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集合量词二语习得研究

2022-05-31 08:42周小兵
关键词:二语偏误量词

林 柱,周小兵,郝 伟

(1.东北师范大学 国际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2.北京语言大学 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北京 100083;3.长春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一、引 言

汉语集合量词习得难度较高,是习得难点。留学生在习得集合量词时,难免会出现偏误:

(1)*请问,桌子上的这束钥匙是你的吗?(初1级:串)(1)“*”表示该句为偏误句,否则为非偏误句。偏误句后面标注了学习者学习年限等级,共包含5级:初1级、初2级、中1级、中2级、高级。前4级来源于测试语料,“高级”来源于作文语料。该偏误出自初1级学习者。下同。

(2)*“<”和“>”是一套数学符号。(初2级:对)

(3)*我有一伙好朋友,我们常常一起喝咖啡。(中1级:帮)

(4)*北京大学去年换了一套新电脑。(中2级:批)

(5)*她教我一套过日子的道理。(高级:堆)

二、研究方法

(一)语料来源

本文依托作文语料与测试语料,对留学生集合量词的习得情况进行考查。作文语料主要依托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均为高级汉语学习者语料。由于缺少初、中级语料,我们对来华留学预科生进行测试,以增加测试语料,弥补作文语料的不足。为了细化考查并得出习得顺序,根据学习年限进行测试,即将学习阶段分为5段:初1级(0.5年),初2级(1年),中1级(1.5年),中2级(2年),高级(2.5年及以上)。

(二)被试情况

被试为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9月份入学的全体预科生,从入学开始至次年7月份,预科生持续接受汉语教学。为考查集合量词习得顺序与习得阶段,进行一测与二测2次测试。326名被试含初级256名,中级70名。

(三)试题构成

包括被试个人信息(性别、年龄、国籍、母语、来华前汉语学习时长等)与集合量词习得情况测试题。本文统计了六套外向型汉语综合教材及25部对外汉语著作,并参考宗守云21个典型性集合量词(8)宗守云:《集合量词的认知研究》,第44页。,选取了典型性与使用频率最高的13个集合量词(双、对、副、群、伙、帮、套、串、束、批、行、排、堆)作为考查对象。13个集合量词根据基本义与引申义的差别共分出44个子集合量词(9)44个子集合量词的用法是基于对CCL语料库、BCC语料库、《现代汉语量词手册》《现代汉语八百词》《现代汉语词典》考查的基础上分的小义项,有基础义与引申义之分,具体义为基础义,抽象义为引申义。以集合量词“堆”为例,集合量词“堆”主要计量聚集的人群、堆积的东西、抽象事物三种用法。本文分别使用“堆1”至“堆3”指代以上三种用法。这三种用法称为“堆”的三个子集合量词。。本文选定87个高代表性样本,并分别编制试题,本套试题共设计90道题(含3道测谎题)。鉴于题量较大,为提高测试信度,所有试题通过EXCEL的rand函数随机排列生成后均分成三套试题,分三天进行,每套试题30题(含1道测谎题)。

试题配有中、英文双语说明及答题样例。选项为考查点,不做难度分析。使用“汉语阅读分级指难针(www.languagedata.net/editor/)”调控试题题干难度,以降低非考查点带来的负面影响,确保不会因试题题干过难而影响被试的测试结果。考查发现:试题题干难度数值为1.47,位于区间1.00至1.50内,其等级划分为初等,大纲等级为一级,难度等级最低。试题以单选形式出现。如:

(6)这一( )脏衣服,我得洗六个小时。 束 堆 群 串

(7)这一( )书都是你的吗? 串 群 堆 束

(8)我今天有一( )事儿,没时间看电影。 帮 套 批 堆

(9)她从早到晚一直在说,说了一( )话。 批 套 堆 帮

四道试题分别考查学习者“堆”基本义与引申义的习得情况。因考查点一致,同时为了避免被试通过比较选项差异进行选择,所以四个选项设置相同,顺序略做调整。选项中的干扰项依据先导测试的结果设定,本文将先导测试中21名被试选择度最高的3个错误选项作为干扰项。参与先导测试的被试数据不再进入数据分析。

(四)施测过程

一测与二测分别于1月、6月进行,时长40分钟,在教师监督下进行。测试地点在班级,试题当场发放和回收。全体预科生参加测试,一测326份答卷中,无效答卷(10)测谎题前后作答不一致的答卷,以及明显应付的答卷,如答案全部成“S”形或“-_-_-_-”形等,均属于无效答卷,其他为有效答卷。66份,有效答卷260份,其中初1级有效答卷199份(合格率77.7%),中1级有效答卷61份(87.1%)。二测326份答卷中,无效答卷69份,有效答卷257份,其中初2级有效答卷192份(75%),中2级有效答卷65份(92.9%)。测试结束后随即对被试就试题作答情况进行回顾性询问。

(五)信效度检验

数据录入SPSS22.0,采用克隆巴赫系数法检验信度,得到四个克隆巴赫系数:初1级,0.858;初2级,0.914;中1级,0.856;中2级,0.931,且都大于0.8,表明信度较高。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效度,结果显示,在置信度(双测)为0.01和0.05时相关性均显著,表明效度也较高,符合统计学要求。

三、集合量词偏误概况与分类

高级阶段的偏误出自作文语料,因此本文只对初1级至中2级四个学习阶段的测试数据做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结果显示:四个阶段学习者集合量词习得的正确率均值(38.74、57.55、60.25、76.85)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P<0.05)(11)LSD事后多重比较表明,仅初2级与中1级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666)。,表明集合量词正确率随着学习者汉语水平提高而显著提高,学习者集合量词的二语参数设置逐渐接近汉语母语者。但偏误率一直比较高,表明集合量词偏误具有普遍性,有考查价值。考查测试语料与作文语料后发现,主要偏误类型有三种:

误代:

(1)*请问,桌子上的这束钥匙是你的吗?(初1级:串)

(10)*这对眼镜又贵又难看,别买了!(初2级:副)

(11)*今天我给女朋友买了一帮金鱼。(中1级:对)

(12)*那一群太极拳动作太长了,我记不住。(中2级:串)

(13)*我的老师姓付,付老师,她身材高大,戴着一个眼镜。(高级:副)

遗漏:

(14)*中原日报曾登过一∧对联是这样。(高级:副)

(15)*肯德基后门的垃圾箱里天天有很多客人不吃而堆上了一大∧垃圾袋。(高级:堆)

(16)*这个人姓王,已经三十多岁了,成家了而且有∧双胞胎。(高级:对)

误加:

(17)*作为一对父母,第一任老师的重要任务不可忽视。(高级)

(18)*一起共同努力,才能教育出一批优秀的新一代。(高级)

高级阶段学习者仍会出现量词遗漏偏误,如(14)至(16)。但是也有学习者会矫枉过正,导致量词过度使用,出现数量词误加偏误,如(17)与(18)。

四、集合量词偏误成因分析

(一)母语影响

语言对比等级模式(12)Ellis,“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6页。简述如下:(1)一语和二语某个语言点无差异;(2)一语两个语言项等于二语一个语言项;(3)一语中某个语言项在二语中不存在;(4)一语中某个语言项在二语中等值项有不同分布;(5)一语语言项和二语无相似之处;(6)一语中一个语言项在二语中有两个或多个语言项与之对应。上述六项语言对比等级构成的困难等级(hierarchy of difficulty)从零级逐步升到最高的5级。以下使用上述等级模式来对比汉语集合量词跟英语、西班牙语以及柬埔寨语三种语言(学习者主要语言)对应成分的异同,确定其对比等级和难度等级。

第一,英语影响。

“pair”对应“双、对、副”,构成对比等级6级,难度等级5级,为高难度,易引发干扰性偏误:

(10′)Thispairof glasses is expensive and ugly.Don’t buy them!

(10)*这对眼镜又贵又难看,别买了!(初2级:副)

(19′)The kitten has apairof small ears.

(19)*这只小猫有一副小小的耳朵。(初2级:对)

类似地,“group”对应“群、伙、帮”(13)潘绍中:《新时代汉英大词典》(第2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第1509、825、50页。:

(3′)I have agroupof good friends and we often drink coffee together.

(3)*我有一伙好朋友,我们常常一起喝咖啡。(中1级:帮)

(20′)Thisgroupof tall buildings in front is new.

(20)*前面的这一帮高楼都是新的。(中2级:群)

经询问得知,英语母语被试看到以下两道试题时,会想到英语表达(2′)与(21′):

(2″)“<”和“>”是一( )数学符号。 套 对 群 串

(21″)“大”和“小”是一( )反义词。 对 串 套 群

(2′)“<”and“>”isa set ofmathematical(数学)symbols(符号).

(21′)“big”and“small”isa set ofantonyms(反义词).

英语使用“a set of”修饰“数学符号”与“反义词”,a set of 对应的第一个汉语词汇是“一套”(14)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8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1887页;英国柯林斯出版公司:《柯林斯英汉双解学习词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年,第1815页。,由此学习者母语知识产生负迁移,引发偏误:

(2)*“<”和“>”是一套数学符号。(初2级:对)

(21)*“大”和“小”是一套反义词。(初2级:对)

第二,西班牙语影响。

西语词“grupo”可修饰动物,如“ovejas(羊)、elefantes(大象)”等,也可修饰贬义表人名词,如“ladrones(小偷)、bandidos(强盗)”等,还可修饰中性表人名词,如“trabajadores(工人)、agricultores(农民)”等,而这三组名词在汉语中应依次使用“群”“伙”“帮/群”进行修饰。研究表明,“群”可计量成群的人/动物/岛屿,而“伙”与“帮”只修饰人(15)郭先珍:《现代汉语量词手册》,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7年,第71—72、43、4页。。指人时,“群”多指临时聚集在一起的人,为中性词,而“伙、帮”所指的人多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伙”多含贬义,“帮”可用于中性,也可以用于贬义(16)赵新、李英:《商务馆学汉语近义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6页。。因此,可以使用“帮”与“群”修饰中性表人名词,但语义上略有差异:“帮”具有目的性,“群”具有临时性。西语一个语言项“grupo”对应汉语三个语言项“群、伙、帮”,对比等级6级,难度等级5级,为高难度。学习者难以区别,引发偏误:

(3′)Tengoungrupodeamigosíntimos.Solemostomarcafésjuntos.

词译:我有一群/伙/帮的朋友亲密的常常喝咖啡一起

句译:我有一帮好朋友,我们常常一起喝咖啡。

(3)*我有一伙好朋友,我们常常一起喝咖啡。(中1级:帮)

(22′)Hayungrupodepájaroscantandoconbuenaentonaciónen elárbol.

词译:有一群/伙/帮的小鸟正在唱歌和美丽的语调在…上限定词树

句译:树上有一群小鸟正在唱歌,非常好听。

(22)*树上有一帮小鸟正在唱歌,非常好听。(初1级:群)

第三,柬埔寨语影响。

词译: 手套双/对/副这漂亮很钱多少?

句译:这副手套挺漂亮的,多少钱?

(23)*这对手套挺漂亮的,多少钱?(初2级:副)

词译: 男女年轻一双/对/副正在坐上椅子聊天。

句译:一对年轻男女正坐在椅子上聊天。

(24)*一双年轻男女正坐在椅子上聊天。(初2级:对)

综上,汉外(英、西、柬)集合量词对应关系较复杂,二语学习者想要厘清它们之间关系,难度较高,由此导致英、西、柬母语者在习得集合量词时出现偏误。

(二)目标语规则泛化

在集合量词习得过程中,学习者会把所学的有限而不充分的目标语知识进行不恰当地类推,使集合量词的使用范围和规则扩大化,造成目标语规则泛化,引发发展性偏误:

(11)*今天我给女朋友买了一帮金鱼。(中1级:对)

(25)*一帮可爱的小狗正在草地上玩儿。(中1级:对)

请看测试题:

(11′)今天我给女朋友买了一( )金鱼。 帮 对 副 双

(25′)一( )可爱的小狗正在草地上玩儿。 双 副 帮 对

学习者在《博雅·初Ⅱ》(17)所用教材为《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Ⅰ和Ⅱ)(李晓琪,2013),简称《博雅·初Ⅰ》《博雅·初Ⅱ》。第25课学习过“群”与“帮”,以为“群”与“帮”完全等值。学习者以为,既然“群”可以修饰动物,“帮”自然也可以。学习者在语言普遍性的作用下,错误地将“群”修饰动物的能力类推至“帮”,使“帮”的修饰范围扩大化,引发目标语规则泛化,导致偏误(11)与(25)。类推模式如下:

一群流氓 → 一帮流氓

↓ ↓

一群小狗 → 一帮小狗

“目标语规则泛化”涉及普遍认知,一语者、二语者都可能出现(18)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第三版),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76页。。因此,我们对32名汉族幼儿园儿童进行了句法判断测验(GJT,Grammaticality Judgment Test),发现一语习得初期也存在“帮”的泛化现象:

(26)*今天我买了一帮金鱼。(大班:对)

(27)*一帮小狗正在草地上玩儿。(大班:对)

测试显示,判断“一帮金鱼”与“一帮小狗”合法的被试分别有13人、11人,比例(40.6%,13/32;34.4%,11/32)较高。汉族儿童在规则泛化的作用下,也会使“帮”泛化。再如:

(1)*请问,桌子上的这束钥匙是你的吗?(初1级:串)

(28)*她的桌子上有一束花瓶,都非常漂亮。(中2级:对)

学习者在《博雅·初Ⅰ》第15课先学“束”,在没有学“串”时(《博雅·初Ⅱ》第16课学“香蕉”时才接触“串”)生成例(1)。因为成串的钥匙形象与“束”较符合,学习者无法区别。经过询问得知,被试知晓“一束花”合法,以为“束”可修饰“花”,自然也可修饰“花瓶”,被试以为“花瓶”是花的一种。被试在《博雅·初Ⅰ》第9课和第15课分别学习了“瓶子”与“花”,但测试时未对“花瓶”进行认知加工。被试使用修饰定中结构定语部分语素的量词来修饰整个定中合成词,引发(28)。

另外,我们对32名汉族儿童的调查(GJT)同样发现了“束”的泛化现象:

(29)*桌子上有一束钥匙。(大班:串)

(30)*桌子上有一束花瓶。(大班:对)

测试显示,判断“一串钥匙”合法的被试有15人、“一束钥匙”11人、“一对花瓶”5人、“一束花瓶”11人。使用“束”修饰“钥匙”与“花瓶”的比例(34.4%,11/32)较高。经过询问得知,被试认为钥匙被钥匙环束缚在一起,因此可以使用“束”修饰“钥匙”。被试判断“一束花瓶”合法主要受“一束花”的影响。被试认为“一束花”合法,因此以为“一束花瓶”也合法。被试通过类推(一束花→一束花瓶),使“束”泛化。

初级二语习得者常泛化量词“个”(19)陈凡凡:《汉语二语习得与一语习得的共性表现探析》,《学术研究》2008年第6期。。考查发现,高级阶段二语学习者也会使“个”泛化。如:

(13)*我的老师姓付,付老师,她身材高大,戴着一个眼镜。(高级:副)

(31)*有一个夫妻要离婚,但是妻子想要她丈夫的钱,而杀死她丈夫。(高级:对)

量词“个”的使用频率较高,因此具有高原型性、弱标记性。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倾向使用弱标记语言项代替强标记语言项。因此学习者使用“个”代替“副”“对”,使“个”泛化,引发偏误(13)与(31)。

汉语母语者也会出现“个”的泛化现象。如:

(32)*两个贴画贴在墙上。(中班:张)(20)陈凡凡:《汉语二语习得与一语习得的共性表现探析》,《学术研究》2008年第6期。

个体量词的使用需根据被修饰语进行参数设置,属于外围语法规则,为有标记项。在习得过程初期,学习者倾向使用核心语法规则,即不使用量词(21)陈凡凡:《汉语二语习得与一语习得的共性表现探析》,《学术研究》2008年第6期。。经考查发现,学习者在核心语法规则的作用下,到高级阶段也会将集合量词遗漏,引发发展性偏误:

(14)*中原日报曾登过一∧对联是这样。(高级:副)

(15)*肯德基后门的垃圾箱里天天有很多客人不吃而堆上了一大∧垃圾袋。(高级:堆)

(16)*这个人姓王,已经三十多岁了,成家了而且有∧双胞胎。(高级:对)

汉语母语者也会出现量词遗漏现象。如:

(33)*书柜上有一∧台灯。(小班:盏)(22)陈凡凡:《汉语二语习得与一语习得的共性表现探析》,《学术研究》2008年第6期。

(三)普遍认知

下面依次从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标记理论(markedness theory)、自然度(naturalness)视角出发,探讨集合量词偏误成因。

第一,原型理论视角。Schmid & Gilquin指出,语言结构使用频率越高,原型性越强,越容易认知(23)Schmid,“English abstract nouns as conceptual shell:From corpus to cognition”,Berlin/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2000,pp.39;Gilquin,“The place of prototypicality in corpus linguistics:Causation in the hot seat”,In Gries Stefan,Stefanowitsch & Anatol(ed.),Corpora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Corpus-based approaches to syntax and lexis,Berlin,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2006,pp.159-191.。本文考查北大CCL现代汉语语料库(约6亿字),加以人工干预,排除无关句式(24)如:附属于某一群体;加强这一伙伴关系;他一帮忙,你一定成功。,得到“群、伙、帮”的使用频次,由高到低排列如下:群(10141例)>伙(3160例)>帮(1488例)。可见,“群”的使用频率最高,原型性最强,最容易认知,“伙”次之,“帮”最弱。二语习得中,学习者易使用原型性较强的“群”替代原型性较弱的“伙”,引发偏误:

(34)*他们是一群的,别相信他们,他们不会说真话。(初2级:伙)

(35)*这两群人常常一起去偷东西。(初2级:伙)

第二,标记理论视角。在“群、伙、帮”内部,相对而言,“群”可搭配范围最广,普遍性高而标记性弱,其他两个普遍性低而标记性强。周小兵认为,二语习得中,标记性弱的语言形式认知难度相对低,更易习得,学习者常用弱标记性语言项代替强标记性语言项(25)周小兵:《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1页。。学习者在语言普遍性的作用下,用弱标记性语言项“群”代替强标记性语言项“伙”,引发偏误(34)与(35)。可见,标记理论也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第三,自然度视角。Hatch(1983)认为,自然度是第二语言习得的决定因素。一个语言点形式与其意义之间对应关系的清晰度会影响学习者的认知与习得。英语“pair”对应汉语3个词——“双、对、副”,它们意思接近,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不够简洁明了,自然度低。学习者厘不清三种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在认知上有困难,难于学习,易引发认知性偏误:

(10)*这对眼镜又贵又难看,别买了!(初2级:副)

(36)*这双杯子看起来挺不错的。(中2级:对)

(四)教材误导

请看由教材误导引发的偏误:

(12′)Thatgroupof Taijiquan moves are too long for me to remember.

(12)*那一群太极拳动作太长了,我记不住。(中2级:串)

考查发现,《博雅·初Ⅱ》第25课出现了“群”。教材中只有课文语句“总有一大群中小学生来这儿喝咖啡”与英文注释“a measure word,group”,且注释不够完整。教材中缺乏对“群”的解释说明,未结合汉语例句来说明“群”与其他群体性集合量词在语义、语法、语用上的差别,也未设置相关练习。本文从BCC语料库中随机抽取500例“群”的语料加以考查,考查发现:“群”常修饰人(410例,82%),动物次之(70例,14%),事物最少(15例,3%)(26)其中未识别5例,占1%。。但教材简单地将“群”注释为“group”,使学习者受教材误导,误以为“群”与“group”等值,并将“群”与“group”等值习得。从学习者角度看,学习者以为“group”可以修饰“moves(动作)”,“群”自然也可以,由此引发偏误(12)。

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学生进行学习的依据(27)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第三版),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143页。,而现在通行教材生词表中,大都用英文注释,而英汉词语意义并非一一对应,若简单地用英语词语注释汉语词语,学习者照着教材中简单的注释去理解,就容易产生偏误(28)周小兵:《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87—288页。。因此,教材中集合量词汉外对比不足,注释简单,误导性强,教学中又不加重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欠缺(29)刘涛、刘富华:《国际汉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训策略研究》,《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以及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中来(30)黄晓颖:《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的有效教学》,《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都可能影响“群”的习得效果。

(五)多因素影响

有的偏误不是由单一因素导致的,而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如:

(37)*他有一个漂亮的妻子和一伙可爱的儿女。(中1级:双)

请看测试题:

(37′)他有一个漂亮的妻子和一( )可爱的儿女。 套 伙 副 双

成因一,母语负迁移。在法语的影响下,被试首先剔除选项“双”与“副”。因为法语中,“双、副”的对应词“paire”(31)李秀琴:《法汉小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654页。不能修饰“儿女”(*un(一)paire(双/副) de enfants(儿女)),而应该使用“un groupe(群/帮)des(复数)enfants”表达“一群/帮儿女”。选项中与“群、帮”语义相近的词只有“伙”,故造成偏误(37)。法语词“paire”搭配范围极小,一般只修饰袜子、鞋与眼镜,而“双”搭配范围则大得多,二者搭配范围不同。

成因二,目标语规则泛化。有的学习者以为“小偷”与“儿女”属同类,都表示人;既然“一伙小偷”合法,那么“一伙儿女”也合法。另外,经询问得知,“伙”的形旁(义符)“亻”使学习者更加确认“伙”的正确性。学习者以为“伙”带单人旁,那么就可以毫无例外地修饰所有人,由此引发偏误(37)。

另外,我们对32名汉族儿童的调查(GJT)同样发现了“伙”的泛化现象(20例,62.5%):

(38)*他有一伙可爱的儿女。(大班:双)

五、集合量词习得顺序研究

冯丽萍认为可根据正确率标准(accuracy percentage)与初现标准(EC,emergence criterion)考查习得顺序。因初现标准仅关注语言习得的起点而忽视习得的发展(32)冯丽萍:《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方法述评》,《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1期。,本研究使用正确率标准对集合量词的习得进行排序。

本文根据13个集合量词基础义与引申义的差别将44个子集合量词归类,以探讨集合量词难度等级与习得阶段。按正确率(%)由高到低排序:

束基(80.8)>双(75.8)>排(74.7)>对引(67.9)>堆基(63.9)>批引(61.9)>套基(60.7)>群(58.8)>副基/伙(53.7)>束引(53.6)>行(52.8)>串基(52.4)>副引(52.0)>对基(51.9)>堆引(49.6)>批基(45.4)>帮(44.4)>串引(40.5)>套引(37.2)

正确率高的集合量词标记性弱,正确率低的集合量词标记性强。学习者总是先习得无/弱标记性语言项,后习得有/强标记性语言项。White指出,根据标记等级,可以预言语言项的习得次序(33)White L,“The responsibility of grammatical theory to acquisitional data”,Hornstein N and Lightfoot D.Explanation in linguistics:The logical problem of language acquisition.London:Longman,1981.。处于同一个标记等级范围内语言项的习得难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本文使用SPSS22.0对以上13个集合量词的基础义与引申义进行“聚类分析”,对习得难度等级进行分层,得到集合量词难度等级与习得阶段的分级,如表1。

表1 集合量词难度等级与习得阶段对应

值得注意的是,“对”与“批”的引申义正确率高于基础义。考查发现,被试在测试前刚刚学习过“对”与“批”的引申义。可见,教材与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某一语言项的习得速度,甚至习得顺序。

此研究成果具有普适性,基本上反映了学习者在哪个阶段能够习得哪些集合量词,超前或延后学习都会影响习得效率。我们希望“集合量词难度等级与习得阶段对应表”能够对教师教学及教材编写提供帮助,使之符合教学与习得规律,提高二语者集合量词习得效率。

六、结论与启示

以上讨论了集合量词的偏误类型、偏误成因及集合量词习得顺序。希望本研究能对集合量词规则概括、学习及教学有所启示。

(一)规则概括

本文考察了BCC语料库(约150亿字)中“双”“对”“副”语料各500例,发现:“双”主要修饰身体部位与物品(90.6%);“对”主要修饰人物与物品(80%);“副”主要修饰物品及外貌(72.6%)。三者均可修饰物品,为细加区分,本文提出“可分离性标准”。“对”所修饰物品具有[+可分离性]特征,如:一对电池/戒指/皮箱,组内成员即使分离,仍可各自发挥其原有功能。而“双”“副”则不然,如:一双袜子/筷子/手套,一副眼镜/对联/牌,组内成员若分离,便失去其原有功能。“对”“双”“副”之间存在“可分离等级差异”,相对而言,左端“可分离性特征”较强,右端较弱。卢福波认为,“双”可概括为:固有二物,高度相似,如:一双鞋/眼睛。“副”可概括为:整体结构、二物相配,如:一副眼镜/春联(34)卢福波:《基于汉语特点的名量范畴及其认知教学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

(二)学习

第一,二语学习者应采取显性学习,多练习,尽快达到自动化处理阶段。第二,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应抓重点,优先掌握集合量词“主要”使用规则及相关标准,以加快习得速度。如:“双、对、副”的使用规则与“可分离性标准”。

(三)教学

第一,教师应积极采取显性教学,按照集合量词难度等级,优先教原型性强、标记性弱、自然度高的量词,后教原型性弱、标记性强、自然度低的量词。第二,加强汉外对比分析,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影响。第三,针对教材不足,补充辨析、例子和练习,完善教学,填补漏洞。

猜你喜欢
二语偏误量词
二语习得理论对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韩国留学生舌尖后音习得偏误分析
十二生肖议量词
十二生肖议量词
量词大集合
An Analysis Study of how social school differs from cognitive school
偏误分析的文献综述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on from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in English Teaching Classroom
偏误分析的意义与局限
The Role of Native Languag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