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优选加味八珍膏的工艺研究

2022-06-01 01:19张宜勇何伟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22年3期
关键词:膏方正交试验工艺流程

张宜勇 何伟珍

【摘 要】 目的:优化加味八珍膏制备工艺流程。方法:以出膏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L9(34)从加味八珍膏影响提取的因素中,选择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用水量倍数为因素研究对象,分别从单因素试验中选择三水平进行试验。结果:影响加味八珍膏出膏率的因素大小顺序为:煎煮次数>煎煮时间>用水量倍数>浸泡时间;优选其提取制备工艺流程为:加10倍水量,浸泡3 h,煎煮3次,每次为80 min(共4 h)。结论:经此优化后的提取工艺流程较佳而稳定,可应用到实际生产。

【关键词】 加味八珍;正交试验;工艺流程;膏方

【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2)05-0062-03

作者简介:张宜勇(1990-),男,汉族,大专,主管中药师,研究方向为中药膏方制作、中药的鉴别。E-mail: zhangyiyong_2006@163.com

加味八珍膏是在经方八珍汤[1]基础上加味制成的煎膏剂,具有补气活血之功,主治气血两虚证,用于气血双虚引起的病后虚弱及妇女月经不调等症。加味八珍膏由人参、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等中药组方而成,是我院多年临床使用、具传统中医特色的煎膏剂。在加味八珍膏的制备过程中,煎煮提取极为关健,故以出膏率为指标,分别从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水量倍数的单因素试验中选取3个水平,运用正交试验L9(34)对其进行考察,优选出加味八珍膏最佳提取工艺流程。

1 仪器与材料

1.1 设备仪器 FA1004b电子分析天平(上海越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HH-M2四孔恒温水浴锅(江苏新春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DHG-8025D型台式电热恒温干燥箱(上海宏精实验设备有限公司);RE-201D旋转蒸发仪(郑州科达机械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电磁炉等。

1.2 材料 试验所用的药材均购于广州至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经本院验收合格为《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品种。处方:党参400 g,白术300 g,茯苓300 g,炙甘草300 g,当归400 g,川芎300 g,白芍300 g,熟地黄300 g,黄芪400 g,桂枝150 g,仙鹤草200 g,女贞子200 g,乌梅100 g,枸杞子200 g,淫羊藿200 g,桑椹200 g,菟丝子200 g,阿胶200 g等18种中药饮片。

2 方法与结果

2.1 出膏率的测定方法 将煎煮充分的溶液滤过,置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105 ℃烘箱干燥3 h,移至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迅速精密称重,继续105 ℃烘箱干燥1 h,冷却,称重,直至连续2次恒重为止,分别计算其出膏率。

2.2 单因素分析

2.2.1 浸泡时间的试验 按处方比例称取中药6份(阿胶除外),每份各80 g,分别用600 g的水浸泡1、2、3、4、5、6 h后煎煮1 h,滤过,浓缩蒸干,计算出膏率。如图1所示:出膏率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经浸泡2 h后的变化曲线趋于稳定。因此考查浸泡时间的因素三水平分别为1、2、3 h。

2.2.2 煎煮时间的试验 按处方比例称取中药6份(阿胶除外),每份各80 g,分别用600 g的水稍浸泡后煎煮提取,煎煮时间分别1、2、3、4、5、6 h 1次,滤过,浓缩蒸干,称量并计算出膏率。如图2所示:出膏率随着煎煮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经煎煮3 h后出膏率的变化曲线趋于稳定,因此考查煎煮时间的因素三水平分别为2、3、4次。

2.2.3 煎煮次数的试验 按处方比例称取中药6份(阿胶除外),每份各80 g,用600 g的水稍浸泡后煎煮提取,煎煮次数分别为1、2、3、4、5、6次,每次1 h,滤过,浓缩蒸干,计算出膏率。如图3所示:出膏率随着煎煮次数增加而增大,煎煮3次后的变化曲线趋于稳定,因此考查煎煮次数的因素三水平分别为2、3、4次。

2.2.4 煎煮用水量倍数的试验 按处方比例称取中药6份(阿胶除外),每份各80 g,分别用4、6、8、10、12、14倍的水量稍水浸泡后煎煮提取1 h 1次,滤过,浓缩蒸干,称量并计算出膏率。如图4所示:出膏率随着煎煮次数增加而增大,用水10倍量后的变化曲线趋于稳定,因此考查煎煮用水量倍数因素三水平分别为8、10、12倍。

2.3 正交试验分析及结果

2.3.1 正交试验设计 采用L9(34)正交表[2],取浸泡时间(A)、煎煮时间(B)、煎煮次数(C)、用水倍数(D)为考查四因素,按前述所选取的三水平设计好因素和水平表(见表1)。按处方比例称取中药饮片9份(阿胶除外),每份各80 g,依照正交试验L9(34)表中的9种方案进行试验,并分别计算出膏率(见表2)。

2.3.2 正交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通过正交分析表3得出:煎煮次数(C)对实验结果有极其显著的影响意义,煎煮时间(B)影响意义次之,而用水量倍数(D)和浸泡时间(A)则影响不明显。结合正交表2的R值可以得出:试验影响程度大小为C>B>D>A,参考正交结果表2中的K值,优选其最佳提取工艺为:A3B3C3D2,即是加10倍水量,浸泡3 h,煎煮3次,每次为80 min(共4 h)。

2.4 验证实验 依照正交试验所得最佳提取工艺方案,按上述要求分别称取加味八珍膏处方药80g进行3次验证试验,经提取,滤过,浓缩蒸干,计算其出膏率分别为27.93%、28.11%、27.98%,AVERAGE为28.01%,RSD为0.33%,结果表明新工艺流程较佳而稳定。

3 讨论

以上各试验均以出膏率为指标,膏的干燥程度以恒重为标准,较易控制含水量。而在实际生产中,成品膏的干燥程度则不易控制,传统经验“挂旗”或“滴水成珠”[3]存在主观因素。因此成品膏收膏时必须控制好其干燥程度及含水量,收膏后应进行相对密度的检测,使其密度达到1.4左右为宜[4]

正交优选最佳提取工艺流程应用到实际生产时,应联系实際并区分试验和膏方室生产所用的煎煮容器、煮沸所用的时间不同,作出相应的微调,防止实验数据脱离实际操作而产生误差。

制作膏方在我国历史悠久,但无严格统一的工艺流程标准,各地的质量控制参差不齐,而本正交试验L9(34)优选的提取工艺流程:加10倍水量,浸泡2 h,煎煮3次,每次为1 h(共3h),经验证试验确实可行,应为加味八珍膏制备的最佳提取工艺流程,可应用到生产中去。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484.

[2]贾俊平.统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65.

[3]周端.中医膏方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78.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26.

(收稿日期:2021-07-19 编辑:陶希睿)F228E275-FEC3-4481-8D06-BF0C8A058502

猜你喜欢
膏方正交试验工艺流程
化工工艺流程题中常涉及的考点
名医膏方补气血
冬令进补有膏方
有一种膏方叫“量身定制”
倾斜式子棉清理机工作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MADYMO的航空座椅约束系统优化设计
祁山药醇提物提取工艺研究
三因制宜在岭南膏方中的应用
现代合成氨工艺流程及特点
Outbound 46豪华帆船制造工艺流程