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和管理对策研究

2022-05-31 09:48冀琛珍山西六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0
砖瓦 2022年5期
关键词:材料价格预算编制工程造价

冀琛珍(山西六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施工企业如果想要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就需要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但目前很多施工企业都无法避免工程造价超预算的问题,其原因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市场价格波动、工程设计变更、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等等。这就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最大限度降低资金浪费问题的发生概率。因此,对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系列可行对策。

1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分析

1.1 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一项重要原因就是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在造价编制工作中,主要责任人是造价预算人员,可以说其专业素养水平和实践经验都直接决定着预算编制的质量。目前很多造价预算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水平储备不足,例如在前期预算的过程中,对于市场价格不够敏感,缺乏对于市场价格的实地调研,同时部分工作人员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也没有对建筑方案和项目进行全方位的探讨和总结,无法从细节上把控施工问题。这样一来,无法从整体上把握工程项目,最终导致预算编制的问题存在缺陷。除此之外,编制预算的过程中也需要对施工现场有充分的了解,并且做好市场调研,部分编制人员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一味地简化编制流程,没有及时调查施工现场的情况,也没有深入市场进行调研,仅仅依靠主观经验来完成预算编制,这样造成的结果就会和现实情况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引发超预算情况。

1.2 设计变更

在施工工作中,由于设计变更问题导致的超预算现象也非常常见,这也是引发超预算问题的重要原因。随着施工方案和设计情况的变化,工程项目的成本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工期。由于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在施工周期发生变化以后,会导致问题出现的概率进一步增加。举例来说,如果施工方案发生了变化,就很容易导致原材料价格发生浮动,进而增加成本,导致成本和预算之间产生差距,对整体预算编制计划造成影响。除此之外,如果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之间缺乏沟通,就可能导致施工结果不符合设计要求,需要重新进行返工,进而增加了工程成本,引发超预算。所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也需要施工单位做好和设计单位之间的沟通工作,掌握设计意图的同时做好质量控制。

1.3 原材料价格的变动

对于建筑工程建设而言,原材料价格的浮动也是导致超预算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对建筑工程而言,原材料价格在工程总成本当中占据60%以上,所以正是由于原材料成本在工程项目成本当中的占比较高,因此一旦原材料价格发生波动,就会引发整体预算发生变化,如果多种材料价格同时上浮,就会引起超预算问题。所以不难看出,建筑行业对原材料市场有着极强的依赖性,一旦原材料市场出现变化,工程项目的成本也将随之发生大幅变化,进而引发超预算问题。除此之外,原材料的采购量较大、门类杂,也可能会导致建筑工程预算出现错误。一般来说,建筑工程有着较长的施工建设周期,大多在一年以上,在这段时间里,原材料价格出现波动的可能性较高。所以总结起来,预算编制工作当中也需要考虑价格变动带来的不确定因素。

2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的管理对策

2.1 提高预算控制力度

在控制资金预算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效果,需要尽量规避人为因素。在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上,应当是管理设计内容、管理签证审核。在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就需要最大限度确保工程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杜绝违规设计,保证所有设计都符合设计规范,同时还要积极协调审核人员和设计人员,保障设计人员、施工人员、投资方之间的沟通顺畅,让各个单位之间加强交流和合作,通过实际工作来提高工程效率和管理质量,最大限度减少设计变更,并且优化施工工艺。

在签证审核管理方面,主要内容是限制违规操作行为,严格审查超预算行为,避免在建设的过程中的其他风险问题,杜绝工程质量不合格或者材料浪费而导致的成本变化。同时还要建立专门化的签证团队,可以直接从施工人员中抽调专职工作人员进行签证工作,确保签证团队和社工团队之间能够保持密切协作。与此同时,还要做好信息共享、数据共享工作,保证工作效率。在签证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也要做好内容审查,提高预算控制意识和超预算防范意识,从而避免超预算情况。建设工程造价构成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建设工程造价构成情况

2.2 提高管理规范化水平

施工单位在造价管理工作当中,需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从而规范超预算管理行为,确保预算金额和市场行情保持一致,如果预算金额低于建设成本,则很可能会在后续的其他环节中存在法律风险。在超预算管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建立起完善的造价预算编制,保证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同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也要明确施工所需材料的质量、价格,所用设备的类型、数量等等。之后就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预算制度,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除此之外,施工企业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还要全方位评估预算差异,建立预算成本。成本规范化管理时,无论是所制定的预算金额,还是实际花费的成本,都需要真实体现工程建设所需要的资金,同时还要科学指导工程的施工行为,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让工程建设质量符合要求,避免由于缺乏资金而导致工程陷入停滞状态。

2.3 积极开展市场调研

在市场调研工作当中,需要工作人员对施工材料的价格有全面的把握,从而保障造价预算金额能够处于合理水平,避免超预算问题的出现。在预算工程成本造价之前,首先要全方位调研市场,掌握材料价格的信息以及最近几个月的价格浮动情况,对比不同时期材料价格的变化,例如季节性变化、市场供需变化等等,从而科学地判断材料价格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走向。在判断材料价格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数学建模的方式,经由模型的建立,运用软件工具预测和判断材料价格的走势,保证造价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

2.4 做好设计变更控制

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经常会由于设计、技术或者相关标准规范的变更而导致施工变更的情况,这也是导致工程建设超预算的成因之一。如果要减少预算超支情况的出现,就需要全方位控制变更内容。举例来说,在变更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需要最大限度降低施工标准、建设周期和作业范围的影响,同时要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程序体系。

同时还要确保设计的变更能够处于可控制范围之内,这就需要做好合同管理工作,明确各方责任,一旦发生设计变更,不仅要明确变更的内容,还要确定对工程建设造成的影响,并明确责任主体。如果责任主体是施工企业,那么合同价格不能发生变更,需要在价格计算的过程中以工程量清单计价作为主要依据;如果责任在承包方,就需要施工企业在规定时间内上交工程款变更的报告文书,并调整造价预算金额。在工程设计时,想要全方位控制变更行为,还需要确保造价金额处于合理水平,从而控制对预算金额造成的影响。

2.5 组建专业化团队

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也愈加复杂,因而需要建立专门的管理团队,并且重视对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从而提高造价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造价准确度。在建设团队的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全面审查管理人员的资质情况,保证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胜任造价管理岗位的需要。管理人员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管理经验,进而做好成本造价预算。管理人员需要强化责任意识,在造价预算工作中,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在培训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地提高造价预算管理能力,从根本上保证造价的准确性,举例来说,可以做好信息化技术培训工作,让其熟练掌握各种软件工具,为造价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撑。在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还要更加系统地对现有的造价数据信息进行处理,经由数据处理资源的整合和对材料价格变化的掌握,做好预算工作,保证工程造价的准确性。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例如BIM 技术的应用就可以提高工程造价预算工作的效率,对造价进行全方位分析,同时做好数据共享,确保不同专业、不同部门之间都可以顺利协调。

2.6 做好风险评估

在风险评估这一环节,需要及时反馈造价管理工作在当前阶段的开展情况,同时也要结合相关数据和信息,调整施工企业发展战略。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同时各个行业在市场中都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果施工企业想要获得生存、求得发展,就需要做好财务改革工作,其中风险评估体系作用巨大。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外界和内在因素的影响,因而在财务工作开展过程中风险重重。如果想要降低风险,就需要施工企业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开展全方位分析,对风险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需要及时优化和完善,最大限度控制造价管理工作带来的风险。

2.7 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的工期延误也会导致人工费用的增加,进而出现超预算问题,所以保证工程能够按期顺利完成也是避免工程造价超预算的重要途径。在现场监督管理工作中,需要做好施工质量的管控,确保所有施工人员都能够按照相应的要求来开展施工作业,避免由于人工失误而引发返工。在工程进度管理工作中,需要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按照预期时间完成工程内容,还要做好安全管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同时施工单位也要按照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出管理策略,并且在平日施工过程中得到充分落实。最后,要避免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违规操作问题。

3 案例分析

本项目为某教学楼改造工程,该项目于2017 年开始建设,于2018年二季度完工,建设总周期为18个月。本项目建筑总面积为21960m2,初期预计总投资为4930万元,项目资金由学校自筹。在该教学楼改造过程中,要迎合校园整体风格,并保证教学楼采光良好,同时利用顶层采光的模式来提高教师照明度,其余部分则采用侧装采光的形式。

在项目施工开始后,首先分析项目当中可能会出现超预算的环节,之后应用上述措施进行管控,将项目当前的成本和预期成本进行动态对比,一旦出现偏差,即对工作计划进行调整。从某学校教学楼基本参数(见表1)中不难发现,本项目经由一系列管控措施的实行,实际费用少于已完工预算,并且工期也得到了缩短。因而该教学楼超预算管控得到了预期效果,可以推广使用。

表1 某学校教学楼基本参数

4 结语

工程造价管理有着一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涉及的范围也较为广泛。在实际工作中,如果造价管理工作人员没有养成良好的造价管理意识,缺乏造价控制手段,则很容易导致超预算问题的出现,对工程的经济效益造成影响。因此这就需要对可能引发超预算问题的成因进行全方位分析,并且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从而规避风险,最大限度减少超预算问题。

猜你喜欢
材料价格预算编制工程造价
2022 年10 月份材料价格综合指数
辽阳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抚顺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探讨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实践举措
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探讨
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