讨,鞭辟入里;从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标入手,简明扼要地论述了语文教学的基本原理,继而深入到彰显性质、达成目标的教学内容、过程和方法,全面探究语文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策略,以及教学效果与课堂效率的评价标准、原则及最优化的实现;结合教学实际,融入具体案例和实践经验,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全 书 包 括 绪 论 和 十 个 章节。第一章开宗明义地阐释了中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目标,明确语文学科设置的根据,揭示语文学科的重要性,指出中学语文的 目 标 是 衡 量 教 学 效 果 的 依据。第二章重点分析了中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包括教学计划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语文教科书和教学资料等,说明了语文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第三至五章,分别阐述了“读文教学”“作文教学”“听说教学”,具体展示了语文学科的分项目标、实际内容、教学程序和方法,详细论述了它们各自的功能和作用。第六章着重叙述了语文知识教学的基本理论,指出语文知识教学地位和性质均不同于读、写、听、说教学的独立领域,它的内容范围和编排体系、教学原则和方法等为语文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必要前提。第七章重点深入到中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方法研究,主要结合具体案例详细講解了各种教学方法的特征、要求和运用条件。第八章讨论中学语文考试,分析了考试的目的、意义、内 容、要求和方法,以及教师对考试结果分析和评价的重要性。第九章关注课外阅读和课外语文活动,论述了语文课外活动的地位、内容和指导要点,并指出语文课外活动也应围绕“健全、完美地实现语文教学目标”而开展。第十章聚焦中学语文教师的素养和成长,阐述了教师的地位、职责、必备修养。此外,作者在每一章开始之前都列出“学习提要”,便于读者快速抓住学习重心;在每章结束之后设置了相应的“思考与练习”板块,帮助读者巩固学习成果。

该书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视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应用理论学科,具有涉及广、问题多、难度大等特点,要充分把握中学语文教学法之精髓,就必须廓清其基础理论,拓展认知,勤于实践,不断反思、总结与积累。二是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中学语文教学法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但从理论到实践,需要一个过程。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对于没有实际经验的教师,即使是有指导性的理论,也不可能一试便成功。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经过反复实践,才可能真正形成出色的教学能力。

综上,该书语言生动简明,思路清晰有序,深入浅出,将教学法原理融会贯通于实际的教学之中,为一线教师学习中学语文教学理论知识、提升语文教学能力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济南高新区实验中学 陈长保)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教学法教学内容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