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以金科嘉景小区项目为例

2022-05-31 09:48宋兆朋车俊蒿烟建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烟台264000
砖瓦 2022年5期
关键词:装配式构件混凝土

宋兆朋 车俊蒿(烟建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烟台 264000)

装配式建筑是我国目前建筑行业发展的核心,也是推进建筑市场工业化发展与建设的主要方式。基于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装配式建筑不仅可以满足“绿色建筑”的建设需求,也可以降低或减少施工现场垃圾、污染物、噪声的排放[1]。为了实现对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应用,应将提高此类建筑的质量作为施工关键。为此,本文以金科嘉景小区项目为例,对预制结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提升措施展开研究。

1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1.1 制定施工质量管理流程

在施工过程中为确保其施工质量,构建针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项目质量管理的具体流程,由于这一类型的施工流程相对复杂,因此可引入BIM 技术为其施工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有力的管理平台[2]。同时,借助BIM技术的数据分析功能和模拟功能,实现对施工质量的合理管控[3]。将一切与施工质量相关的信息导入到BIM 模型当中,在管理过程中也需要将其信息作为决策依据[4]。图1为施工质量管理流程示意图。

在开展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时,在详细了解建筑信息特点及装配式建筑特点的基础上,将TQM和PECA作为管理的核心理论,构建如图1所示的管理流程[5]。该管理流程的对象为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项目,功能目标是实现设计图纸中对施工阶段提出的质量管理目标[6]。在TQM理论当中包含了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全要素等,在实际应用其实现管理时应当要求建设方、设计方以及供应方等强化其对施工质量管理的意识,并以此推动项目各个参与人员实现对各个环节的质量把控。同时,在管理的过程中,涉及多个PECA 循环,贯穿在整个管理当中[7]。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若出现管理处置效果不理想,或存在质量问题未查明具体情况等问题时,则应当重新进入到新的PDCA循环当中。

图1 施工质量管理流程示意图

1.2 构建施工质量管理信息模型

在明确施工质量管理的具体流程后,基于Revit软件实现对施工质量管理信息模型的构建。模型的构建能够使各专业的设计成果得到充分整合,同时模型能够为施工项目提供碰撞检测,因此能够实现对设计成果的进一步优化,从而使生成的BIM 信息模型进一步完善。在模型构建的过程中,通过添加参数化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图元,实现对建筑模型的创建,并以此实现对待建设建筑模型如实展现,达到直观表达设计意图的目的。利用Revit 软件当中具备的参数化引擎模块,确保生成的图纸具备一致性特点[8]。在设计预制装配式构件时,将构件具体信息、项目施工信息等输入到BIM 信息模型当中,后期在构件实际生产和施工中可随时对模型中与构件相关的信息进行调用,以此实现对施工的指导。最后,在Revit 软件当中还可自动生成各种施工内容的明细表,针对大量工程信息和预制装配式构件信息进行自动统计,从而节省大量不必要的管理时间,促进管理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基于上述综合分析,在Revit 软件当中完成对信息模型的构建后,还需要在施工进行中对模型进行定期维护和实时更新,以此确保模型当中的信息具备准确性和实效性,保障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施工顺利进行。图2 为施工质量管理信息模型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 施工质量管理信息模型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 中模型的图元结构可实现对工程实体的直接构成,同时也是信息模型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模型图元数据结构当中,又包含了基础数据和扩展数据两种类型数据信息,其分别涵盖集合数据、物理数据;技术数据、经济数据以及管理数据。通过模型中图元的导入确保了施工项目从开发到最终竣工时各项数据信息的合理运用,使得质量管理的信息资源进一步完备。

1.3 基于分级管理理念的一级施工质量管理

在上述施工质量管理信息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分级管理的理念,首先对一级施工质量管理进行设计。一级施工管理中的内容是项目中的重点,在这一层级当中施工质量的管理,是结合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建设程序实现对质量管理工作开展顺序的排列。在具体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时,首先确保各项工作的应用符合实际需求,并且在具体实施时需要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方。选择适合的部门、成员等负责完成某一工作内容。由于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当中,部分施工过程复杂,因此会涉及多个责任方,此时需要清晰列出各自负责的内容,并在模型当中保证实施步骤所需输入的信息与实施步骤输出信息一一对应。同时,在一级施工质量管理当中,应当重点突出各个责任方的职能,而具体的分工应当在二级施工质量管理中体现。在开展一级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时,需要对各个阶段业务流程进行采集,并通过调研、分析等方式识别出各个阶段的核心业务内容,确定施工起点、终点以及关键点。在实际开展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时,应当根据施工质量形成的因果关系,注重事前和事中的控制,并形成集信息流和工作流于一体的质量管理流程。

1.4 基于分级管理理念的二级施工质量管理

在实现对一级施工质量的管理后,二级施工质量管理的对象是各个环节中影响施工质量的具体施工内容。分别按照设计环节、采购环节、施工环节等对其进行质量管理。在设计环节,可在BIM 模型当中事先调整并纠正设计上存在的错误,以此从源头上实现对施工质量的管控。由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的特殊性,其所有部分的构件都需要一次成型,并且需要确保后续安装和使用,因此需要在设计阶段对构件的尺寸以及各类参数进行严格控制。在采购环节,由于采购数量较大、类型较多,因此人工确定采购清单难度较大,且容易出现纰漏。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可在BIM模型当中创建包含构件编号、尺寸、位置等信息的文件,并在模型中对构件进行拆分,模拟出施工效果,综合对构件自身质量和施工质量进行评价,从而在材料的源头确保质量。在具体施工环节,结合构件统计明细表查询其基本信息,一对一确定模型在实际施工结构上的位置。在施工前对构建安装进行模拟,并针对不合理之处及时调整,确保施工准确度和效率。

2 实例应用

完成对装配式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的综合控制与管理后,以金科嘉景小区项目为例,进行该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

金科嘉景小区项目B 地块1#楼至5#楼住宅、商业及地下车库工程位于烟台市牟平区,东临牟兴路,南临新城大街。此建筑项目属于住宅小区项目,建筑整体结构在设计时参照剪力墙结构综合开发。项目的具体施工日期参照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文件,合同工期为370d,工程投资约1.29 亿元。2#、3#楼为装配式建筑,装配率为51%。建筑面积合计75524.67m2,建筑高度1#楼65.6m、2#楼68.5m、3#楼66.2m、4#楼66.2m、5#楼66.2m,车库为平板筏板基础+下柱墩1#楼至5#楼主楼为桩筏板基础。

该项目的监理单位为山东同绩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单位为烟台市牟平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项目施工范围包括:土建工程、安装工程、防水工程、保温工程、外墙漆工程。施工的具体内容包括:散水及散水沟(含)以内各楼栋、车库、设备用房、物管用房等所有土建工程(包括所有设备基础、电缆沟和防水等),户外附属工程,挡墙边的滤水盲沟及挡墙外的土方回填工作内容;强电与弱电智能化、人防设备工程的预留预埋等;含地下室部分的基础、筏板、挡墙,室内的卫生间、厨房、阳台,屋面工程涉及的防水等;外墙及屋面的保温、隔热等;含弹性涂料、质感涂料、彩色砂浆、零星真石漆等;GRC/EPS装饰线条;车库地坪漆工程。在此基础上,对建筑项目设计概况信息进行获取,见表1。

表1 金科嘉景小区项目设计概况信息

完成项目相关信息获取后,按照上文设计内容,进行混凝土建筑施工中的质量管控,将竣工后混凝土结构开裂作为评价指标,由人工进行竣工后成果开裂的统计。实验结果见表2。

表2 混凝土建筑施工作业面开裂统计

从上述实验结果可知,作业面在完成施工后,不存在开裂问题,说明此次设计的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施工质量,保证竣工成果无质量方面问题。

3 结语

本文以金科嘉景小区项目为例,对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展开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工程施工质量。要进一步实现对工程项目质量的优化,应在设计内容的基础上,做好工程项目在施工中的风险管理,加强对各分包项目的管理与监控,督促其加快施工进度,实现将施工中的风险降至最低。

猜你喜欢
装配式构件混凝土
混凝土试验之家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浅谈煤矸石在固废混凝土中的应用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装修一体化装配式建造技术研究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技术与理论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